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大航海时代之前,欧亚大陆一直是人类历史的主要舞台。而欧亚大陆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其实是游牧民与农耕民数千年的共存、交往、冲突及融合。
公元前6世纪,动员70万兵力的波斯大流士败给游牧民的斯基泰人。公元前200年发生在东方大陆的白登山之围,则是刘邦被匈奴一族围困七天,最终以和亲和岁币脱困。此后1000多年,欧亚大陆崛起的游牧民族有突厥、鲜卑、柔然、契丹、女真、蒙古,等等。鲜卑的北魏率先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纷乱的割据政权。而突厥一度影响了隋唐政权的兴起与发展,唐太宗李世民身上的游牧民血统让他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契丹与女真强大的战力给宋朝带来的压力,使得宋代甫一立国便一直强调夷夏之别。13世纪的蒙古帝国更是书写了游牧民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成为世界历史的分水岭。
然而大航海时代以来建立的西方海洋文明视角,以及汉人正统的王朝史观,使得游牧草原民族被边缘化,忽略了游牧民曾主导或引发了欧亚大陆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诸多变革的史实。
从前在历史中作为边缘性存在的游牧民,在本书中担任起积极和正面的主要角色。杉山正明超越了以西欧、中国为中心的视野,描绘出别开生面的游牧帝国与世界历史,将游牧民“野蛮入侵者”或“军事破坏者”的形象彻底颠覆。因此,这是一部打破中原史观与西方文明史观、放眼欧亚大陆的作品!
杉山正明 Sugiyama Masaaki
1952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现任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亦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古时代史,是日本研究蒙古史之翘楚。1995年以《忽必烈的挑战》获得三得利Suntory学艺赏,2003年以历年研究成果及著作获得第六届司马辽太郎赏,2006年获颁国家荣誉紫绶褒章,2007年以《蒙古帝国及大元王朝》获得日本学士院赏。
对于大陆传统历史观念(华夷观念),对于现代西欧史观的质疑确实为我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亚欧游牧史的梳理也让我对世界联系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大体的框架的搭建和缺乏有力史料支撑的观感还是没法接受!但从大地理视角讨论欧亚的游牧民历史,进而论述国家与民族两个概念确实非常...
评分杉山正明是最近书店里比较常见的一位作者,顶着当今日本“蒙古史”首席研究者的头衔,他的作品频频被译成中文。大陆已经出版的有《忽必烈的挑战》、《疾驰的草原征服者》,最新的一本是《游牧民的世界史》。看了《忽必烈的挑战》,书后写着是为一部日本关于“蒙古”的纪录片整...
评分可能对于大多数内陆地区的人来说,“游牧”代表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信马由缰,逐水草而居,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最烈的酒,最快的马,肌肤如同羊乳一样洁白能歌善舞的女子╮( ̄▽ ̄”)╭呵呵,你要真那么想,就太天真了~! 事实上,“游牧”不过是种艰辛的生活方式...
评分毫无疑问,《游牧民的世界史》是一本历史书,一本反映游牧民族争霸亚欧大陆的历史类图书。 但这本书和以往的历史书有颇多不同之处。 首先,它的作者是日本史家杉山正明。作为一个日本人,用岛国看世界的视觉去描述一千年来纵横欧亚草原大漠的诸多游牧民族,必然和中国史家、...
尝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和中华中心主义,书写以游牧民为本位的草原游牧史。思考得挺多,但是最后似乎也没有走出来。看了几本杉山正明翻译过来的几本书,只能说大部分论据、论证、结论都很相似,希望能引进一些更学术一些的书吧。杉山提出来的问题无疑是一个好问题,但是没有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研究上的泛泛而谈很容易流为空谈,这恐怕也是现在很多“世界史”研究犯的通病,视角、研究范式的转换要得到史料的支撑,或者通过严谨的史料批评进行创新,杉山在这一点显然做的不是很好。当然,杉山最吸引人的一点恐怕就是叙述文笔了吧,真的是好。
评分翻译一般,读起来不顺畅。这书标题党,说是世界史但实际上90%的内容都是围绕东亚游牧和中国的关系,这点比较失望。内容大多在讲谈社他的两本书里讲过了,还是老问题:论点多但没多少文献和数据支撑,作为通识著作对游牧民的描写又不全面,不太推荐。
评分了解中國和遊牧民的世界史
评分虽然内容有的地方略有偏颇,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世界,本身就是很有趣的事情,不是么
评分正如作者所指:近年的学生们,好像又太过人云亦云,我反而希望他们不要太轻易就全盘接受所学,能再多一点自主思考的意识及质疑态度,而不那么容易被说服。无论如何,首先将理所当然的事物用理所当然的方式去理解并作思考,也就好了吧! “明明就不是这样啊……”的想法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写作动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