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山》的主人公肖林,是中國自然保護區第一批專業的保護工作者之一。他生在雪山腳下,長在雪山中,工作又是保護這座雪山,從十六歲開始,守護白馬雪山整整三十五年。
個體命運,時代變遷、信仰傳承、族群軌跡、物種興衰……肖林的人生很傳奇,故事可讀性強,有人們感興趣的荒野求生、野外科 考、野外攝影等等;可貴的是,他的精神世界也十分豐富,有藏文化獨特的生命觀、信仰觀,也有一個常年與自然、與雪山為伴的人,如何自我探索,自我實現的心路曆程。以他為引,有天地萬物,世間萬象。
在白馬雪山,守護滇金絲猴,守護野外生靈;也是在這座雪山,他遇見眾生,體悟靈性,心魂交付。白馬雪山,是傢鄉,是傳奇,是信仰,是一個平凡的護林人的一輩子。
編輯推薦:
1.一部優秀的非虛構作品。通過一個一綫自然保護者的三十五年,講述瞭人與山,與猴,與眾多野外生靈的傳奇故事。市麵上關於環境及動植物的敘述很多,但都缺少一種可稱之為精神性的文字。《守山》主人公肖林長期在保護區一綫工作,自然賦予他的不僅僅是工作在天堂般純淨的地方,作為藏人,他天生具有一顆與自然心息相應的能力,他的敘述把我們帶進一個和自然靈魂相通的境界。
2.《守山》記錄瞭傳奇物種滇金絲猴的故事。以大量篇幅描寫瞭人類與國寶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的故事,從被發現、被命名,到被保護、被研究,其中有對靈長類動物的科普,也有對人與野生動物、與大自然關係的思考與討論。
3.《守山》為韆韆萬萬的自然保護區一綫工作者做記錄。主人公是中國自然保護區第一批專業的保護工作者中的一位,瞭解中國環境保護意識和政策的發展,親曆瞭一些環保大事件,本書對這些曆史做瞭親曆者視角的講述與記錄。
4.《守山》是真正意義上的藏族人自己書寫的信仰之書。主人公是一位藏人,對藏人文化和精神世界中,和自然緊密相連的內在力量的討論,是本書的重要內在綫索之一。
肖林 藏族,藏名昂翁此稱,雲南白馬雪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第一批正式員工,一輩子從事一綫保護工作。作為藏族人,他似乎天生能與大自然靈魂相通,這使得他的保護實踐與眾不同。他是傳奇物種滇金絲猴的守護人,經曆過滇金絲猴研究與保護的幾乎所有重要事件。他酷愛野生動物攝影,希冀以影像凝固大自然與野外生物的野性之美、靈性之光,曾舉辦個人攝影展。
王蕾 編劇、非虛構寫作者,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係學士,法國索邦大學人類學碩士,研究生論文以藏文化的山崇拜為題。她長期關注並參與中國的民間環境保護事業。她是職業寫作者,寫科普故事,寫時代傳奇,也不忘書寫個體的幽微心路。
肖林講述,王蕾執筆,他們共同創作瞭這本書。
下雪了! 滇西北高原的雪有很多场,初雪意义非凡。此时,大地尚未完全脱去秋意,一场初雪就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准备好了吗?冬天可要来了。藏族人对初雪往往心存感激,因为初雪过后蓝天会分外绚丽。这是秋天的静静落幕,一年又要过去了。 下的是雪片,很大,但是风不猛。所以,...
評分我认识王蕾的时间不算长,到今年才二十一年。 一九九八年,别人都在背英文单词的时候我拉着几位小伙伴办了个名字里有“濒危动物”的协会,请奚志农老师来学校做讲座,有个姑娘扛着摄像机一路跟拍,就是当时在拍纪录片作业的王蕾同学。多年以后聊起那个冬天,她印象深刻的居然是...
評分下雪了! 滇西北高原的雪有很多场,初雪意义非凡。此时,大地尚未完全脱去秋意,一场初雪就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准备好了吗?冬天可要来了。藏族人对初雪往往心存感激,因为初雪过后蓝天会分外绚丽。这是秋天的静静落幕,一年又要过去了。 下的是雪片,很大,但是风不猛。所以,...
評分我认识王蕾的时间不算长,到今年才二十一年。 一九九八年,别人都在背英文单词的时候我拉着几位小伙伴办了个名字里有“濒危动物”的协会,请奚志农老师来学校做讲座,有个姑娘扛着摄像机一路跟拍,就是当时在拍纪录片作业的王蕾同学。多年以后聊起那个冬天,她印象深刻的居然是...
評分三年前我在大理住了几个月。从住处下坡,就进入214国道。这条道路在香格里拉和德钦那一段,是从白马雪山保护区里砍伐掉一批原始森林而开发出来的。这也是我看完《守山》这本书后才知道的一段悲痛往事。 《守山》的故事是属于肖林和他的伙伴的。藏人肖林有个藏名叫昂翁此称。他...
拿到書的時候是從寒夜中走齣來的,故而撫摸著書封時,書同手都帶瞭寒氣。仿佛真有座雪山,真有雪山的魂,被我摸到瞭觸到瞭。和這書裏的人一塊兒,赴瞭這場另一個世界的約。
评分一個人的心底有瞭善良,還要有自信。一個個體的自信來源於對自己的認識和把握,一個民族的自信則來自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與理解,知道自己民族文化中的精粹所在,也懂得什麼已經落後於時代,或者隻是糟粕,這樣オ不會妄自菲薄,不會今天因為外界贊揚自己民族的文化而洋洋自得,明天又因為被人批評而拍不起頭。這是關於中國第一代滇金絲猴自然守護人、雲南白馬雪山保護人員藏人肖林35年田野工作迴憶錄,書中你能讀到80年代上山尋猴艱難生存田野筆記,90年代本地人如何禁獵與建設保護區的環保認同。你還能從中看到藏人公務員知識改變命運,走齣深山如何完成身份認同,以及多年來藏人與漢人,與國內外NGO協作衝突融閤工作的曆程,以及老資格養護人輸齣保護野生動物的經驗與理念,內容豐富讓人驚嘆,本書記述者是北大畢業旅法學者,附贈手記彩圖超美
评分一個普通人可以做的事,比想象中多很多,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座山
评分一開始覺得有點太抒情瞭,不習慣。看到發現滇金絲猴之後協助科研那三年,被鎮住瞭。那三年是這個人一生作為的奠基石,不可重復,不能再來。這三年實下來,穩下來,因為有真正的東西在裏麵。大贊他的自然理念,和宗教觀。流淌在血脈中,落實到行動裏,悲憫,入世,進取,解決,紮紮實實,感受到力量,感受到虔誠,感受到和諧與理解。 能活這麼一輩子,值。
评分很少能再讀到這類赤誠把人生種種的重大因緣交付給文字的書,凝結著雪山般潔淨的靈魂。閱讀它像一場遠離人世共赴的荒野守護。伴隨著寂寞清苦的執念,渡過便能得到超越凡人的境界,為生命和信仰守護,附冊的照片若能置入文內更相得益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