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年中国简史

五万年中国简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文汇出版社
作者:姚大力、钱文忠、于赓哲、李山、武黎嵩、仇鹿鸣、吴钩、方志远、马勇著 姜鹏、李静编
出品人:
页数:378
译者:
出版时间:2020-3-15
价格:59.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631179
丛书系列: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图书标签:
  • 中国简史
  • 历史
  • 想读,一定很精彩!
  • 好书,值得一读
  • 我想读这本书
  • 五万年中国简史
  • 熊猫君推荐
  • 中国史
  • 历史
  • 中国
  • 通史
  • 五千年
  • 文明
  • 王朝
  • 人物
  • 事件
  • 文化
  • 简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部时间跨度长达5万年的中国简史,展现了中国从头一批智人踏上中华大地到20世纪的完整历史。

本书汇集复旦、南大、社科院等院校的9位史学大家:蒙元史专家姚大力、先秦文化史专家李山、秦汉史专家武黎嵩、魏晋文化史专家钱文忠、魏晋史专家仇鹿鸣、隋唐史专家于赓哲、宋史专家吴钩、明史专家方志远、近代史专家马勇……他们将各自在历史领域潜心研究数十年的成果,以专业的史学素养、充满理性与洞察力的文字呈现给大众读者。并以宏大的视野,将中国5万年的历史从基因、语言、地理、气候、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解读分析,带我们透过历史的表象,看清中国5万年来的发展历程!

北京猿人不是我们的祖先。

同姓不婚其实是一种政治策略。

“独尊儒术”其实是因为儒家垄断了教育资源。

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深层原因是儒家意识形态的瓦解。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女皇帝出现在唐朝?

早在宋朝就建立了从发行纸币到汇款、兑换的完整金融体系。

为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是错的?

“知行合一”的诞生源于明代多元价值观的形成。

戊戌政变袁世凯未向慈禧告密。

翻开本书,9位史学名家,为你理清中国上下5万年的来龙去脉。

作者简介

导言及元代篇 姚大力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国学研究院特聘教授,民族史、蒙元史、边疆史专家

先秦篇 李山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启功先生弟子,中国文化史专家

秦汉篇 武黎嵩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秦汉史学者,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专家

魏晋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师承季羡林先生,佛教文化研究学者

魏晋篇 仇鹿鸣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石刻文献学者,魏晋南北朝史专家

隋唐篇 于赓哲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名师,隋唐史专家

宋代篇 吴 钩

知名宋史研究者,专栏作家,宋代社会生活史专家

明代篇 方志远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名师

清代篇 马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晚清史学者,中国近现代史专家

编者简介:

姜鹏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名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李静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

目录信息

导言中国的诞生:第一批智人踏上中华大地(从5万年前开始讲起) / 1
(复旦大学姚大力 著)
北京猿人不是我们的祖先 / 1
你的身体里流着谁的血 / 5
“长江”的名字来源于东南亚的语言 / 12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时仅指中原一带 / 16
由北到南:华夏文明如何覆盖到南方 / 24
避乱江南:你的祖籍是哪里 / 29
胡、汉文化的融合:北方王朝如何进行统治 / 33
后来居上:南方的“逆袭” / 37
从东到西:“大中国”形成了 / 41
第一章先秦:中华文明的气质来源(公元前10000—前221年) / 46
(北京师范大学李山 著)
河曲支流上诞生的中华文明 / 46
自然气候催生出的龙凤符号 / 50
国家起源:神权与君权的合一 / 53
夏:连接传说和历史的时代 / 58
殷商:酒文化与人殉习俗 / 61
周人的天下观与天命观 / 66
如何对待战败者:来自西周的大智慧 / 74
建立在血缘基石上的封建制 / 77
同姓不婚其实是一种政治策略 / 81
西周——两千年礼乐文明的源头 / 85
西周的崩溃源于王室内部的经济危机 / 90
西周灭亡:一场错误婚姻导致的亡国惨剧 / 94
春秋大变局:礼崩乐坏,权力下移 / 98
管仲变法与齐桓公称霸 / 102
春秋五霸大事迹 / 108
吴越争霸:历史重心向东南倾斜 / 114
铁器、初税亩和“国人”权力的失落 / 118
战国五个阶段的搏杀史 / 123
战国大变法:人类群星闪耀时 / 127
秦国东进:挡不住的虎狼之势 / 131
秦王扫六合 / 142
秦始皇的难题:统一之后呢 / 146
第二章秦汉帝国:中华帝国的框架(公元前221—189年) / 151
(南京大学武黎嵩 著)
大一统帝国是必然出现的吗 / 151
中国历史为什么跳不出改朝换代的怪圈 / 155
秦朝为什么在最强大的时候崩溃 / 160
儒家关于皇权传递的合理想象 / 163
“五蠹”与“七科”——什么职业会成为秦皇汉武的打击对象 / 168
宦官——皇权的寄生者 / 172
郡县制下的官吏考核 / 178
“李广难封”背后的汉代社会等级制度 / 184
“新郎”的来历和汉代官员选拔 / 189
造反者也是学习者:汉如何重走秦帝国的老路 / 194
王莽:葬送西汉的理想主义者 / 200
靠文书传递维系着的汉帝国 / 206
王昭君们:购买和平的代价 / 212
卫青霍去病:帝国的铁血青年 / 217
秦汉时代的工商文明:“千人大工厂”的出现 / 222
汉武帝:中国第一个“国企”的创造者 / 228
汉代农民竟然比明清农民更富有 / 235
远去的战国——游侠时代的结束 / 240
“独尊儒术”是因为儒家垄断了教育资源 / 248
中国古代社会风气最好的时代——东汉 / 253
告别山鬼——为什么美丽的传说越来越少 / 260
用皇权推动养老问题的大汉王朝 / 266
中国古代历史为什么走不出循环的死结 / 270
振大汉之天声:帝国的遗产与汉民族的诞生 / 275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民族与思想大融合(公元189—589年) / 279
(复旦大学仇鹿鸣 著)
传说中的“黑暗时代”: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 279
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深层原因是儒家意识形态的瓦解 / 283
二重君主制:“伯乐”和“老板”的矛盾 / 287
禅让:曹魏代汉的闹剧背后是什么 / 290
司马懿政变:比轮盘赌还冒险的孤注一掷 / 294
邓艾与钟会的悲剧:西晋政权的结构性矛盾 / 298
晋武帝司马炎:就让我任性一次 / 302
“最丑”皇后贾南风与八王之乱 / 305
十六国时期北方长期分裂的背后是民族融合的困境 / 309
长歌当哭:士族政治的僵化与衰落 / 312
(复旦大学钱文忠 著)
有“胡”自远方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征 / 316
魏晋南北朝与东罗马的文化交流 / 319
魏晋南北朝与萨珊波斯的文化交流 / 326
丝绸之路“掮客”——粟特人为何在中原做起了高官 / 33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外来宗教——佛教与祅教 / 335
海陆交通的发展推动了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 / 347
中日奇缘:魏明帝赠给日本女王的百枚铜镜 / 357
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船就到过波斯湾 / 360
曾经强大的草原民族,他们去哪里了 / 36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这是一部从智人到中华大地在到20世纪,长达5万年的中国史。 《五万年中国简史》是来自复旦、南大、社科院等院校的9位史学大家,将各自在历史领域潜心研究数十年的成果,用充满理性与洞察力的文字呈现给大众读者,并以宏大的视野,将中国5万年的历史从基因、语言、地理、气候、...  

评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020年是极其不寻常的一年,也是最让人恐惧的一年,最令人感动的一年。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所有学生只能在家学习,但这并不能阻挡我那颗求知若渴的心。(哈哈) 从小就对历史很感兴趣的我,在得知《五...  

评分

最高深的学问,都能讲给一个女招待听 问:您讲历史和其他老师讲历史有什么不一样吗? 答: 每个人讲历史的方法都不一样,我觉得方法没有高低,高低是在你对问题的理解、你的眼光和你的境界。 如果你讲得大家不爱听,很可能是你的认识深度还不够,而不是因为其它原因。很多人说...  

评分

首先,应当说作者们是非常专业的。想要勾画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他们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 第二,作者是理性的。他...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客的全新作品,以一种上课讲稿的形式呈现,专业与通俗交融,口语化但没什么幽默感。

评分

8分,20200328。书是好书,但也配不上所宣传的那么高的地位和效果。 感觉是编辑在偷懒,联合一些专家学者,把他们的文章或者课件稍微整理一下,就推向市场,大吹特吹。对于读者的友好性甚至不如易中天的中华史系列。「我指的是对读者友好性方面,其本身的内容深度和对于认知的冲击度还是远远高于易的系列书」。 总体而言,此书不算特别好的科普书,而更偏于枯燥的专业论文类小文章合集。如果没有基本的史实基础,我看还是别被那些高大上宣传骗去买了。当然,这不是那些专家大佬的锅,而是图书出版机构的锅。

评分

书名有点读客的噱头味,其实五万年的概念只有姚大力老师在第一章中提到,而且这里是以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划的地理概念——在这个范围内发生的历史。但以此命名《五万年中国简史》就有点怪异,毕竟中国这个词无论以哪种概念出现,也只有至多几千年的时间。 书的具体章节内容根据课稿做了一些改写,整体风格不难阅读。上册整体的水平高于下册整体水平,尤其秦汉部分的呈现比较多面,内容比较充实,即便只看其中若干单元的内容也是有意义的。

评分

一种人只作为动物性存在的历史可能,而一代又一代人对于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使得历史又像是上帝在审判着既往的人与事 ——《五万年中国简史》 这是我见过的首本——能够将历朝历代重大事件,有关“为什么”的问题进行详述,甚至将史实流利关联起来的史书。读后,让我有种想单独、细细深入到每个朝代,从而进行了解与思考的冲动。 全书从五万年前“中国的诞生”讲起,至清末中国的起落,每个时段都有它们所特有的文化。朝代的发展在起落中自我提升,而这些古人的探索都给了后人沉痛的教训和丰富的经验。 历史是时间的沉淀,是文明的延续。当今的发展与历史的借鉴是分不开的。我很幸运在这次的共读中,认识到这本书,它将会成为我今后深入历史的起点!

评分

对于历史的印象总是沉重而繁琐的,因为在时间的长河里,不同的时间点,有不一样的人。他们可能是父系家族有可能是母系家族,他们可能是忠诚义士也可能是奸逆小人等等。 这本书是继《半小时中国漫画史》让我重拾对历史的兴趣。印象比较深刻的便是“汉化”与“涵化”,可能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只知前者,而不知后者。(进入华北腹地的不同人群与当地人群的互相融合,或者说叫作“涵化”,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还有一些文字的演变,阿嘎_哥_哥+欠_歌等等。 会有一些地方颠覆了以往我的认识,毕竟我连半吊子都不算。 这本书每一章的水平可能不是一样高度,但是在我看来都足够优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