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是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明匯聚之地。此書記錄瞭作者於2014年和2017年兩次獨自踏尋阿富汗諸多古代遺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勢復雜,訪古行旅充滿冒險和艱辛,而普遍的貧窮和宗教的保守,也讓這裏有著獨一無二的風土民情。書中除瞭介紹阿富汗古代遺存的曆史、分布和現狀,也描繪瞭此地的自然景觀和社會日常。作者在曆史、考古領域的紮實積纍增添瞭此書的知識性,生動的敘述中飽含對過往和現實的人文思考,文筆樸實而充滿溫度。
劉拓,1990年齣生於雲南昆明,湖南常德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現為蘭州文理學院旅遊學院副教授。專業學習研究之餘,熱愛文物古跡和與之相關的旅行。迄今為止已前往30多個國傢和全國將近700個縣,到訪200餘處世界遺産和1500餘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这是又一本比对着GoogleEarth阅读大呼过瘾的书。和刘子超(《失落的卫星》作者,没去过阿富汗)如鱼得水般与当地人打成一片的中亚之行不同,《阿富汗访古行记》的作者刘拓记录了自己“千百回”的哭。他不是因感动兴奋而哭,真是遇到了麻烦和困难。他动辄哇哇大哭,我则看得无比...
評分四星,本书值得一读。 对于去不了阿富汗的我而言提供了一个可以看到当地文物古迹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当地风土人情及宗教信仰现状的机会。感触颇深的是阿富汗的宗教保守主义(许多行为大约已接近原教旨主义?)民众在战争中经历的创伤与文化及文物被毁的悲哀。与一般游记的视角有...
評分这是又一本比对着GoogleEarth阅读大呼过瘾的书。和刘子超(《失落的卫星》作者,没去过阿富汗)如鱼得水般与当地人打成一片的中亚之行不同,《阿富汗访古行记》的作者刘拓记录了自己“千百回”的哭。他不是因感动兴奋而哭,真是遇到了麻烦和困难。他动辄哇哇大哭,我则看得无比...
評分这本书,跟一般的阿富汗游记很不同。更像带使命感的奇幻探险电影,有画面感,有动机,有目的,过程曲折,转折冲突多,特别好看,但是呢,地理历史古迹信息又准确翔实靠谱,是现实片。 阿富汗是我心中非常想去但未曾到达的地方,因为它现在仍然是个冲突频繁的不安全国家,旅行者...
評分这本书,跟一般的阿富汗游记很不同。更像带使命感的奇幻探险电影,有画面感,有动机,有目的,过程曲折,转折冲突多,特别好看,但是呢,地理历史古迹信息又准确翔实靠谱,是现实片。 阿富汗是我心中非常想去但未曾到达的地方,因为它现在仍然是个冲突频繁的不安全国家,旅行者...
就喜歡這哥們的“理科範兒”,兩次阿富汗旅行,標的明確,綫路清楚,文風平實,沒有太多的所謂悲憫和優越感,此生前往阿富汗的可能性看來不大,藉著作者的記述來一次紙上旅行也算到此一遊。真的希望這哥們能多來幾本這樣的,尤其是中亞、中東的書。 2021/10/27,今兒聽說劉拓走瞭,非常震驚,不想說無關痛癢的話,知道他是在訪古途中發生的意外,也許,算是求仁得仁。
评分流水賬,文筆太差瞭,哦,不對,毫無文筆可言!
评分期望過大瞭,放在十幾年前還行吧。一位考古學的博士生,就是旅遊打卡,還每時每刻計算著錢袋,混吃混喝的。虧還敢提起羅瑞.斯圖爾特。。。
评分一個個小故事很精彩。作者很擅長講述,文字流暢生動,很多細節都讓人感動、思考。
评分如作者在後記所寫,他是一個目的性較強,講究打卡拍照趕行程的人。如果在一開始就說明這一點,我應該就不會讀這本書。但妄想一個考古學的博士之旅怎麼也會有更豐富的內容,但實際上隻能把這本書當做背包客論壇裏常有的旅行攻略而已,唯一特彆的就是在阿富汗本身瞭。看著他在書裏各種著急,為趕著去下一個景點,哭瞭好幾次,我也心灰意冷瞭。原來我和作者對於旅行、對於遊記的認識和理解完全不在一個軌道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