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与出塞

入山与出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李零
出品人:
页数:536
译者:
出版时间:2023-6
价格:26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7107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军事
  • 边塞
  • 诗歌
  • 唐诗
  • 边疆
  • 战争
  • 文化
  • 文学
  • 宋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入山”与“出塞”是李零梳理中国上古文明特色的两个独到视角,前者涉及对中国早期宗教传统的再认识,后者是指考古发现中的外来影响。这两个问题,都属于“睁开眼睛”看世界,在更宏阔的视野下思考中华文明的形成与演变。

张光直先生曾说,三代的研究是没有学科的。作者希望本书的读者不仅是 关心考古的专家,也包括关心艺术的公众,特别是有各种探讨兴趣的普通人。

--

《入山与出塞》收录李零考古艺术史论文二十九篇,分为“写在前面的话”“翁仲研究”“有翼神兽研究”“早期艺术中的宇宙模式”“早期艺术中的神物图像”“淅川楚墓研究”“楚国铜器研究”与“读书偶记”八部分,探讨课题牵涉广泛、丰富多元。文章内容多由考古遗物遗迹入手,结合历史学、艺术史与古文献学等研究,以小见大,探究表象之下的渊源流变。

作者欲从“入山”与“出塞”两个角度出发,解释中国上古文明演变的特色。在全书首篇《入山与出塞》一文中,作者大略叙述他近来关注的两个研究课题:中国古代的祭祀遗址,以及考古发现的外来影响。前者(入山)强调中国在上古时代,早已发展出自身独树一格的文明特色;后者(出塞)则论述远古时期中外(华夏与蛮夷,中原与境外,东方与西方)交通与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方式则是考察出土文物的型制与艺术表现的手法,从中寻绎外来文化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李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研究、著述范围涉及诸多领域,如考古、古文字、古文献,以及方术史、思想史、军事史、艺术史和历史地理。这部《出山与出塞》与《波斯笔记》《铄古铸今》《万变》相类,都可归入作者的考古艺术史文集。此外,李零在三联书店还出版过:《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中国》《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兰台万卷》《何枝可依》《小字白劳》等。他说,他的书都是阅读、行走相结合的读书笔记。

目录信息

自序
写在前面的话
入山与出塞
说“祭坛”和“祭祀坑”
翁仲研究
翁仲考
读《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兼谈欧洲石人
有翼神兽研究
论中国的有翼神兽
再论中国的有翼神兽
狮子与中西文化的交流
说中国古代的镇墓兽,
兼及何家村银盘上的怪鸟纹和宋陵石屏
早期艺术中的宇宙模式
楚汉墓葬中的帛画和中国壁画墓的起源
跋石板村“式图”镜
跋中山王墓出土的六博棋局——与尹湾《博局占》的设计比较
说汉阳陵“罗经石”遗址的建筑设计
早期艺术中的神物形象
马王堆汉墓“神祇图”应属辟兵图
湖北荆门“兵避太岁”戈
琉璃阁铜壶上的神物图像
《琉璃阁铜壶上的神物图像》补遗
淅川楚墓研究
“楚叔之孙倗”究竟是谁 ——河南淅川下寺二号墓之墓主和年代问题的讨论
再论淅川下寺春秋楚墓——读《淅川下寺春秋楚墓》
化子瑚与淅川楚墓
楚国铜器研究
关于铜器分类的思考——自其不变而观之
论楚国铜器的类型
楚鼎图说
读书偶记
滦平营坊村出土的兽面石人
三件有趣的茧形壶
说 匮
王莽虎符石匮调查记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上的文字和动物图案
中国的水陆攻战图和亚述的水陆攻战图
格鲁吉亚青铜带饰上的鸟首羽人
初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参禅者有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的境界之分,艺术中也有“有法”、“无法”的争论。似乎一切领域中的修行,都有从不得门径到登堂入室,再到从心所欲的三重境界。 窥门径是不容易的。记得读大学时,一位老师说:“一门学问,读到博士才算入门!”顿一顿,又加重语气:“...  

评分

虽然不是李大爷的专业的 但是很喜欢李大爷写的东西 这本书议论门户之时最有感慨 把读书时顺手敲下来的东西分享一下 作者的两个学术新方向 1是祭祀遗址的考古 2是古代中国艺术外来风格的影响 “考古圈外人的想象,和探险寻宝有关,用艺术的手指触摸历史,用细密的考证印证文献,...  

评分

我是个按计划写作的人,即使单篇论文,也多半是照书的设想写。可惜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层出不穷的学术会议、庆祝活动和各种约稿,常常把我弄得方寸大乱,手脚大乱,陷入焦躁,或者不如说,是狂躁之中。多少年来,我一直想摆脱这种运动周期,静下心来,像顾炎武提倡的那样,...

评分

我是个按计划写作的人,即使单篇论文,也多半是照书的设想写。可惜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层出不穷的学术会议、庆祝活动和各种约稿,常常把我弄得方寸大乱,手脚大乱,陷入焦躁,或者不如说,是狂躁之中。多少年来,我一直想摆脱这种运动周期,静下心来,像顾炎武提倡的那样,...

评分

虽然不是李大爷的专业的 但是很喜欢李大爷写的东西 这本书议论门户之时最有感慨 把读书时顺手敲下来的东西分享一下 作者的两个学术新方向 1是祭祀遗址的考古 2是古代中国艺术外来风格的影响 “考古圈外人的想象,和探险寻宝有关,用艺术的手指触摸历史,用细密的考证印证文献,...  

用户评价

评分

经典再版,印刷质量较初版大大提高,特别精美(就是定价雀食不便宜,不过跟孔网上已经炒到很贵的初版相比,这个价格似乎还能接受),令人爱不释手。期待《铄古铸今》也在这个系列里再版。

评分

经典再版,印刷质量较初版大大提高,特别精美(就是定价雀食不便宜,不过跟孔网上已经炒到很贵的初版相比,这个价格似乎还能接受),令人爱不释手。期待《铄古铸今》也在这个系列里再版。

评分

经典再版,印刷质量较初版大大提高,特别精美(就是定价雀食不便宜,不过跟孔网上已经炒到很贵的初版相比,这个价格似乎还能接受),令人爱不释手。期待《铄古铸今》也在这个系列里再版。

评分

经典再版,印刷质量较初版大大提高,特别精美(就是定价雀食不便宜,不过跟孔网上已经炒到很贵的初版相比,这个价格似乎还能接受),令人爱不释手。期待《铄古铸今》也在这个系列里再版。

评分

经典再版,印刷质量较初版大大提高,特别精美(就是定价雀食不便宜,不过跟孔网上已经炒到很贵的初版相比,这个价格似乎还能接受),令人爱不释手。期待《铄古铸今》也在这个系列里再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