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貨幣史 : 1867-1960

美國貨幣史 : 1867-1960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米爾頓·弗裏德曼
出品人:
頁數:764
译者:巴曙鬆 等
出版時間:2021-6-21
價格:1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31761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美國貨幣史
  • 貨幣政策
  • 金融史
  • 經濟史
  • 美國經濟
  • 曆史
  • 19世紀美國
  • 20世紀美國
  • 財政
  • 銀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貨幣存量為主綫,研究瞭美國1867—1960年近一個世紀的貨幣發展曆程,及其對美國一係列重大曆史事件的影響。作者通過對貨幣供應變化和通脹水平的因果關係的細緻描繪,證明瞭貨幣政策對於一國經濟運行的深遠影響,尤其是貨幣在穩定經濟周期中的重要地位。全書將繁雜詳盡的曆史統計材料與具有敏銳洞察力的經濟分析完美地融於一體。書中許多視角獨特的分析以及具有開創性的研究結論,例如作者關於1929—1933年大蕭條的分析和解釋,轉變瞭人們的觀念,深化瞭全球金融界對金融市場的理解。

該書被公認為是弗裏德曼的影響最為深遠和突齣的成就之一,是20世紀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不僅是經濟學者不可或缺的研究參考文獻,而且對於各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製定,特彆是理解全球金融動蕩及其政策走嚮也具有重要藉鑒意義。

著者簡介

米爾頓·弗裏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美國著名經濟學傢,貨幣主義理論創立者,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

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Anna Jacobson Schwartz,1915— ),美國經濟史學傢,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高級研究員。

圖書目錄

上冊 鍍金時代與崩潰(1867—1933)
第1章 緒 論/
第2章 綠鈔時期/
2.1 1867年貨幣存量的構成/
2.2 貨幣、收入、價格和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
2.3 恢復鑄幣的政治鬥爭/
2.4 影響貨幣存量變化的因素/
2.5 與綠鈔時期相聯係的幾個特殊問題/
2.6 總結/
第3章 銀元政治和價格長期下降(1879—1897)/
3.1 貨幣、收入、價格和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動/
3.2 銀元政治/
3.3 導緻貨幣存量改變的因素/
第4章 黃金通脹和銀行改革(1897—1914)/
4.1 經濟復蘇時期(1897—1902)/
4.2 相對穩定的增長時期(1903—1907)/
4.3 1907年的銀行業危機/
4.4 支付限製解除後的銀行改革/
4.5 後危機時代(1908—1914)/
4.6 貨幣存量數學意義上的變動/
4.7 迴顧比較/
第5章 聯邦儲備體係的初期(1914—1921)/
5.1 貨幣和銀行結構的改變/
5.2 戰時和戰後的通貨膨脹/
5.3 1920—1921年的衰退/
第6章 聯邦儲備體係的發展期(1921—1929)/
6.1 貨幣、收入、價格及貨幣流通速度的發展曆程/
6.2 商業銀行運營的變化/
6.3 貨幣政策的發展/
6.4 影響貨幣存量的因素/
6.5 總結/
第7章 大蕭條時期(1929—1933)/
7.1 貨幣、收入、價格、速度和利率的發展曆程/
7.2 引起貨幣存量變動的因素
7.3 銀行倒閉/
7.4 大蕭條的國際特徵/
7.5 貨幣政策的發展/
7.6 其他可選政策/
7.7 為何貨幣政策如此無能/
下冊 復興與反思(1934—1960)
第8章 新政時期銀行結構和貨幣本位的變化/
8.1 銀行結構的變化/
8.2 貨幣本位製度的變化/
第9章 周期性變動(1933—1941)/
9.1 貨幣、收入、價格和流通速度的變化/
9.2 引起貨幣存量變化的因素/
9.3 高能貨幣的變動/
9.4 聯邦儲備政策/
9.5 存款準備金比率的變動/
9.6 1937年緊縮及隨後復蘇過程中貨幣性因素的角色/
第10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通貨膨脹(1939—1948)/
10.1 美國中立時期(1939年9月—1941年11月)/
10.2 戰爭赤字時期(1941年12月—1946年1月)/
10.3 戰爭結束到價格高峰時期(1945年8月—1948年8月)/
10.4 收支餘額/
第11章 貨幣政策的復蘇(1948—1960)/
11.1 貨幣、收入、價格和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動/
11.2 導緻貨幣存量變化的因素/
11.3 貨幣政策的發展/
11.4 為什麼貨幣存量保持穩定增長/
第12章 戰後貨幣流通速度上升/
12.1 替代資産收益率的變化/
12.2 貨幣替代物的發展/
12.3 以上考慮因素的綜閤效果/
12.4 穩定性預期/
第13章 總 論/
13.1 貨幣存量與其他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關係/
13.2 貨幣關係的穩定性/
13.3 貨幣方麵的變動的獨立性/
13.4 錶象的欺騙性 /
附錄A 基本錶格/
附錄B 名義貨幣存量的主要決定因素/
理事評論/
主題詞索引/
第一版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如果把知识分为已知和未知两类的话,人唯一能采取的途径只是已知到未知,已知到已知是多此一举,未知到未知和未知到已知则都是荒谬了,而所谓已知一定是和“过去”无法分割的,从这个意义上,所有学科在研究的,无外乎是历史。 从学经济的一本教材就接触到了这本书,还记得曼昆...  

評分

两位作者,Milton Friedman名满天下,Anna Schwartz女士却不为人知,简介只有半句话,补充点吧。Anna Schwartz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经济学者,但由于十分低调,除此书之外,她在其他方面的学术成果与学术生涯鲜为人知。我们知道的是她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货币史,1915年出...  

評分

此类的争论无法使人们从事实中有所领悟,除非这些事实已经得到理性的检验和解释。那些声称用事实和数据能证明一切的人,他们选择和组合了这些事实和数据。 ——Alfred Marshall,1885 此书被称为货币主义的奠基之作,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分析美国的货币存量。书中回顾了自南北战...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詳盡的曆史數據,客觀的技術層麵分析也很有價值,可惜隻寫到1960年,加入美元本位後的數據應該會更有比較意義。最大的缺陷在於沒有區彆不同貨幣本位製度下貨幣政策的本質。當然其實這些結論也是隱含其中的,作為一本曆史書,或許不做政治層麵的解讀更好,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考和站位得齣自己的結論。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讀通瞭這本書,也就讀透瞭貨幣。

评分

很專業經濟學曆史書籍,需要一點一點慢慢啃

评分

很專業經濟學曆史書籍,需要一點一點慢慢啃

评分

很專業經濟學曆史書籍,需要一點一點慢慢啃

评分

很詳盡的曆史數據,客觀的技術層麵分析也很有價值,可惜隻寫到1960年,加入美元本位後的數據應該會更有比較意義。最大的缺陷在於沒有區彆不同貨幣本位製度下貨幣政策的本質。當然其實這些結論也是隱含其中的,作為一本曆史書,或許不做政治層麵的解讀更好,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考和站位得齣自己的結論。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讀通瞭這本書,也就讀透瞭貨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