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帮

我们这一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菲利普·罗斯
出品人:
页数:194
译者:陆大鹏
出版时间:2021-1-5
价格:64.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85247
丛书系列:菲利普·罗斯全集
图书标签:
  • 家庭
  • 成长
  • 亲情
  • 校园
  • 青春
  • 友谊
  • 现实主义
  • 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情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这场争夺人类头脑、心灵和灵魂的战争中,发起一场新攻势。”

-

◎ 滑头·迪克松总统历险记,延续乔纳森·斯威夫特和马克·吐温的政治讽刺传统。

◎ 中文世界首次引进译介,菲利普·罗斯别出心裁的小说作品。

◎ 当代艺术家菲利普·古斯顿讽刺画集《穷理查》的灵感来源,本书封面为其授权作 品。

-

滑头在总统职务的重压之下在夜间感到困惑或苦恼,以至无法入眠的时候,常常就会起床,蹑手蹑脚穿过白宫,来到防爆的地下运动员更衣室,然后“披挂上阵”,穿上他的橄榄球运动服。

就像入侵柬埔寨和肯特州立大学枪击事件期间一样,只要穿上护肩、防滑鞋,戴上头盔,把舒适的球裤往上拉、盖过他的皮质下体护身,然后扭过头去照照镜子,越过自己宽阔的肩膀瞥一眼背上的号码,就足以让他自信爆棚,坚信自己为了两亿美国人民的利益所采取的行动是天经地义的。

-

非常搞笑。我大笑出声十六次,内心憋笑无数次。总而言之,一部杰作……我想不出能与之相比的作品。——《纽约时报》

尖酸刻薄但又滑稽搞笑的讽刺作品……嬉笑怒骂的非凡展现。(从各方面来说)极度幽默又令人紧张焦虑到啃指甲的作品。——《金融时报》

作者简介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2018)

美国代表性作家。

1960年、1996年,罗斯分别凭借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和《萨巴斯剧院》两度将美国国家图书奖揽入囊中。1997年,罗斯凭借《美国牧歌》摘得普利策文学奖。1998年,罗斯在白宫受颁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2年,他又获得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最高荣誉——虚构类作品金奖,该奖的往届获奖者有约翰•多斯•帕索斯、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等著名作家。罗斯的《反美阴谋》被誉为“2003-2004年度以美国为主题的优秀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于2005年荣获美国历史学家协会奖和W.H.史密斯文学奖年度最佳图书。罗斯也因此成为W.H.史密斯文学奖设立四十六年以来首位两度获奖的作家。此外,他还获得美国书评人协会奖两次,笔会/福克纳奖三次。

2005年,罗斯成为第三位由美国文库为其出版权威版作品全集的在世作家。此后,罗斯接连获得笔会/纳博科夫奖(2006)和笔会/贝娄奖(2007)。2011年,他在白宫被授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同年,他又成为第四位布克国际文学奖的获得者。2012年,罗斯赢得西班牙最高荣誉——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2013年,他又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法国荣誉高等骑士勋章。

目录信息

一、滑头安慰一位苦恼的公民 / 3
二、滑头召开记者招待会 / 11
三、滑头又遇到一场危机或策略研讨会 / 23
四、滑头的全国讲话(著名的《丹麦国里恐怕有些不可告人的坏事》讲话) / 81
五、滑头遇刺 / 121
六、卷土重来或滑头在地狱 / 17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们这一帮》算得上1971年的“话题”作品,各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然而最精彩的反应,当属白宫和尼克松本人。1974年,在“水门事件”的司法和媒体攻势下,尼克松同意公开从1971年2月到1971年7月的录音带,这其中就包括他和幕僚们讨论《我们这一帮》: 早在11月3...

评分

《我们这一帮》算得上1971年的“话题”作品,各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然而最精彩的反应,当属白宫和尼克松本人。1974年,在“水门事件”的司法和媒体攻势下,尼克松同意公开从1971年2月到1971年7月的录音带,这其中就包括他和幕僚们讨论《我们这一帮》: 早在11月3...

评分

《我们这一帮》算得上1971年的“话题”作品,各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然而最精彩的反应,当属白宫和尼克松本人。1974年,在“水门事件”的司法和媒体攻势下,尼克松同意公开从1971年2月到1971年7月的录音带,这其中就包括他和幕僚们讨论《我们这一帮》: 早在11月3...

评分

《我们这一帮》算得上1971年的“话题”作品,各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然而最精彩的反应,当属白宫和尼克松本人。1974年,在“水门事件”的司法和媒体攻势下,尼克松同意公开从1971年2月到1971年7月的录音带,这其中就包括他和幕僚们讨论《我们这一帮》: 早在11月3...

评分

《我们这一帮》算得上1971年的“话题”作品,各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然而最精彩的反应,当属白宫和尼克松本人。1974年,在“水门事件”的司法和媒体攻势下,尼克松同意公开从1971年2月到1971年7月的录音带,这其中就包括他和幕僚们讨论《我们这一帮》: 早在11月3...

用户评价

评分

菲利普·罗斯的早期作品,一本反讽十足直击美国政治荒诞的戏虐之作,大胆、直白与犀利,很难想象,除了美国,哪里还能有这么紧贴时代的讽刺小说。

评分

前面的引文和结尾的启示录前后呼应着。起名“滑头·迪克松”着实有罗斯独有的辛辣讽刺。滑头一面说着不愿意曲意逢迎当个连任总统,一面想为未出世者也谋得选举权(好让这些投票都投给他)。为卡利辩驳就是不对。他每每强调自己本人是个律师,表面说着为未出世者赢得选举权,正如残疾人也有投票权一样,事实上还是紧盯大选日的连任机会。对于华盛顿特区的童子军发起抗议事件,他和教练们商讨该把事情焦点转移到哪五个人身上,好让民众信任他们(其实就想造谣弗勒德是幕后颠覆青少年观念的人)。谎言都是他们编造出来的。他们还自顾自言说媒体误导美国民众。整本书就是罗斯尖酸刻薄讽刺滑头·迪克松的所有。最后迪克松在地狱里面发表的演讲才是他真正说的心里话(正话)吧~即便上唇的汗腺摘除了,目光不游离,手部动作自然不做作,人们也一句话都不要信。

评分

历史和文学有时候带着迷人的魔幻性。1971年的《我们这一帮》是菲利普·罗斯针砭政治荒谬性而创作的虚构小说,此书影射的是当时的尼克松总统。只是罗斯可能不会想到(或许已经预见到),在他人生的晚年乃至他死后,美国确确实实出现了一位与书中“滑头”总统极为相似的特朗普。 “让我国再次伟大”,”没有人比我更懂……”,“中国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绝大多数美国人民在那时还会站在我这边”,“在这世界上,只有美国的力量能起到威慑作用、阻止侵略”,“我没有权力去指教纽约市长如何管理他的城市,他也没有权力去指教我如何管理这个国家或者全世界”……种种相似的话语让人产生一种恍惚的荒谬感,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在此仿佛已经重合。或许特朗普读过这本《我们这一帮》吧????

评分

戏谑美国政治,确实很驾轻就熟。但,真的也挺无聊的。

评分

没啥大意思 好想把作者发配去给HBO写political sitcom剧本以满足他混乱又过剩的表达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