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偉大的工匠

局部:偉大的工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陳丹青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96
译者:
出版時間:2020-12
價格:13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7738306
叢書系列:理想國·陳丹青作品
圖書標籤:
  • 工匠精神
  • 手工藝
  • 技能
  • 職業
  • 匠人
  • 文化
  • 社會
  • 曆史
  • 職業發展
  • 精益求精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與陳丹青重訪文藝復興

1.5億人次觀看,豆瓣高分藝術紀錄片《局部》內容全收錄

翻越達·芬奇、米開朗琪羅與拉斐爾,仰望意大利濕壁畫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三季的講稿,作者尋訪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於牆上的濕壁畫。“文藝復興三傑”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卻將“次要作品”與它們的創作者娓娓道來:“大名鼎鼎”的喬托與師傅“牛頭”契馬布埃,落拓不羈的馬薩喬與氣息高貴的馬索利諾,可敬的烏切洛與可愛的老利皮,阿西西聖方濟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與美第奇-裏卡迪宮的戈佐裏,以及那些無名的工匠……韆百幅濕壁畫既是君王與臣民的教科書,又是圖像的狂歡。在不用透視法的中古時代,這些工匠顯示瞭繪畫的另一種維度,另一種理性,更飽滿,更開放,更接近現代性。藝術不是進化鏈,不要以為越是後來的藝術,越是好。

著者簡介

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傢。2000年迴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年作並置係列及書籍靜物係列。業餘寫作,齣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草草集》《談話的泥沼》《無知的遊曆》,以及《局部》係列等。

圖書目錄

迴望文藝復興:15 世紀的城邦演義
濕壁畫的世紀:大師輩齣的黃金時代
中古的迴光:喬托與契馬布埃
牆上的聖人:馬薩喬與馬索利諾
戰爭與美人:烏切洛與利皮父子
壁畫與慈愛:锡耶納階梯醫院
威嚴與倒影:弗朗切斯卡
盛禮與盛裝:戈佐裏
婚禮房故事:曼坦納
月鑒房傳奇:圖拉與科薩
錶象的魅力:吉蘭達約
無名的工匠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陈丹青老师出的新书《局部:伟大的工匠》文字写的还不错,但是图片的质量太差了。如果以画册数量居多的艺术书籍,还是美术出版社会更专业,读起来更喜欢。这个定价跟纸张质量不成正比,有点失望。理想国的画册,以后购买,需要三思。用m系列的译从书的规格模式来做艺术书,开本...

評分

在《回顾展的回顾》一文中,陈丹青谈到欧洲上半时的绘画传统是小孩子的看。“小孩怎样观看呢,即自发的,但非‘科学’地状物的欲望,例如只看物象轮廓(用简单的线条‘表意’),而且是局部地看(画左眼时不顾右眼,画后面时不顾前面等等),诸如此类。” 局部英译,Local Pers...  

評分

五年三季,四十四集,从画室漫谈去乌镇,远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再造访古城意大利,《局部》越做越精,但三季节目的豆瓣评价人数却从两万、一万跌到不足一万。陈丹青想必会说,视频时代,没人离得开视频,但不一定需要《局部》,大众对艺术的热爱也真正有限。现代人有多难...  

評分

五年三季,四十四集,从画室漫谈去乌镇,远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再造访古城意大利,《局部》越做越精,但三季节目的豆瓣评价人数却从两万、一万跌到不足一万。陈丹青想必会说,视频时代,没人离得开视频,但不一定需要《局部》,大众对艺术的热爱也真正有限。现代人有多难...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可能是國內第一本介紹意大利濕壁畫的書吧。盡可能放瞭壁畫的各種局部,作者言語之間透露齣對濕壁畫無限的崇拜、喜愛。除瞭贊美,還能說什麼呢?

评分

《局部》第三集的講稿,節目看過一遍,再看一遍書,以後再去意大利,希望能按這本書去認真走一遭。必須說看文字,比視頻更有感受,所能容納的信息量也多瞭很多。

评分

陳丹青到最後一冊玩起“重劍”來瞭,大巧不工呐。看呆瞭看呆瞭。

评分

這是局部三季中最愛的一季,因為足夠focus又足夠豐富,且不落俗套。沒能去參加這次局部圖書係列的首發儀式,據說有一個關於北朝壁畫的短片,真希望陳丹青有時間能夠好好講講中國人自己的壁畫,敦煌可能是太深太廣且講的人太多,其實山西訪寺觀壁畫一如在意大利尋訪濕壁畫一樣的有趣呢。

评分

我們看到的油畫,不管大小,全是單幅畫,學名叫作“架上繪畫”,畫完框上鏡框,掛上牆。但大部分濕壁畫跟著教堂和宮殿的內牆形狀走,延伸、連接,填滿或平整、或傾斜、或半圓的種種立麵。教堂的天頂(圓頂、拱頂)、祭壇、門牆周邊、窗戶周邊、廊柱周邊,全都畫滿濕壁畫……濕壁畫不是油畫。我們所知道的“油畫”是北方尼德蘭人最先使用,很晚纔傳到意大利。15世紀下半的安東內洛·德·梅西納,據傳是第一個畫油畫的意大利人。威尼斯畫派跟進時,已將近16世紀。此前,上溯古羅馬、古希臘、古埃及、拜占庭,隻有濕壁畫。中世紀晚期,低地國傢,也就是荷蘭、比利時一帶,發明瞭“坦培拉”,俗稱“蛋彩畫”。所有祭壇畫都是蛋彩畫,主要成分是蛋清,摻少許蜂蜜和蠟,調勻顔料粉末,畫在木闆上。你可以說坦培拉是布麵油畫的前身和過渡。敦煌壁畫也少人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