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和,1909年生,当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能写曲、填词、亦工诗。原籍安徽合肥,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苏州。上海光华大学毕业。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1956年与俞平伯创立北京昆曲研习社,编辑《社讯》并演出昆曲剧目多种。写有诗词近百首,散文多篇。出版《书的故事》、《多情人不老》,并自编家庭刊物《水》本书是她绝大部分散文的结集。
《曲终人不散》作者张允和生于合肥名门世家,其曾祖张树声跟随李鸿章打仗出名,是著名的淮军将领,官做到了直隶、两广和两江总督。 张允和有姐弟十人,受其父张武龄的影响,从小都接受中西文化的教育,后各有所成。其中四姐妹(大姐元和、二姐允和、三妹兆和、四妹充和)又都与文化名人结姻缘,因而更加闻名中外。她们的夫婿依次是昆曲艺人顾传玠、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著名作家沈从文和汉学家傅汉思。 张允和写自己及其家事的文章,散见于她和兄弟姐妹合办的家庭杂志《水》、几本旧作和与丈夫周有光合著的集子里,未曾集中出版过。今年是张允和逝世六周年和冥寿一百
书中有一篇《不须曲》中写:我们不敢唱昆曲,连笛子都没有人敢吹,已经有十四个年头了,时间是1978年。初看时疑惑,怎么会不敢呢?敢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又看允和的《昆曲日记》其中时间分为了两段1956-1959和1979-1985,中间有二十年空缺,正好包含了那所谓“不敢”的十四...
评分《人得多情人不老》这一标题是《曲终人不散》一书中,张允和先生用来纪念俞平伯先生和夫人许莹环的,我冒昧拿来做题,以说说先生的这本自传体随笔集《曲终人不散》,亦是纪念先生。 最初知道合肥四姐妹是因为叶圣陶先生那句,“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
评分张允和文集《曲终人不散》已经和读者见面,周有光的文集预计出版3本,很快上市。两人的文集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学术成就,更有情感点滴。 名门世家 文坛佳话 2012年1月13日是周有光先生107岁的生日,中央编译出版社和龑社长表示:“要 把中国真正有价值的,反映我们民...
评分张允和是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四姐妹分别是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名字里都带有“两条腿”。感觉张允和也是四姐妹中最美的一位。张家是与李鸿章家族齐名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名门望族。张允和的父亲张武龄是一位受新思想影响的教育家,与蔡元培、蒋梦麟等当时许...
评分用了小半个下午带小半个上午的时间,算是一口气读完了《曲终人不散——张允和自述文录》,没有读完许多书之后的疲劳或者惘然若失,只感觉到宁静的喜悦,那种喜悦是一种生命的大欢喜,并非排山倒海而来,却充塞着整颗心。 张允和先生的文字流畅素朴,纯真浪漫,用“清水...
一个会生活也懂生活的老太太
评分沈从文之妻张兆和的二姐,研习昆曲,不可不敬。
评分温暖又不无厚重感的叙述,即便描述文革也是悲悯惋惜多过伤痛自怜。
评分蓝蓝的天 甜甜的水 飘飘的人 软软的石头 温柔的笔触 可惜昆曲部分太少了 难回味
评分人老情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