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人类第一个赛博格(Cyborg)诞生记
★一段非凡的生命经历,一个关于爱、希望与勇气的人类故事
★本书也是彼得和彼得2.0共同完成(前3/4由彼得完成,最后一部分是彼得2.0完成)。
★引发关于生与死的边界,人与机器之别的思考与讨论。手 术后,斯科特-摩根博士与外界的交流将通过一个类似于“阿凡达”的外挂大脑来进行,他的生命形态也将通过AI与大脑神经的互动得以延续,这对于人类生命的定义,生与死的边界,都是一次彻底的改变。
★他的故事引起英国社会的广泛关注。英国电视四台将彼得的经历拍摄成为纪录片《彼得:人类赛博格的诞生》,于2020年8月正式上线。
★彼得主持的播客《彼特2.0:成为赛博格》,获得了2020年度“英国最佳播客奖”。
★BBC、《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卫报》等多家媒体深度报道。电影版权已售出!
【内容简介】
彼得是一位机器人科学家,他在2017年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病(MND),俗称“渐冻人症”。他被告知这一疾病将损害他的大脑和神经细胞,导致所有肌肉萎缩,并在大约两年内夺走他的生命。
彼得拒绝向命运低头,他不愿失去挚爱的一切,家人、朋友、周游世界的能力,尤其难舍跟他患难与共的伴侣……基于他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了解,以及他对这一领域未来发展的见解,他决定将这次绝症视为一次机会,把他对机器人技术的迷恋付诸实践,将自己改造成世界上第一个赛博格(电子人)。这项改造需要经历一系列极其复杂和危险的手术,手术完成后,作为人类的彼得1.0正式转变成作为赛博格的彼得2.0。
尽管过程充满艰辛,彼得对未来却十分乐观。他将这次转变视为实现自己科学抱负的好机会,也希望借此为人类探索新的选择。
彼得·斯科特-摩根 Peter Scott-Morgan
英国科学家,2017年,他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病(MND),或许只能活到2019年底。他决定把自己的所有器官替换为机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赛博格”(电子人)。彼得从2019年开始了对自身的改造,2019年底,他在做完一系列手术后公开宣布:“彼得2.0现已上线。”
彼得和他的伴侣成立了斯科特-摩根基金会,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其他高科技系统,来改变那些受年龄、健康问题、残疾等限制的人的生活。
英国电视四台、BBC和《泰晤士报》《金融时报》《每日邮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彼得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赛博格的旅程。
第一次听到“赛博格”这个词汇,条件反射的会认为这是一个相对生僻的词汇,不在我们的潜意识范围内出现过。 于是借助互联网进行搜索圈定范围,逐渐明白了是因为赛博格人类指的是由“cybernetics”(控制论及“organism”(有机体)组合而成的半机械生物,即机械与有机体的拼合...
评分文/舒念 你知道“人类赛博格”吗?不是《生化危机》,不是《终结者》,也不是《西部世界》,不是这些关于未来世界的呃预言式作品,而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一个人将自己的血肉之躯改造成搭载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类赛博格,那就是《彼得2.0》。 彼得的...
本来以为可以看到如何成为赛博格,以及真正成为赛博格之后的种种体验,但是并没有,有点令我失望,而且我对他的少年经历毫无兴趣,宣传语有点挂羊头卖狗肉了,这本书更适合想要了解彼得的成长经历以及心路历程的人看。
评分把它想成一本长篇的情书就对了。
评分相当佩服作者说干就干,敢于用机器人科学技术改造自身、对抗疾病的勇气。就感觉“世界上第一个赛博格”的宣传有点噱头过度了,书里涉及技术细节的内容也并不多,更多都是作者琐碎的成长与感情经历。
评分作者很勇敢也很幸运~
评分本来以为可以看到如何成为赛博格,以及真正成为赛博格之后的种种体验,但是并没有,有点令我失望,而且我对他的少年经历毫无兴趣,宣传语有点挂羊头卖狗肉了,这本书更适合想要了解彼得的成长经历以及心路历程的人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