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杜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洪业
出品人:
页数:414
译者:曾祥波
出版时间:2020-5-31
价格:7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59594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诗歌
  • 唐诗
  • 杜甫
  • 中国古典文学
  • 诗词
  • 文学
  • 历史
  • 文化
  • 经典
  • 唐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诗圣”杜甫何以荣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称号?洪业身处日寇囹圄,欲以杜甫诗晨祷夕诵;自述平生以杜诗慰其大悲大喜。后寓居大洋彼岸,用英文写就《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Tu Fu :China 's Greatest Poet ),这部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于1952年出版的杜甫传记,迄今为止仍是海外汉学领域有关杜甫研究的最重要的著述。洪业的传记书写寄寓个人感情,全书译引杜诗达374首,融合史事,逐一析释,力求考实诗人生平踪迹。译者曾祥波专研杜诗,研、译相得,译笔生动流畅。书后附原书索引、洪业自述杜甫传记写作文章两篇;另选录洪业英译杜甫巅峰之作七律《秋兴八首》,中英对照,可资赏鉴。此书中译本初版于2011年,2014年收入《海外汉学丛书》,此为全新修订精装本。

作者简介

洪业(1893—1980),号煨莲(William )。福建侯官人。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先后就读于卫斯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协和神学院,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神学学士等学位。1923年回国,被聘为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任大学文理科科长,先后兼任历史系主任、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院文科主任及导师等。创办《燕京学报》,并以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主任总纂哈佛—燕京学社《引得》64种。1946年春赴美讲学, 1948至1968年兼任哈佛大学东亚系研究员。1980年在美国去世。其学术名篇有《考利玛窦之世界地图》《礼记引得序》《春秋经传引得序》《杜诗引得序》《〈蒙古秘史〉源流考》《破斧》等。所撰《礼记引得序》于1937年获法国巴黎茹理安(一作儒莲)奖金。主要著述见《洪业论学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1年)、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 (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 1952年)。

译者曾祥波,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博士。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系作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有《杜诗考释》《宋诗史释》等。

目录信息

自 叙
引 论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第一章 “记一不识十”公元712-735年(长安—吴越)
杜甫诗[1]
第二章 “快意八九年”
公元736-745年(长安—兖州—偃师—洛阳—陈留—兖州)
杜甫诗[2]-[13]
第三章 “骑驴三四载”
公元745-749年(长安)
杜甫诗[14]-[25]
第四章 “陵厉不飞翻”
公元749-752年(长安)
杜甫诗[26]-[43]
第五章 “故山归兴尽”
公元752-755年(长安)
杜甫诗[44]-[59]
第六章 “东胡反未已”
公元756-757年(奉先—长安—凤翔—三川羌村)
杜甫诗[60]-[89]
第七章 “万国兵前草木风”
公元757-758年(长安—华州—洛阳—华州)
杜甫诗[90]-[115]
第八章 “一岁四行役”
公元759年(秦州—成州同谷—剑州—汉州)
杜甫诗[116]-[160]
第九章 “此生那老蜀?”
公元760-762年(成都)
杜甫诗[161]-[222]
第十章 “何地置老夫?”
公元762-766年(梓州—绵州—汉州—梓州—阆州—梓州—成都—戎州—忠州—夔州云安)
杜甫诗[223]-[267]
第十一章 “夔子之国杜陵翁”
公元766-768年(夔州)
杜甫诗[268]-[337]
第十二章 “孤舟增郁郁”
公元768-770年(夔州—江陵—江陵公安—岳州—潭州—衡州—耒阳—潭州)
杜甫诗[338]-[374]
结 语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索 引
附 录
一 注疏卷自叙
二 我怎样写杜甫(洪业)
三 再说杜甫(洪业)
四 洪业英译杜甫诗选(《秋兴八首》中英对照)
洪业及其《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代译后记)
初版补记
再版说明
第三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诗歌真正能达成的价值,在于对某种普遍人性情感的尖锐新鲜的同体点睛而并不在于顺滑的普世性说教。比如秋高风怒号,茅草四散的萧索无力心境。群童所欺,以忍能、对面、公然、唇焦口燥述出毫不遮掩的苍惶感。又如风定 漠漠、似铁、屋漏、未断的以体入物。这种预言不得、阙然内卷...  

评分

记770年的一个诗人 这在深寂中燃烧着 一团团虚无的群星 砸下他枕边的静水, 也砸下彼时四野 疲睡的大唐万民屋顶, 呼地燎着 一匹匹古神兽奔逝而远 ——诗人独醒。 诗人独醒,酌火、 研火、蘸火。 这一团团燃烧着天意的群星 并不知道什么在水面写下 什么在水面回转, 它们不久...  

评分

诗歌真正能达成的价值,在于对某种普遍人性情感的尖锐新鲜的同体点睛而并不在于顺滑的普世性说教。比如秋高风怒号,茅草四散的萧索无力心境。群童所欺,以忍能、对面、公然、唇焦口燥述出毫不遮掩的苍惶感。又如风定 漠漠、似铁、屋漏、未断的以体入物。这种预言不得、阙然内卷...  

评分

像《少年行》写的那样,从马上跳下来,一屁股坐在你的座位上,指着银酒瓶,喂! 老头儿!喝酒吧! 不问你姓名,假装不认得你。 你是长得像鹤的红色大鸟,鸣如箫韶,栖于高岗梧桐之上。你自然当得起任何的夸奖,但我不晓得该怎么夸你。 紧张。 索性假装不认得。 做你的朋友可真...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了五个上午左右吧。洪译杜诗虽较宇文所安更多意译,但也算是彩笔昔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了。谁年轻的时候不觉得李太白和白香山甚至李贺的诗都比杜工部的诗好呢?年岁越大了,对于杜诗的欣赏,也越多了。读李、白诗,好比吃荔枝吃香蕉,谁都会马上欣赏其香味。洪业父亲说读杜诗好像吃橄榄,噍槟榔,时间愈久了,愈好;愈咀嚼愈有味。我则愿比之为品陈酿、访古寺,但又分明在其中惊觉新旧交错、万象往来,里面有比李白还李白的诗,也有比王维更王维的诗,同时独有杜甫或者说古汉语才说得出的痛苦与深刻。杜甫=中国古诗。正如莎士比亚等于英语文学或者说等于英语。与瑶购于万泉河书店。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评分

读了三分之二。人生之悲苦化作了诗歌之伟大。

评分

读了三分之二。人生之悲苦化作了诗歌之伟大。

评分

刚读过李白传,也想了解下杜甫。20201121看完。、偏学术考证一点,用大量的诗作来讲述诗人的人生,诗作与时代背景、大事件和诗人的个人家庭境遇紧密结合。诗人颠沛的一生也是时代的缩影,苦难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没有多少人能够轻松活着,即使是最伟大最有才华的诗人,能在地方刺史账下做幕僚已是诗人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了。参与治国的理想一直都在,但机会却很少很短暂。“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既是悼李白,也是叹自己。

评分

这本和陈贻焮的《杜甫评传》在写法、思路和体例上很相似,个人更喜欢陈那本,洪业这个做得太实了,史味太重。陈本虽然偶有意识形态束缚,但史学性与诗学性俱佳,文笔上陈显然也更好。个人的话还是只能从理性角度品味杜诗的好,而不能真有情感、心灵的共鸣,可能读杜诗就需要年岁的发酵吧~读杜诗的时候总会想起北京烤鸭(= =),杜甫的文字就像包在外面的那层白面皮,看似素白无味,却一点也马虎不得。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肉、配菜的香味才会在口中弥漫开来,面皮很好地中和了鸭肉的油腻。不同部位的鸭肉就像不同时期的杜诗,烤的时候需要的火候不同,搭配的配菜也不同,自然裹出来的味道也不同。烤鸭吃完了,剩下来的鸭架还能做成椒盐鸭架或者鸭豆腐汤,鸭子的巅峰也不过如此。这样一想,王维的诗歌再美,说穿了也就是一盒苏式点心,到底算不上硬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