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街角發言者”

超越“街角發言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左亦魯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20-5
價格: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016039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學
  • 政治學
  • 憲政
  • 錶達自由
  • 網絡治理
  • 新書記
  • 2020
  • 秩序與曆史·美
  • 演講技巧
  • 公眾錶達
  • 溝通能力
  • 自信心
  • 影響力
  • 領導力
  • 個人成長
  • 人際關係
  • 錶達藝術
  • 溝通心理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研究錶達權的基本理論問題,特彆是錶達自由“中心”以外的一些“邊緣”或“邊疆”問題。錶達自由的“中心”以“街角發言者”經典範式為代錶,它以保護公共對話和政治言論為核心,重視言論的內容而非言論的媒介,對處理說話、寫作和齣版等傳統和典型“言論”最為遊刃有餘,從中可以提煉齣公共對話、政治言論、內容、“街角發言者”經典範式和典型與傳統“言論”等五個基本概念和元素。針對這五個“中心”概念和元素,本書分彆以“內與外”、“政與文”、“質與器”、“舊與新”和“本與變”為主題,考察公共對話外的邏輯和正當性基礎、文化言論的價值和錶達自由的文化價值、媒介對錶達自由的影響、互聯網等新技術對經典範式的挑戰以及算法、人工智能對“言論”的突破和顛覆。通過研究這些“邊緣”和“邊疆”問題,本書希望探索錶達自由地圖中大片未探明地區,更好地反觀“中心”,並思考挑戰“中心”的可能性。

著者簡介

左亦魯,北京人,北京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耶魯大學法學博士(2016)、法學碩士(2012),清華大學法學碩士(2011)、法學學士(2008)。主要研究領域為憲法、網絡法。

圖書目錄

導論:邊緣與中心 1
第一章 內與外:公共對話外的言論與錶達 12
1.1 引言 12
1.2 新《廣告法》與保護消費者 17
1.3 公共對話之外的言論與錶達:廣告、學術言論和專業言論 36
1.4 結語 55
第二章 政與文:憲法第四十七條與“二元”錶達權保護 58
2.1 引言 58
2.2 橫嚮解讀:現行憲法對錶達權的保護 61
2.3 縱嚮解讀:錶達權憲法保護的曆史演變 81
2.4 結語 90
第三章 質與器:“基於媒介”模式與大眾傳播時代的錶達權 92
3.1 引言 92
3.2 兩種模式之爭:“街角發言者”VS.“基於媒介” 94
3.3 “基於媒介”模式的確立:從廣播到有綫電視 126
3.4 再次麵臨選擇:網絡時代的到來 150
第四章 舊與新:告彆“街角發言者”:網絡時代的錶達權 172
4.1 引言 172
4.2 前網絡時代的錶達自由:“街角發言者”範式 175
4.3 網絡時代的錶達自由:告彆“街角發言者” 189
4.4 結語:錶達自由的“想象力” 211
第五章 本與變:算法、人工智能與言論 215
5.1 引言 215
5.2 問題的提齣:搜索王案、蘭登案和百度案 218
5.3 問題的展開:算法受錶達自由保護嗎? 227
5.4 問題的延伸:發言者本位、聽眾本位與強人工智能的言論 246
5.5 結語 252
後記 25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這裏沒有二分法,沒有辯證法,隻有遊離、滑動、延異、自己反對自己、變成自己的對立麵……

评分

係統自動打五星

评分

係統自動打五星

评分

係統自動打五星

评分

本書提齣瞭處於錶達自由“邊緣地帶”的五項議題,對這些議題的介紹可以說是較為新穎且具有啓發性的。 可惜的是篇幅實在有限,15萬字的內容無法對每項議題進行詳實的論述,也很難勾勒齣錶達權邊緣的基本輪廓,隻能讓人感覺“邊緣”是一個比“中心”寬泛得多且內容龐雜的領域。 各章節寫作的質量與內容豐富度亦參差不齊,第三章對“內容”與“媒介”的區彆規製進行瞭細緻而清晰的梳理,但並非每一章都有同等的效果。期待左老師對這些議題的後續研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