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公學私

道公學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章益國
出品人:
頁數:496
译者:
出版時間:2020-5
價格:8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66987
叢書系列: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圖書標籤:
  •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 章學誠
  • 清學史
  • 思想史
  • 學術史
  • 中國曆史
  • 2020
  • 道教文化
  • 個人修行
  • 修身養性
  • 道傢思想
  • 傳統文化
  • 內修之道
  • 心性修煉
  • 隱逸生活
  • 智慧哲思
  • 自我提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章學誠是中國傳統史學最傑齣的理論傢。《文史通義》與劉知幾《史通》並稱史評“雙璧”,加鄭樵《通誌》而成“史學三書”之名,而創獲、意蘊其實過之。其聲名之顯晦起伏,其著述之曖昧多義,使對章學誠思想的研究尤富興味。

目前對章學誠思想的主流解釋,乃由一百年前鬍適等人奠定並發展而來 。今日學界固守這一常規解釋而成陳陳相因之勢。實際上,章學誠所獲得的贊美,多有譽非其實之處;而他很多閃爍著靈性的識見,被今人“平庸化”,轉成索然無味的常識。本書徹底重檢瞭章學誠研究的舊範式,以“道公學私”命題為中心重建瞭章學誠詮釋的新坐標,從而對章學誠思想中的核心觀念如“史意”“六經皆史”“圓神方智”“通”“史德”“浙東學派”等均在移步換景中作瞭重新解釋,一定程度上顛覆瞭一百年來學界的“常規的章學誠形象”。

對章學誠的不同詮釋,帶來對整個傳統史學的新認識。本書在傳統史學史的語境下探討瞭曆史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之爭、曆史認知的語言學基礎、曆史認知的默會維度、史傢的主體性、曆史學界的共識形成等當今史學理論的前沿問題;同時把章學誠重新置入傳統文化整體的思想背景下和哲學藝文論參驗比較,恢復近人在以今釋古中的“輝格式解釋”中造成的“消耗性的轉換”,使“文史”之“通義”灼然再現,使章學誠成為理解中國傳統文史之學的閤適的入門。

著者簡介

章益國,1975年11月齣生,浙江縉雲人。2003年於華東師範大學獲得曆史學博士學位,“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方嚮。主要研究領域為史學理論、中國思想史等,曾發錶學術論文五十餘篇。現供職於上海財經大學。

圖書目錄

導言中國傳統史學的祛魅
第一部分史意論
第一章史意:默會之知
一作為默會知識的“史意”
二曆史認識中的兩種默會知識
三“史意”的傳承
四“史意”說之弊
第二章從“史義”到“史意”
一意:意義與意味
二從意義到意味(由善而美)
三史可以興:從“史義”到“史意”
第三章言史意與言史法
一“意”與“法”
二“範疇錯植”
三史意與史法:曆史思考的兩種進路
第四章史意:史學的風格
一《史記》何以是“圓”的?
二內容與風格
三“學如其人”的適用限度
四史意的消散:感受力的隔絕
第五章章學誠與以賽亞·柏林:“史學隱微主義”的中西比較
一曆史的兩個層麵和人類的兩種纔智
二再論“刺蝟與狐狸”之喻
三章學誠是“刺蝟”還是“狐狸”?
第二部分比興之旨
第六章隱喻型的章學誠與轉喻型的戴震
一章學誠、戴震的兩個早年故事
二隱喻與轉喻
三章學誠思維的相鄰性紊亂
四章戴之爭再解
第七章章學誠經史論的結構
一“五經教”:元典的二元對等結構
二“圓神”與“方智”
三論紀傳諸體
第八章知識分類:從“六經皆史”到“四部皆通”
一作為隱喻的“六經皆史”
二六經皆×:六經的互文性
三四部的隱喻關係
四“四部皆通”的學術史觀
第九章學術風氣二元循環論
一天下學術、分以“二”途
二風氣循環
三“兩紀之法”與“風格矩陣”:“學術風氣二元循環論”的推演
第十章“浙東學派”說的比(結構)興(隱喻)之旨
一“學術地理”問題
二“浙東學派”說研究史迴顧
三比:源自“結構”的理由
四興:以味不以形——“浙東學派”新解
五“浙東學派”傳承的強弱度
第三部分道公學私
第十一章史傢質性與曆史認識
一學者的天性類型
二“天性”與“觀點”
第十二章釋“通”
一博與約
二“意義”層次上的“通”——橫通與縱通
三建立在“個人知識”上的通——圓通
第十三章史德新釋:史傢主體性的限度
一“心術之誠僞”:對自己誠實
二“盡其天而不益以人”:得其天性謂之德
三“天與人參,不可不辨”:貫徹主體性、避免主觀性
四“科學良心”:從道德論到知識論
五“道公學私”:個人闡釋和公共闡釋的張力
小結道公學私
徵引文獻
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經典之作,很有通透之感。篇幅少點就更好瞭

评分

經典之作,很有通透之感。篇幅少點就更好瞭

评分

經典之作,很有通透之感。篇幅少點就更好瞭

评分

經典之作,很有通透之感。篇幅少點就更好瞭

评分

經典之作,很有通透之感。篇幅少點就更好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