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何以荣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称号?洪业身处日寇囹圄,欲以杜甫诗晨祷夕诵;自述平生以杜诗慰其大悲大喜。后寓居大洋彼岸,用英文写就《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Tu Fu :China 's Greatest Poet ),这部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于1952年出版的杜甫传记,迄今为止仍是海外汉学领域有关杜甫研究的最重要的著述。洪业的传记书写寄寓个人感情,全书译引杜诗达374首,融合史事,逐一析释,力求考实诗人生平踪迹。译者曾祥波专研杜诗,研、译相得,译笔生动流畅。书后附原书索引、洪业自述杜甫传记写作文章两篇;另选录洪业英译杜甫巅峰之作七律《秋兴八首》,中英对照,可资赏鉴。此书中译本初版于2011年,2014年收入《海外汉学丛书》,此为全新修订精装本。
洪业(1893—1980),号煨莲(William )。福建侯官人。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先后就读于卫斯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协和神学院,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神学学士等学位。1923年回国,被聘为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任大学文理科科长,先后兼任历史系主任、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院文科主任及导师等。创办《燕京学报》,并以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主任总纂哈佛—燕京学社《引得》64种。1946年春赴美讲学, 1948至1968年兼任哈佛大学东亚系研究员。1980年在美国去世。其学术名篇有《考利玛窦之世界地图》《礼记引得序》《春秋经传引得序》《杜诗引得序》《〈蒙古秘史〉源流考》《破斧》等。所撰《礼记引得序》于1937年获法国巴黎茹理安(一作儒莲)奖金。主要著述见《洪业论学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1年)、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 (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 1952年)。
译者曾祥波,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博士。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系作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有《杜诗考释》《宋诗史释》等。
煨莲先生这部名著,与陈贻焮先生的《杜甫评传》并称杜甫传记的双壁,在汉学界久负盛名,关于这本书的价值,从杨联陞先生开始,就有很多优秀的书评做出了恰当的评价了,本书的译者后记也是其中之一,对此再加赘述纯属无益。 建议在阅读正文之前先读一下附录《我怎样写杜甫》,由...
评分直接用杜甫的诗认识杜甫。这本书是通过整理杜甫的编年史来研究杜甫的,在诗人的每个人生时期写了哪些诗,从中去体味诗人的心情和志愿。 很奇怪的是,全球并没有用作者的观点来解释为什么杜甫是“伟大”的,这个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和体会。 我的理解是,在那个以诗取仕的年代,...
评分 评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洪先生引用杜甫给李白的诗,用来说明杜甫的一生。 在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时,我有点小小的疑问,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诗人何止成百上千,杜甫是最伟大的诗人,是不是有点过誉? 很惭愧,我了解的杜甫只在于以前读过的零...
读了三分之二。人生之悲苦化作了诗歌之伟大。
评分老一辈的学者写书,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
评分读了五个上午左右吧。洪译杜诗虽较宇文所安更多意译,但也算是彩笔昔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了。谁年轻的时候不觉得李太白和白香山甚至李贺的诗都比杜工部的诗好呢?年岁越大了,对于杜诗的欣赏,也越多了。读李、白诗,好比吃荔枝吃香蕉,谁都会马上欣赏其香味。洪业父亲说读杜诗好像吃橄榄,噍槟榔,时间愈久了,愈好;愈咀嚼愈有味。我则愿比之为品陈酿、访古寺,但又分明在其中惊觉新旧交错、万象往来,里面有比李白还李白的诗,也有比王维更王维的诗,同时独有杜甫或者说古汉语才说得出的痛苦与深刻。杜甫=中国古诗。正如莎士比亚等于英语文学或者说等于英语。与瑶购于万泉河书店。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评分“绝代有佳人,幽居在深谷。”应该这样写,而不是替杜甫辩屈去冤似的。但依然很好看。和杜诗镜铨一起。
评分“绝代有佳人,幽居在深谷。”应该这样写,而不是替杜甫辩屈去冤似的。但依然很好看。和杜诗镜铨一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