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谢弗(Mary Ann Shaffer,1934—2008)
美国作家。曾任出版社编辑、图书馆员、书店店员,最大的梦想便是写作、出版一本自己的书。
1976年,她在赴伦敦旅行中一时兴起飞往根西岛,返程时因大雾受困机场,只得待在男洗手间一边靠烘手机取暖,一边读完了机场书店的所有图书,从此与根西岛结下一世情缘。多年后,在朋友怂恿之下,她拿起笔一圆创作梦,将故事背景设定在魂牵梦绕的根西岛。作品尚未结稿,已在欧美的出版界与坊间不胫流传。
遗憾的是,2008年2月,图书出版前夕,玛丽不幸病逝。《出版家周刊》特为她刊出讣闻,这是对新人作家少有的高规格待遇。
安妮·拜罗斯(Annie Barrows)
美国著名童书作家,玛丽的外甥女,在姨妈因病无法继续写作时,毅然放下了自己手中的书,接手文稿的全部修订工作,最终完成整部作品,并使作品在全球获得无限赞誉与光荣。
2008年夏,《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甫一出版,立即受到读者和媒体的如潮好评,成为全美各大书店的“夏季主打”,第一周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2009年初,以毫无争议的优势成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美国几乎所有重要媒体的“年度好书”。该书在英、法、德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出版,引发了全球读者的无限回响和深深共鸣……
January 1946: writer Juliet Ashton receives a letter from a stranger,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Guernsey Literary and Potato Peel Pie Society. And so begins a remarkable tale of the island of Guernsey during the German occupation, and of a society as extraordinary as its name.
“我不禁想知道,那些书是怎么飘洋过海到格恩西岛的?或许是因为书籍拥有一种神秘的归巢本能,才让那些书来到理想的读者面前。” 1946 年1月,伦敦逐渐淡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女作家朱丽叶·艾什顿正在寻觅她的下一部小说的写作题材。哪知,一封来自英伦海峡的格恩西小...
评分这是一本完全由书信结集而成的作品,但是还好,开篇的时候人物并不算繁复,所以读起来完全不会有吃力的感觉。而且虽然信件来往的频繁,但是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人物,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朱丽叶有条不紊的一路前行。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这个看起来有些冗长而且奇...
评分玛丽·安·谢弗女士:你好 在这个温暖潮湿的春夜,有幸阅读了您的作品《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毫无疑问,我被深深感动了,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异国他乡上个世纪的书信往来会带给我如此巨大的震撼,更没有想到这样的书信往来会隐藏着如此感人的故事。虽然开头我看的不是...
评分 评分题外:这部书在西方实在有名,以致都不太敢说话,怕惹了人怒。 一,翻译 95 这本书不是靠故事取胜,而是靠文字取胜,因此能将这些文字的伟大翻出来,实在要些本事。 文字读来温润感怀,如见故人,很是不错了。缺憾是某些细节的转圜上,若再多些润滑,就更美些了。 二,故事 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