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七柱

智慧七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T. E.劳伦斯(1888-1935),英国军官、外交官。1910年至1914年间,担任大英博物馆在幼发拉底河畔的卡赫美士考古队的助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投笔从戎,先在伦敦的参谋总部地理部门工作,后奉派至开罗的情报部门。1916年,阿拉伯建国主义者起身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劳伦斯前往麦加收集情报,在形势推动下成为阿拉伯起义团体的英军联络官。1919年,成为英国参与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成员,致力于推进阿拉伯独立。尽管劳伦斯努力不懈,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依旧成为法国和英国的托管地。1921年担任英国殖民部中东署阿拉伯事务顾问,次年辞去该职务,加入英国皇家空军,担任地勤技师。 在军事上,他是巴勒斯坦战役的决定性人物,当代战略专家贝文•亚历山大把他和拿破仑、毛泽东、隆美尔等人并列,认为他是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将领之一,对游击战的理论发明贡献尤多。劳伦斯的著作还有散文体译作《荷马的奥德赛》和《十字军城堡》《铸造厂》等。

出版者:
作者:[英] T.E.劳伦斯 著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648
译者:蔡悯生
出版时间:2020-10
价格:10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201613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记录了T. E.劳伦斯在沙漠中的战争回忆,被公认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现代史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劳伦斯毅然放弃考古工作,进入开罗军事情报部,负责中东地区的情报收集及战略建议。当时英军认为,以承诺让阿拉伯人在战后独立为名,使阿拉伯建国主义者与英国站在同一阵线,由内陆起兵反抗统治他们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有助于协约国在中东地区取得压倒性胜利。劳伦斯因缘际会于1916年底成为阿拉伯起义运动领袖之一,费萨尔阵营中的英军联络官。至1918年,劳伦斯巧用机谋,在阿拉伯部落间引燃独立建国的燎原之火,善用阿拉伯部落擅长的游击战术,以及阿拉伯沙漠漫无边际、变化难测的特性,率领三千阿拉伯起义军,神出鬼没,专事破坏土耳其的补给铁路,牵制了五万以上的土耳其正规部队,创下历史上代价最小而获利巨大的战果。

他们由麦加北部出发,经过烈日无水的艰困地带,穿越世人畏惧的内夫得沙漠,以落后的武器、匮乏的火药与粮食,一站站攻下延布、沃季、阿卡巴、马安,于同年10月直抵土耳其统治重镇大马士革,完成争取自由的首要目标。很难想象,这位在沙漠中率领阿拉伯人击退土耳其现代部队的传奇人物当时未满三十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智慧七柱》这本书纪录了劳伦斯在一战期间作为英国陆军军官、也作为英国的阿拉伯盟友的军事决策者之一,在阿拉伯起义中的经历与见闻。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Thomas Edward Lawrence,也称“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1888年8月16日至1935年5月19日)因在1916...  

评分

吕叔湘先生所译的《沙漠革命记》,原本是《智慧七柱》(Seven Pillars of Wisdom)的一个节本。劳伦斯(T. E. Lawrence)的回忆录重点不在自身的过往,而是他曾为之浴血的那片土地和那场战争。 一直没有看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因为先看了《Venus》,当年饰演劳伦斯的蓝...  

评分

可以找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行,由台湾蔡悯生译的《智慧七柱》,2002年1月出版,上下册,定价44.20元(几年前在复兴门的新华书店总店以3折优惠买到^_^,现在新华书店总店搬到马连道茶城去了) 。 而且蔡悯生译的版本有劳伦斯所著“前言”一章,书中有当时的历史照片。 豆瓣上此版...  

评分

一位朋友,念考古系。某冬日,天寒地冻,我从工作室出来,走回宿舍的路上,偶遇单穿一条运动短裤的他,正独自闷头跑步--那身装束,与当时的天气很不搭调。我吃惊不已,喊住问及才知,不久他们将去一个偏远地方实习,导师提前嘱咐:锻炼好身体,保持体能。 原来考古系不仅仅...  

评分

史惠风是我的老师,当年被他洋洋洒洒的花体字震撼得不行,听他讲他怎么翻译这本书的时候佩服死了。我最记得的一句话是:着是一本没有女主角的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主角劳伦斯关于其在一战期间参加阿拉伯起义的自传或回忆录。但是由于书中没有行军图或地图,不便于理解起义的军事过程。书中描绘了阿拉伯地区的风土人情,部落认同感强但民族国家认同感较低以及英法对阿拉伯的欺骗。主角有着夹在祖国和阿拉伯之间的无奈,为了理想和解放,是个拜伦式的理想主义者。

评分

因为是劳伦斯实打实的行军日记,所以其实不用看完,后半本挨个炸铁路是特别朴实的流水账。比较有意思的是劳伦斯作为英国人和起义煽动者的纠结。另外这书翻译太随性了,不少用词已经超出意译范畴属于发散想象力了。

评分

读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他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其实从开始到结束,劳伦斯一直处于一个矛盾的境地,(对自己祖国的归属感跟对阿拉伯建国运动的认同感),所以在解甲归田的时候又是如释重负又有后悔。全书对战争的描写会比较寡淡,偏向回忆录,着重在了记事。最后摘抄下书中很喜欢的一段话:“在战争中,一个个人的死亡,像一颗鹅卵石掉入水中,只会溅开小小的水洞,然而哀伤的涟漪却会随之扩散。”

评分

这是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主角劳伦斯关于其在一战期间参加阿拉伯起义的自传或回忆录。但是由于书中没有行军图或地图,不便于理解起义的军事过程。书中描绘了阿拉伯地区的风土人情,部落认同感强但民族国家认同感较低以及英法对阿拉伯的欺骗。主角有着夹在祖国和阿拉伯之间的无奈,为了理想和解放,是个拜伦式的理想主义者。

评分

这才是值得读的自传。相比起《阿拉伯的劳伦斯》更加朴实也更加详细。如此传奇的人生。如此年轻的年纪,如此瘦小的体魄,如此和年纪不相符的智慧。读完唯一的后遗症是大脑会不断哀嚎,t.e.劳伦斯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带领三千阿拉伯人扰乱了五万土耳其正规军,三十多岁拒绝乔治五世的授爵……那我二三十岁又在做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