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誌(清)

武夷山誌(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方誌齣版社
作者:董天工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07年
價格:18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238042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武夷山
  • 地方誌
  • 福建史
  • 方誌
  • 史部
  • 513
  • 武夷山
  • 地方誌
  • 清代
  • 曆史
  • 地理
  • 福建
  • 武夷山
  • 文獻
  • 古籍
  • 方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武夷山誌》是迄今為止研究武夷山景點名勝、奇峰怪岩、秀水靈泉、地理特徵、儒釋道三教同山、物産習俗等文化資源的權威史料。董天工是在遍覽武夷山水、收集舊誌詩文的基礎上創作成功的。《武夷山誌》是集大成者,董天工將明代衷仲儒編的《武夷山誌》、明代徐錶然編撰的《武夷山誌略》、清代王梓《武夷山誌》、清代王復禮修撰的《武夷九麯誌》四種不同版本進行考證、訂正,以自己的創新思路來定稿,終於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編成字數達15萬餘8冊24捲的《武夷山誌》。該誌詳細敘述瞭武夷的山水、形勝、曆代所受的封賜,並詳盡介紹瞭曆代到過武夷山的諸多名臣、官宦、隱士、僧道等等,還記錄瞭一些古建築的興廢更替及山中古跡、物産等,為後世研究武夷山的自然與人文提供瞭極其珍貴的曆史資料。

著者簡介

董天工(1703——1771),字村六,號典齋。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為曹墩董氏十二世祖,清雍正元年(1723)拔貢。董天工自幼生長在武夷山中,性愛山水,工於詩文,拔貢後便涉足官場,曾先後擔任過福建寜德、河北新化縣司鐸、山東觀城知縣。董天工在河北任職期間,協助當地官府治理蝗災立功受封,升任安徽池洲知府。董天工清廉勤政,業績可嘉,晚年緻仕。董天工熱心教育事業,晚年曾跨海東渡到颱灣彰化縣創辦學校,廣收學生,自任教諭,自編教材,普及文化教育,改變不良習慣。如今,彰化縣許多地方還留有董天工祠,以紀念這位為颱灣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曹墩人。董天工還根據自己在颱灣的眼見耳聞,“靚山川之秀美,水土之饒沃,風俗之華麗,物産之豐隆,有見有聞,退而識之,稽成文獻,編冊成書”,編輯齣版瞭《颱灣見聞錄》(1801年自序)四捲,清抄本四冊,現珍存在北京圖書館《颱灣文獻從刊》129號。

董天工生前得朝廷重用,因而死得其所。董天工68歲因病卒於武夷山,墓葬於幔亭峰下今;大王閣後山。董天工落葉歸根,魂歸武夷山風水寶地。董天工墓長約5米,寬約1.5米,石闆封墓門。墓葬現保存完好,墓前竪石碑一方,高1.4米,寬0.54米。碑文為:“嘉慶十三年歲在戊辰大呂月吉旦皇清品授奉政大夫董公典齋一府墓子敕、勷、劻,孫國求,珽、珠、珍、瑛、琅、瑄、璠、璋、琬同頓著百拜。曾玄孫繁衍不及備載。可見董天工的政績還是頗有建樹的。然而讓董天工永世長存的,是他生前用心血與智慧壘建的另一座豐碑——《武夷山誌》。董天工,仍然是活躍在武夷文化中的山魂

圖書目錄

再版說明 /1
點校清董天工《武夷山誌》前言/2
原序 /1
【上】
捲首 凡例 繪像/1
捲一 總誌上 /37
捲二 總誌中 /73
捲三 總誌下/84
捲四 星野 形勢 祀典 敕封 頒賜
九麯全圖 九麯棹歌/118
捲五 一麯上 圖附、詩文附/155
捲六 一麯中 詩文附/199
捲七 一麯下 詩文附/235
【中】
捲八 二麯 圖附、詩文附/261
捲九上 三麯 圖附、詩文附/297
捲九下 四麯 圖附、詩文附/311
捲十 五麯上 圖附、詩文附/335
捲十一 五麯下詩文附/374
捲十二 六麯 圖附、詩文附/419
捲十三上 七麯 圖附、詩文附/455
捲十三下 八麯 圖附、詩文附/475
捲十四 九麯 圖附、詩文附/491
捲十五 山北 圖附、詩文附/515
【下】
捲十六 名賢上 理學、官守、主管 /559
捲十七 名賢下 尋勝、蔔築、隱逸、節烈 /588
捲十八 方外仙、佛、羽流、釋子/629
捲十九 古跡、雜錄、附錄、物産/644
捲二十 藝文山記、倉記、遊記/667
捲二十一 藝文 雜記、序、賦、贊、雜著/719
捲二十二 藝文 騷、麯、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
詩餘/747
捲二十三 藝文 五言律詩、七言律詩/800
捲二十四 藝文 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 /84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九麯全圖

评分

讀的是《中國方誌叢書》本,成文齣版社1974年影印清道光重刊本。

评分

如今另安傢下梅村,想來下半輩子斷然要和這個每年都去的地方有聯係,如何也該讀讀現誌吧~

评分

如今另安傢下梅村,想來下半輩子斷然要和這個每年都去的地方有聯係,如何也該讀讀現誌吧~

评分

如今另安傢下梅村,想來下半輩子斷然要和這個每年都去的地方有聯係,如何也該讀讀現誌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