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英] 詹姆斯·伍德
出品人:行思文化
頁數:122
译者:蔣怡
出版時間:2021-10
價格:40.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59445056
叢書系列:詹姆斯·伍德批評作品全集(行思文化版)
圖書標籤:
  • 生活
  • 情感
  • 成長
  • 現實
  • 溫暖
  • 治愈
  • 散文
  • 隨筆
  • 觀察
  • 感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15年“美國圖書評論奬”入圍作品。

文學跟藝術一樣,能抵製住傲慢的時間——讓我們成為習慣長廊裏的失眠癥患者,並主動從死亡那裏挽救事物的生命。

—— 詹姆斯·伍德

在這部融閤瞭迴憶錄與評論集的優秀著作中,詹姆斯·伍德就小說與生活的關聯書寫瞭一堂大師課。他論證說,在所有的藝術門類裏,小說在描述我們的生活形態、 從死亡與曆史遺忘中拯救那些生活的肌質方麵有著獨到的能力。在這裏,閱讀的行為被理解為最神聖和最個人化的行為,書裏對幾部個彆的作品有精彩的討論——包括契訶夫的短篇故事《吻》、W.G.塞巴爾德的《異鄉人》和菲茲傑拉德的《藍花》。伍德透露瞭他本人與書寫文字的親密關係:我們看到一個來自鄉間的男孩的成長曆程,他在濃厚的基督教背景中長大,童年時代的閱讀帶給他隱秘的喜悅,他在閱讀與褻瀆宗教、文學與音樂之間建立起聯係。本書最後一部分在放逐與無傢可歸的語境下討論小說。《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不是簡單的一本由我們公認的最優秀的在世批評傢所著的簡短、論證嚴密的書——它還是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個人敘述,反思並體現瞭讀者與作者(還有批評傢)之間富有成效的共謀,並邀請我們重新思考對我們閱讀與創作小說而言至關重要的一切事物。

本書為再版,在對以往譯本內容進行修訂完善的基礎上,重新設計瞭版式與封麵,力圖以全新的麵貌將伍德的這部“文學迴憶錄”呈現給讀者。

著者簡介

關於作者

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1965年生,英國文學批評傢,散文傢、小說傢,曾任《衛報》首席文學批評傢(1992-1995)、《新共和》資深編輯(1995-2007),現任《紐約客》專職作者(2007-)、哈佛大學文學批評實踐教授(兼職,2003-)。著有批評文 集《破格:論文學與信仰》(1999)、《不負責任的自我:論笑與小說》(2004)、《小說機杼》(2009)、《私貨:詹姆斯·伍德批評文集》(2013)、《最接近生活的事物》(2015)、《真看:詹姆斯·伍德文選(1997—2019)》和小說《虛無筆記》(2004)、《紐約上州》(2018)。麵對當今英美文學批評界愈發受意識形態主導的發展趨嚮,伍德主張在批評中對文學進行審美探求。伍德因提齣“歇斯底裏現實主義”而廣受文學界注意,他用這個詞來概括那些“不惜一切代價”追求作品生命力的“大部頭、野心勃勃的長篇小說”。“歇斯底裏現實主義”作品有如下特點:(較長時間跨度)超長篇幅,喜怒無常的人物,狂亂失智的行動,對於小說重要主題的頻繁偏離。2009年,他憑藉文學批評領域的成就獲得美國雜誌界的最高奬“國傢雜誌奬”(National Magazine Award)。

關於譯者

蔣怡,1985年生,南京大學英語係文學博士,江南大學英語係講師,已齣版譯著《格倫•古爾德談話錄》(2013)《後靈魂年代的美國》(2013)《緻命尖端》(2020)等。

圖書目錄

1 第一章 為什麼?
27 第二章 嚴肅的觀察
57 第三章 物盡其用
83 第四章 世俗的無傢可歸
113緻謝
115注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最后的追思仪式一般都是,发言者拼命地想要扩充并抓住逝者一生中那些美好而又平淡的瞬间,填满生卒年之间的每一个日子,这样我们离开仪式时想起的就不再是他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而是其间的永恒。” “看起来,上帝可能在以某种离奇古怪的方式,用没能回应我们的祷告来回应我们...  

評分

“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它是放大生命体验、把我们与同伴的接触延展到我们个人际遇以外的一种模式。” ——乔治·艾略特,《德意志生活的自然历史》 01 为什么? 在这篇文章里,伍德探讨了死亡、宗教与小说艺术的关系。简单来说,死亡是一个永恒主题,宗教是审视这一主题的...

評分

評分

James Wood,生活在美国的英国人,《纽约客》的文学评论家。这薄薄一本,我花了不少力气去读,并非拖拉太久,而是沉迷在文本的咀嚼。它的阅读体验,并不亚于《与死者协商》。 小说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放大了生命的体验。 在作者的视角下,我游历了四个思维空间(每章恰到好处...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開始瞭,我的伍德補課或曰重修之旅!

评分

最感人的一段:“平凡事物帶來的新鮮體驗——平凡事物是無窮無盡的,就像孩童曾經體驗到的那樣(“鹽的味道會浸透你的夏日時光”)——在持續退去,事物、對象和感覺在邁嚮無意義。在這樣的世界裏,作傢的任務就是要把新鮮體驗從這種緩慢的退去中拯救齣來:把意義、色彩與生命力重新還給大多數平凡的事物-還給足球靴和草地,還給起重機、樹木和機場,甚至是還給吉布森吉他、羅蘭音箱、歐仕派牌洗浴用品和愛潔清潔劑。”

评分

很漂亮的文學評論 打動人也感覺學到一些 是值得我耐心做筆記的程度

评分

文論讀的太少瞭,值得重讀。 嚴肅的觀察和世俗的無傢可歸兩章啓發瞭我一些全新的思考命題。

评分

【為什麼?】和【世俗的無傢可歸】我都非常喜歡~作為一個還算熱愛文學、不信神甚至可以說是有在衊視宗教但又始終覺得自己有在信仰點什麼(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麼)的人,實在是要為第一章的闡述拍手叫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