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倒影

主体的倒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倪伟
出品人:
页数:339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1
价格:6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308509
丛书系列:博雅文学论丛
图书标签:
  • 文学研究
  • 文学
  • 文化史
  • 文学史
  • 倪伟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现代文学
  • 哲学
  • 自我认知
  • 存在主义
  • 反思
  • 身份
  • 镜像
  • 意识
  • 心理
  • 成长
  • 倒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入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多篇,尽管论述对象跨越了不同的时代和领域,但它们聚焦的却是同一个问题:在历史巨变的时代里个人主体及其隐含的主体政治的浮沉变化。无论作家文人的心灵历程,抑或语言和文体的创变,乃至制度层面的文化实践,都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中国在创建现代个人主体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难题,以及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主体政治和文化政治所产生的意义深远的变化。全书关注文人、文学、文艺实践,论述鞭辟入里,文字纯熟畅达,是一本高质量的论文集。

作者简介

倪伟,1968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及当代文化。出版专著《“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文学政策及文学运动》,译著《视觉文化研究》《漫长的革命》,在《文学评论》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信息

一 个人认同的困惑与抉择
《新青年》时期钱玄同思想转变探因
霜魂悠悠——试论瞿秋白的精神历程和心灵悲剧
长天渺渺一征鸿——郁达夫论
笑涡里的泪——谈梁遇春
胡风在1949年
二 语言、文体与主体的规划
清末语言文字改革运动中的“言文一致”论
章士钊的“逻辑文”与欧化的古文的限度
小品文与周作人的启蒙“胜业”
朦胧诗的旧魂新魄
三 历史裂变中主体身份的漂移
情色想象的政治:中国内地文学中的香港
农村社会的变革与文学叙事——社会历史视野中的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
农村社会变革的隐痛——论张炜早期小说
平凡的超越:路遥与1980年代文化征候
鲜血梅花: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叙述
“布”的分析——格非《欲望的旗帜》的一种解读
弱者的反抗与主奴辩证法——评王祥夫的《雇工歌谣》
讲述“外地人”的尴尬——评荆永鸣的“外地人”小说
镜中之蝶——论“70后”的城市“另类”写作
四 视觉主体与视觉体制
视觉文化、现代性与中国经验
商品镜阵中的女性身体——论“月份牌”女郎
社会主义文化的视觉再现——“户县农民画”再释读
“新山水画”与社会主义中国的视觉体制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倪伟老师二十年来的论文合集,算是看到一个学者的思想精神历程。个人主体及其背后的主体政治始终是其关注的重心,我个人还是更倾心于倪伟老师早期的论文,尤其是写郁达夫和梁遇春等人的文章,文采和逻辑俱佳,也不因为过分强调主体政治而可能忽视其中复杂的情感内涵及其背后复杂的历史人际之关系,更有生气。但不管怎么说,倪伟老师一贯治学的认真可见一斑,而且我觉得他文章比较清晰畅达,和有些左派学者的相比实在太友好了……

评分

倪伟老师二十年来的论文合集,算是看到一个学者的思想精神历程。个人主体及其背后的主体政治始终是其关注的重心,我个人还是更倾心于倪伟老师早期的论文,尤其是写郁达夫和梁遇春等人的文章,文采和逻辑俱佳,也不因为过分强调主体政治而可能忽视其中复杂的情感内涵及其背后复杂的历史人际之关系,更有生气。但不管怎么说,倪伟老师一贯治学的认真可见一斑,而且我觉得他文章比较清晰畅达,和有些左派学者的相比实在太友好了……

评分

文质俱佳!

评分

花了四天时间,豆瓣前三个读完这本,不知道这样够不够做倪老师首席粉丝?前两辑要处在问题的立足点,大时代中主体何去何从,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自身,文体变更之中隐含的政治意识,其中《朦胧诗的旧魂新魄》可以说戳到了当代诗根子上的痛处;到了第三辑就更是篇篇令人叹服,论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论张炜,论路遥,对八十年代社会文化的把握……第四辑关于视觉文化、视觉体制,重新认识毛时代的绘画艺术,众多国外一手理论和材料。遗憾在于这辑只收了四篇,第一篇里所说的不限于绘画艺术的当代视觉经验研究没有涉及,特别想看看这类研究的示范。

评分

花了四天时间,豆瓣前三个读完这本,不知道这样够不够做倪老师首席粉丝?前两辑要处在问题的立足点,大时代中主体何去何从,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自身,文体变更之中隐含的政治意识,其中《朦胧诗的旧魂新魄》可以说戳到了当代诗根子上的痛处;到了第三辑就更是篇篇令人叹服,论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论张炜,论路遥,对八十年代社会文化的把握……第四辑关于视觉文化、视觉体制,重新认识毛时代的绘画艺术,众多国外一手理论和材料。遗憾在于这辑只收了四篇,第一篇里所说的不限于绘画艺术的当代视觉经验研究没有涉及,特别想看看这类研究的示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