精益一個流單元生産

精益一個流單元生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海天
作者:劉勝軍
出品人:
頁數:315
译者:
出版時間:2009-2
價格:45.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747398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精益生産
  • IE
  • 3
  • 1
  • 精益生産
  • 流單元
  • 生産管理
  • 工業工程
  • 效率提升
  • 流程優化
  • 製造
  • 精益思維
  • 價值流
  • 持續改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精益一個流單元生産》集中論述瞭“一個流”單元生産的相關知識及實施方法,其中主要闡述瞭單元生産的構建及精益JIT方法中同步化、多品種生産的方法體係。為此,《精益一個流單元生産》用瞭一定篇幅介紹瞭豐田精益生産的“一個流”生産體係,同時又對後期電子行業的手工單元生産所産生的大量問題提齣瞭相應的對策,試圖讓大傢明白,單元生産並非是一個嶄新的脫離精益生産的體係,而是企業在解決多品種、少批量生産的問題時,綜閤運用精益生産的多種方法的對策組閤。實現“一個流”單元生産、有效解決企業麵臨的問題以及實現柔性生産革新是《精益一個流單元生産》的核心。

著者簡介

劉勝軍,留日歸國IE工學碩士,曾服務於多傢大型知名外資企業,多年主導推行IE及精益生産經驗,並將JIT技術與企業實際結閤,總結齣一套操作性強並結閤中國國情的精益生産推行方法體係,是目前國內唯一標準化JIT推行手冊的創建者。

曾任江淮汽車集團精益生産總顧問師,在兩年內成功削減瞭MPV總裝庫存的84%。經指導過的企業生産效率平均提高34%,生産過程損耗平均降低27%。其中天津力神電池在半年內成功削減成本6000萬元。同時為企業培養瞭大量精益管理人纔,相關企業現在均已走上瞭管理提升的快車道。

消除浪費、準時高效、精益求精、作細從易,是精益的行動方針。

曾指導過的部分企業有江淮汽車、三一重工、TCL集團、山東常林集團、歐普照明、天津力神電池、富士電機株式會社、美資普思電子、格力電器、華陽通用電子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製造業的發展趨勢 一、市場需求迫使製造觀念轉變 二、製造業變革的開始——認識浪費 1.超長生産周期下的半成品庫存 2.適當安全庫存的不適當性 3.搬運作業與工作的區彆 4.錶麵的浪費與潛在的浪費 三、浪費的定義與種類 1.浪費的定義 2.浪費的種類 四、徹底消除浪費的方法體係 1.準時化柔性製造體係 2.“零”庫存對策——“一個流” 3.一個流的內涵與文化 4.全麵消除八大浪費的方法對策(錶1-5) 五、批量生産與“一個流”生産比較 1.兩種生産方式的比較差異 2.生産周期(L/T)的不同 3.庫存品質的不同點 4.現場管理的重視度不同 5.人的重視度不同第二章 “一個流”單元生産概述 一、“一個流”單元生産介紹 1.“一個流”單元生産方式的曆史與定義 2.實現“一個流”單元生産的基礎“清流化” 二、 “一個流”生産的構成條件與基本形態 1.構成“一個流”生産的八個條件 2.“一個流”生産的三種基本形態 3.手工單元綫工藝分類與比較 4.“一個流”的理論與方法結構 三、“一個流”單元生産的五原則 1.“一個流”單元生産的五原則 2.從不連續生産到連續化生産 3.從“大”到“小”生産——1個流 4.從“推動式”到“拉動式”流水綫——Pull係統 5.從“大波浪”到“小波流”——均衡化生産 6.從單一工序到多工序同步化 四、“一個流”單元生産的物流基本特徵 1.現場的“一個流”物流改善 2.物流係統的基本要求 五、構建“一個流”單元生産方式的技術重點 1.單元生産方式的構建 2.單元生産方式的適用範圍 3.同步化單元生産實踐 4.標準作業實施 5.簡易自動化(LCIA)實施 6.如何為單元化生産選擇設備 7.防呆防錯(Pokavoke) 8.建立拉動生産體製第三章 實現“一個流”單元生産的前提與步驟 一、實現“一個流”的前提 1.意識改革:改善的基本“精神” 2.5S與3定:強化基礎管理,提升素養 二、“一個流”的導入步驟 三、P/Q分析、選擇對象生産綫和産品 1.P/O分析目的 2.P/Q分析圖製作 3.生産綫分類 4.工藝路徑圖說明 四、價值流分析明確重點改善計劃 1.價值流分析的概念 2.描述現狀價值流圖 3.設計未來價值流狀態圖 4.設定實施精益價值流改善計劃 5.精益價值流分析案例 五、現狀調查與立即改善 1.現狀調查的項目與目標 2.即時改善的開始 3.平麵工藝流程綫路圖“消除大浪費”第四章 “一個流”單元生産的實施重點 一、“一個流”單元創建之工藝設計 1.流水綫的再認識——什麼是流水綫 2.不使用傳送帶的流水綫 3.工藝設計(U形布局的改善)重點 4.人員集中的布局設計 二、“一個流”單元創建之設備流水化改善 1.設備的柔性化對策——地腳作戰 2.設備的小型化、專用化 3.自動化和智能化 4.離人化——人和機械分離及案例 5.防呆防錯(POKAYOKE)改善及方法例證第五章 “一個流”單元生産的作業改革與多能工管理 一、“一個流”單元創建之作業改革 1.標準作業(standard Operation) 2.標準作業組閤錶和標準作業錶的目的 3.標準作業錶的分類 4.標準作業的設定方法 5.標準作業和作業改善 6.裝配作業單元生産的作業改善 7.實現並遵守標準作業的10條守則 二、創建“一個流”單元生産之多能工培養 1.實施多能工(Multi-Skill)訓練 2.標準作業的多能工化 3.人性化和多工序閤並 4.多能工的培養方法 5.單人生産方式的展開 6.單人生産方式的注意事項 三、國內某組裝型企業“一個流”改善的案例 1.項目簡介 2.項目目標和推進計劃 3.車間現狀調查 4.車間布局改善 5.布局改善總結第六章 “一個流”單元生産的後續改善與提高 一、單元化的後續改善與提高 1.簡易自動化(LCIA,Low Cost Intelligent Automation)的改善 2.單元生産的現場管理與改善 3.最重要的是質量和熟練度 4.阻礙單元生産係統提高的主要因素(參照圖6-7) 二、單元綫的綜閤工藝改善 1.輔助生産的同步化(IN LINE) 2.集中加工工序的同步化 3.同類産品綫的整閤 4.相異産品綫的整閤 三、計劃物流方式的改善 四、單元生産的評價與考核 1.績效評價的必要性 2.硬性指標的限定 3.精神激勵及考評 五、單元生産的進化與提高 六、國內著名汽車企業前橋車間“一個流”改善案例 1.項目簡介 2.項目目標和推進計劃 3.車間現狀調查 4.問題匯總、原因分析 5.針對車間內存在問題的改善對策 6.改善效果展示圖 七、佳能:訣彆流水綫的單元生産革新 1.政策不是優勢,生産力是根本 2.佳能單元改善過程 3.重塑“完整人” 4.有形與無形效果 5.管理的後續改善 6.單元式生産的集成思考第七章 “一個流”單元生産的支援與運營體係 一、“一個流”單元生産方式的支援體係 1.單元生産的作業係統 2.現場管理職責的轉變 3.單元生産的巡迴配膳體係 4.單元化的現場信息係統 5.生産指令係統——看闆管理 二、單元生産的運營支持體製 1.均衡化生産計劃 2.生産綫的目視管理 3.單元生産的少人化運營 4.縮短生産準備時間的改善 5.壓縮新産品的開發周期第八章 計劃物控係統的改善 一、單元生産計劃管理的改善 1.生産管理結構設計 2.生産計劃體係的改善 3.加強生産進度管理 4.提高銷售預測精度 5.管理體製的對應改善 二、單元物流的再次構建 1.物流係統的改革 2.壓縮供貨周期的改善 三、現場物流配料超市(當日配料庫)改善 1.建立配料超市(當日配料庫)的目的 2.建成高效當日配料庫 3.現場配料員的目的與使命 4.配料方法與工具 5.如何建立配料係統 6.配料係統的改善方嚮第九章 用單元生産係統改變經營 一、單元生産革新讓佳能效率提高四倍 二、改善員工素質的方嚮:自主管理 1.“世界第一運動”讓每個人都有自主性 2.全員參加是基本原則 三、改變員工行為習慣的實踐 1.不說“你好”的企業沒有對話 2.交流的改善讓次品率激減 3.“站著開會”改善交流 4.目標管理的根本是懂得何時停下來 5.記錄每一個小發現和改善 6.讓做得不好的員工重拾自信 7.員工待遇是意識改革的後盾 8.各種員工自發的運動 9.生産綫改革一直嚮前 四、用單元式生産係統改變經營 1.製造業改革的起點是製造部 2.管理部門聯閤推動結構改革 3.經營理念的重要性 4.要想組織進步, “錦旗”不可少 5.個人成果和目標管理 6.簡潔的生産綫也會隨著時間而濛塵第十章 “一個流”單元改革成功的要點 一、高層管理的推行方針與策略 1.明確推進方針 2.明確方嚮——消除等待浪費 3.乾部意識的轉變與績效評價 二、推進組織與項目管理 1.推進組織與推進體製的建立 2.主推進計劃的建立 3.改善的組織方法——自主研討會 4.推行“自主研究會”的方法 三、管理基礎——改善提案的管理 1.What——什麼是提案及提案管理 2.Where——提案改善的範圍有哪些 3.Who——有誰可以作改善、提報提案 4.When——提案改善何時開始進行,是否等待通知 5.Why——為什麼要進行提案改善 6.How——如何進行提案管理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