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现代性的另一种声音

叩问现代性的另一种声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孙媛
出品人:
页数:307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1
价格:5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1011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陈寅恪
  • 自由主义
  • 历史
  • *中国现代文学卒论
  • 现代性
  • 文化批判
  • 社会思潮
  • 中国思想
  • 知识分子
  • 历史反思
  • 西方理论
  • 文化研究
  • 转型期
  • 当代中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叩问现代性的另一种声音:王国维吴宓钱钟书诗学现代性建构理路研究》简介:对社会体制和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是中国20世纪历史语境中的主旋律,文学和诗学的历史发展亦无可回避地被纳入到了这一宏大叙事之中。在西化倾向和功利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现代文论语境中,王国维、吴宓、钱钟书坚持着他们对于诗学建设的独特思路,形成了以“融汇”、“整合”和“打通”为基本特征的现代诗学建构理路,发出了叩问现代性的另一种声音。孙媛所著的《叩问现代性的另一种声音:王国维吴宓钱钟书诗学现代性建构理路研究》拟将这种声音置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和反思,阐述其在中国文论现代性建构进程中的历史价值和启示意义,以激活我们对当代文论发展路向的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

孙媛,女,1975年12月出生,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文学博士,现任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福建省高校新世纪科研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学基础理论和中国现代比较诗学。至今,已经在《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报》、《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近十项。

目录信息

导论
第一章 背景:贯穿诗学现代性建构进程的两种缠斗
第一节 西方话语资源和民族文化心理的缠斗
第二节 功利主义与审美意识的缠斗
第二章 融汇:王国维诗学思想的现代性建构理路
第一节 王国维学术文化观念的现代性特征
第二节 中西古今诗学资源的碰撞与融汇
第三节 文学的无用之用:超功利品质与功利价值的融汇
第三章 整合:吴宓诗学思想的现代性建构理路
第一节 吴宓与《学衡》:整合的文化现代性理路
第二节 吴宓对中西古今诗学资源的整合
第三节 以自律整合他律:吴宓对文学审美特质的强调
第四章 打通:钱钟书诗学思想的现代性建构理路
第一节 “回家”:钱钟书对文学现代性的思考
第二节 打通:钱钟书的诗学研究特色
第三节 文本:钱钟书诗学研究的焦点
第五章 启示:王国维、吴宓、钱钟书诗学思想的共通之处及其历史价值
第一节 王国维、吴宓、钱钟书诗学思想的内在共通性研究
第二节 王国维、吴宓、钱钟书诗学思想的历史价值研究
结语
附录一 王国维生平大事及主要著述年表
附录二 吴宓生平大事及主要著述年表
附录三 钱钟书生平大事及主要著述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2018.5.30 晴 《建构新文学的另一种思路:吴宓文学思想研究》高教社2017版 中国新文学建构进程始终贯穿着两个基本问题:其一,如何处理文学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追求;其二,如何看待文学的审美特质和社会使命。吴宓认为,真正符合理想的文学,是融合文学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追求,兼顾文学都审美特质和社会使命的新文学。

评分

2018.5.30 晴 《建构新文学的另一种思路:吴宓文学思想研究》高教社2017版 中国新文学建构进程始终贯穿着两个基本问题:其一,如何处理文学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追求;其二,如何看待文学的审美特质和社会使命。吴宓认为,真正符合理想的文学,是融合文学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追求,兼顾文学都审美特质和社会使命的新文学。

评分

2018.5.30 晴 《建构新文学的另一种思路:吴宓文学思想研究》高教社2017版 中国新文学建构进程始终贯穿着两个基本问题:其一,如何处理文学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追求;其二,如何看待文学的审美特质和社会使命。吴宓认为,真正符合理想的文学,是融合文学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追求,兼顾文学都审美特质和社会使命的新文学。

评分

2018.5.30 晴 《建构新文学的另一种思路:吴宓文学思想研究》高教社2017版 中国新文学建构进程始终贯穿着两个基本问题:其一,如何处理文学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追求;其二,如何看待文学的审美特质和社会使命。吴宓认为,真正符合理想的文学,是融合文学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追求,兼顾文学都审美特质和社会使命的新文学。

评分

2018.5.30 晴 《建构新文学的另一种思路:吴宓文学思想研究》高教社2017版 中国新文学建构进程始终贯穿着两个基本问题:其一,如何处理文学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追求;其二,如何看待文学的审美特质和社会使命。吴宓认为,真正符合理想的文学,是融合文学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追求,兼顾文学都审美特质和社会使命的新文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