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修订译本)

花园(修订译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罗伯特·波格·哈里森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苏薇星
出版时间:2020-1-2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66305
丛书系列:三联精选(新)
图书标签:
  • 园林
  • 哲学
  • 哈里森
  • non-fiction
  • 闲趣
  • 罗伯特
  • 再版
  • 三联书店
  • 花园
  • 修订译本
  • 文学
  • 散文
  • 自然
  • 生活
  • 美学
  • 情感
  • 宁静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之为人,为什么与花园息息相关?花园能否告诉我们为何“死亡是美的母亲”,如诗人史蒂文斯所言?为什么说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没有花园的时代?为什么说我们正竭力创建一座史无前例的硕大伊甸园,与此同时却将大地迅速变为荒原?

本书作者罗伯特•波格•哈里森以其诗性的哲思引导读者寻访神话传说、宗教圣典、文学作品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一座座花园,诸如荷马史诗中的仙岛乐园、伊壁鸠鲁的弟子们深耕细作的菜园、《十日谈》里的男女青年讲故事的乡村花园、《疯狂的罗兰》中的幻景花园、朴质极简的禅寺石庭、工致安详的伊斯兰园林、令园丁“走火入魔”,整日拨泥弄土的平凡的家庭小花园,还有无家可归者在纽约街头组建的临时花园……本书邀请我们漫步这座座花园,体悟花园与园艺的内蕴,由此在我们的心田和大地上重新开始耕种伏尔泰所说的“我们的花园”。

作者简介

罗伯特 • 哈里森(Robert Pogue Harrison),斯坦福大学法语与意大利语系讲席教授。主要著作有《贝雅特丽齐之身》(The Body of Beatrice, 1988年)、《森林:文明的暗影》(Forests: The Shadow of Civilization, 1992年)、《逝者》(The Dominion of the Dead, 2003年)、《花园:谈人之为人》(Gardens: An Essay on the Human Condition, 2008年)以及《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Juvenescence: A Cultural History of Our Age, 2014年)。

哈里森从2005年起主持广播访谈节目《有识之见》(Entitled Opinions),自2009年起为《纽约书评》撰稿,还组建了摇滚乐队“玻璃浪”(Glass Wave),为之谱写歌曲并担任吉他手。

目录信息


致 谢
第一章 忧思乃天职
第二章 夏 娃
第三章 人——奉献于土地的园丁
第四章 无家而园
第五章 “我自己的花园”
第六章 柏拉图的学园
第七章 伊壁鸠鲁的花园学校
第八章 薄伽丘的花园故事
第九章 隐修之园、共和之园与王公之园
第十章 凡尔赛宫园林短评
第十一章 观看——一门失落的艺术
第十二章 奇迹般的谐和
第十三章 两种天堂: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比较
第十四章 人,而不是破坏之徒
第十五章 时代的悖论

附 录
一 《十日谈》选摘 乔瓦尼·薄伽丘
二 《帕洛马尔》选摘 伊塔洛·卡尔维诺
三 花 园 安德鲁·马韦尔
四 伊斯兰地毯花园简介
注 释
文献目录
索 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花园:谈人之为人》,苏薇星译,三联书店2011年版 【按:只读了薄伽丘一篇,很清新的文字。认为薄伽丘的花园的描写(第三日开头)是人为对自然的栽培与设计,自然是会衰老死亡的,就像瘟疫一般不可避免,但也同时像第三日故事里的情欲一般自然。能在艺...

评分

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花园:谈人之为人》,苏薇星译,三联书店2011年版 【按:只读了薄伽丘一篇,很清新的文字。认为薄伽丘的花园的描写(第三日开头)是人为对自然的栽培与设计,自然是会衰老死亡的,就像瘟疫一般不可避免,但也同时像第三日故事里的情欲一般自然。能在艺...

评分

想不到研究英语文学这么多年的苏老师的中文也这样灵秀。令我们这些学了四年英文之后,中文句子都难以写通顺的人汗颜不已。 这几年都不太敢看译作。而今的翻译界别说文学科了,各科目都良莠不齐。译文不说雅,信和达都鲜有译者能做到。有很多译作,语句不通,错译随处可见;还有...  

评分

想不到研究英语文学这么多年的苏老师的中文也这样灵秀。令我们这些学了四年英文之后,中文句子都难以写通顺的人汗颜不已。 这几年都不太敢看译作。而今的翻译界别说文学科了,各科目都良莠不齐。译文不说雅,信和达都鲜有译者能做到。有很多译作,语句不通,错译随处可见;还有...  

评分

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花园:谈人之为人》,苏薇星译,三联书店2011年版 【按:只读了薄伽丘一篇,很清新的文字。认为薄伽丘的花园的描写(第三日开头)是人为对自然的栽培与设计,自然是会衰老死亡的,就像瘟疫一般不可避免,但也同时像第三日故事里的情欲一般自然。能在艺...

用户评价

评分

论述的前一部分更加清晰,后部分过于磅礴松散,但仍是非常重要的一本好书。

评分

内容缓慢又开阔,本能的诗性、博雅的质朴,旁征博引许多遥远的作品中对“花园”的描述或运用,又回落到谈论公共空间、社群情谊的建立、人类与自然秩序的建设、让现实升华的诸种情结的满足、现象世界的可见性与人的视力之所及,进而谈到政治意义上的救赎/柏拉图式的政治抱负与花园策略/阿伦特阐述中的避世,真是这些天的一场及时雨。喜欢后面的内容,有些类似文化比较,讲到基督徒之不满足,伊甸园无法满足欲望,以至现代西方人也对立于平和安稳的歇息姿态。译文优雅又漂亮,读得很享受。哈里森在第四章“无家而园”中提到,通俗经验不过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心态与信条,他以巧妙的视角所作的这样博学的写作正是打破了惯常的通俗经验。

评分

花园只是一个意象,作者从西方宗教的角度谈论人类的精神归宿问题,从柏拉图、伊壁鸠鲁,再到后面的日本禅院、伊斯兰教,看得出作者想为现今浮躁的西方社会寻找出路,但在身处东方文明的我看来,后面列举与基督教对比的日本哲学和古兰经的观点似乎有点过于西方视角,这些宗教哲学各有所长,实际并没有作者所设想的那么美好。个人比较认可“观看”这一章节的观点

评分

这是四五年后的第二次阅读,书小,讨论的问题却很宏达,后面的注释和文献检索也是诚意满满。还有苏薇星老师优美的翻译。

评分

内容缓慢又开阔,本能的诗性、博雅的质朴,旁征博引许多遥远的作品中对“花园”的描述或运用,又回落到谈论公共空间、社群情谊的建立、人类与自然秩序的建设、让现实升华的诸种情结的满足、现象世界的可见性与人的视力之所及,进而谈到政治意义上的救赎/柏拉图式的政治抱负与花园策略/阿伦特阐述中的避世,真是这些天的一场及时雨。喜欢后面的内容,有些类似文化比较,讲到基督徒之不满足,伊甸园无法满足欲望,以至现代西方人也对立于平和安稳的歇息姿态。译文优雅又漂亮,读得很享受。哈里森在第四章“无家而园”中提到,通俗经验不过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心态与信条,他以巧妙的视角所作的这样博学的写作正是打破了惯常的通俗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