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别传》是史家陈寅恪晚年的封刀之作,也是陈著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全书八十万言,1953年开始撰写,至1964年夏天完稿,创作时间前后达十年之久,而且是在目盲体衰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由先生口述,助手黄萱女士笔录成书。《柳如是别传》描写的柳如是乃明末清初风尘女子,才华出众,经历曲折,后嫁与大学者钱谦益。陈寅恪对柳如是评价极高,但《柳如是别传》的写作动机,至今仍是一个谜。陈寅恪自言“世所传河东君(柳如是)之事实,多非真实,殊有待发之覆。今撰此书,专考河东君之本末,而取牧斋事迹之有关者附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缘起、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附带问题、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附:河东君嘉定之游、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每一章都详细讲解。
陈寅恪(1890.7.3—1969.10.7),著名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语言学家、诗人,为中国现代史学界集大成者,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曾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大学高等政治学校就读,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岭南大学任教,精通梵文、波斯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八门语言,国学功底深厚,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精华,在隋唐史、魏晋南北朝史、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造诣卓著,其史学治学方法对后辈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史学界百年一见的人物,受历代学人敬仰推崇。
三百年前的事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有些湮没无闻了,那么再过三百年又会怎么看今天? 三百年前,一个可歌可泣的奇女子在三百年中沦落成了风尘中的大姐大,卑鄙龌龊无耻无知的愚昧之论喧嚣尘上,即便是知识分子阶层里也一样误解甚多,总之,巾帼侠女只成了街谈巷议中的谈笑而已。 可...
评分世人知道柳如是,多端赖陈寅恪晚年之八十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在《读库0904》上有王鹤写的篇名《柳如是》的长文,读罢唏嘘,喟然长叹。用作者的话说,风流别致,暗伤如许,再贴切不过。秦淮八艳,已经是现代人逐渐遗忘的角色,而柳如是便是其中之一。 白龙潭。 “云间三子”...
评分记者 | 刘周岩 三联生活周刊:你1958年出生,在台湾大学就读,然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后又回到史语所工作至今。像你这样一位在台湾成长起来的学者,了解陈寅恪先生是怎样的过程? 王汎森:因为台湾1949年后对很多信息进行限制,我们对留在大...
评分断断续续,用了俩年时光,在反复阅读、反复冥思苦想,终于读完此书!忽然想起“为人不读红楼梦,阅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写给芸芸大众看的;《柳如是别传》却是写给这个国家读书人看的。 身为读者,为有生之年读到这样一部著作感到无限欣慰。读书甚少,但对...
评分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
请问一下某人,你读了吗?说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吧!
评分随便翻了翻,看到一些值得商榷或者说我觉着就是整理出错误的地方。 比如1105页“董阆石《含莼乡赘笔》”应该是“董阆石含《莼乡赘笔》” 1123页“《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应该是“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1128页“黄竹诗”似应该是“《黄竹》诗”。 1129页“莫令鱼父櫂”似应该是“莫令鱼父棹”。 我对简体横排是不反对的,但上面随便翻翻看到的这些个问题,和它《前言》描述的差得似乎有点多。
评分对不起 我是原教旨主义者。
评分仅凭使用简体字就是对陈寅恪先生的不尊重,这样的出版社为了赚钱居然这样做,无耻之尤!!
评分公版书还定那么贵的价格,真是吃人不吐骨头【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