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出

溢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施展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24
价格:6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171348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经济
  • 经济
  • 产业转移
  • 中国研究
  • 经济学
  • 施展
  • 制造业
  • 产业
  • 溢出
  • 小说
  • 青春
  • 成长
  • 情感
  • 现实主义
  • 心理描写
  • 现代文学
  • 原创
  • 都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的超大规模制造业能力决定了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特殊地位,推动着中国与世界秩序的共生演化。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走向如何?贸易摩擦会对此构成怎样的影响?

作者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展开了实地调研。你会看到:制造业向越南的所谓“转移”,实际上是中国供应链的“溢出”。推动“溢出”的坚实力量,是中国的民间经济。“溢出”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公司组织形式以及生产逻辑的演化,令经济空间以各种方式穿透国界。商人秩序因此有可能走上历史前台,与政治秩序共同推动世界新秩序的演化。

这本书,让你透过对制造业一线的一手研究,由表及里地看到中国制造业的真实力量与东亚制造业集聚区的演化逻辑。书里的研究不仅着眼于现实,还展示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秩序的未来可能性。

作者简介

施展,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枢纽》《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得到App《中国史纲》《国际政治学》主理人。

目录信息

前言 i
第一章 “这叫《天鹅湖》” 1
青春期心灵的颤抖 3
企业家的野蛮生长 11
美国创新、中国生产、全球销售 34
第二章 为什么是越南 49
《枢纽》还成立吗 51
越南初印象 57
工业园的野望 62
越南史简述 70
南国山河 75
第三章 “因为我们有广州!” 87
“胡志明”的回答 89
为什么是“广州” 92
供应链网络的力量 99
日、韩路径与澳、加路径 106
越南的结构性困境 120
“5•13”的蜕变 125
第四章 隐性知识 135
破败厂区的背后 137
“智慧制造”的两重根 148
Overqualified 159
中国的工业化路径 165
“枢纽”与“双循环”的进阶版 172
封装式思维与商人秩序 179
第五章 全球化公司的正确姿势 185
AQUA是谁 187
摩托车的滑铁卢 190
为何AQUA 195
越是全球化就越要本土化 201
电话中心 207
第六章 “中国干部”的故事 213
意外发现 215
冷战背景与中国干部的来源 220
新南洋 236
海外的相亲 244
工厂里的白皮鞋 249
越南姑爷 255
老侨的故事 265
第七章 新汉萨同盟 279
经济空间与政治空间的分离 281
1367 291
人与法 294
贱民资本家 305
国家秩序与商人秩序 309
从东亚汉萨同盟起步 317
后记 32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澎湃新闻记者 丁雄飞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继《枢纽:三千年的中国》之后,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在今年春节推出了他的新著《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在中美贸易争端的背景下,为什么制造业从中国向越南的转移,并不是从中国转走,而是中国供应链网络的一种...  

评分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许多中国企业纷纷前往越南等国建厂,一时间国内外均兴起“中国制造业转移”的议论。作者以其在越南调研的结果为基础,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论述。本书虽然只是以越南举例,但实际上却也指向印度、印尼等被媒体偏爱的中国“潜在替代国”。这些国家的情形...  

评分

澎湃新闻记者 丁雄飞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继《枢纽:三千年的中国》之后,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在今年春节推出了他的新著《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在中美贸易争端的背景下,为什么制造业从中国向越南的转移,并不是从中国转走,而是中国供应链网络的一种...  

评分

中国的制造业成为一个中介性的“枢纽”,衔接起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产业及高端服务业与不发达国家的原材料产业。 在今天的全球经济逻辑之下,仅仅转移工厂而不转移供应链网络,是构不成实质意义上的转移的。 从中国向越南转移的并不是某些行业中的整个产业,而是该产业生产流程...  

评分

中国的制造业成为一个中介性的“枢纽”,衔接起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产业及高端服务业与不发达国家的原材料产业。 在今天的全球经济逻辑之下,仅仅转移工厂而不转移供应链网络,是构不成实质意义上的转移的。 从中国向越南转移的并不是某些行业中的整个产业,而是该产业生产流程...  

用户评价

评分

实地调查越南来探寻中国制造业转型逻辑,施展看到,东南亚尤其是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仅有中国的四分之一,四年免税九年税收减半的税收优惠确实优势明显,但基础设施薄弱、工资增速快、产业工人技能不足、经济体量狭小、租金和水电费高昂等等缺陷,无法承接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只能搭顺风车,妄谈新的世界工厂。而中国最大的制造业优势在于进化出了产业链生态,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逆天,诸多小企业彼此配套,如江湖一般,相生相伴的关系可以迅速、便宜、弹性地组合去适配定制化的订单,就是一句话“No problem”,而民营企业老板强烈的发财致富的欲望,让协同变得极易达成。按照施展的观点,中国作为新的枢纽,联通着高端服务制造(出口美国和欧盟)和工艺外包(越南印尼)这两个循环,不可替代。书中部分内容是充版面的,有仓促付梓之嫌,减分

评分

没有调研越南资本企业、访问越南企业家是一大缺憾。学术性不够强,逻辑性也不强(特别是东亚汉萨同盟的联想实在too young可行性太低),如果不告诉我这是施展写的学术著作,我会觉得是一个修过一点政治经济学的记者写的调研手记。

评分

实地调查越南来探寻中国制造业转型逻辑,施展看到,东南亚尤其是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仅有中国的四分之一,四年免税九年税收减半的税收优惠确实优势明显,但基础设施薄弱、工资增速快、产业工人技能不足、经济体量狭小、租金和水电费高昂等等缺陷,无法承接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只能搭顺风车,妄谈新的世界工厂。而中国最大的制造业优势在于进化出了产业链生态,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逆天,诸多小企业彼此配套,如江湖一般,相生相伴的关系可以迅速、便宜、弹性地组合去适配定制化的订单,就是一句话“No problem”,而民营企业老板强烈的发财致富的欲望,让协同变得极易达成。按照施展的观点,中国作为新的枢纽,联通着高端服务制造(出口美国和欧盟)和工艺外包(越南印尼)这两个循环,不可替代。书中部分内容是充版面的,有仓促付梓之嫌,减分

评分

《枢纽》的延续版,通过越南的实地考察更接地气,视角是从空中俯瞰然后落地探险最后又飞起来试图看清远方的道路。深度揭示供应链枢纽存在的历史原因,90年代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历史机遇,对东南亚输出人才的模式这些观点以前闻所未闻,确实是独创。

评分

《枢纽》的延续版,通过越南的实地考察更接地气,视角是从空中俯瞰然后落地探险最后又飞起来试图看清远方的道路。深度揭示供应链枢纽存在的历史原因,90年代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历史机遇,对东南亚输出人才的模式这些观点以前闻所未闻,确实是独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