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

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方慧容
出品人:
页数:231
译者:
出版时间:2019-8-1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5959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方慧容
  • 费孝通
  • 社会学
  • 思想史
  • 传记
  • 人类学
  • 掌阅精选
  • 社会学
  • 人类学
  • 费孝通
  • 早期思想
  • 中国社会
  • 文化研究
  • 学术著作
  • 思想史
  • 近代史
  • 乡村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的论证有助于理解费孝通的社会改革思想所代表的江南社会精英群体,进一步明晰费孝通“合作主义”和“社会主义”取向的社会来源和思想来源。此外,作者还考证和分析了四十年代中期费孝通对中国文化看法的变化、原因及思想来源,指出费晚年倡导的“文化自觉”思想在1947年初已具雏形。本研究可增进对费孝通整体思想沿革的认识。

作者简介

方慧容,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著有《“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民国时期的土地典当》等。

目录信息

1944—1948年费孝通的国际时评和外访杂写
1. 费孝通的战后国际秩序理想:“大西洋宪章”“天下一家”和“平民的世纪”
2. 第一阶段(1944年12月—1946年7月):“平民世纪在望”v.s.“美国世纪”
3. 第二阶段(1946年12月—1947年7月):《重访英伦》《工党一年》和《美国人的性格》
4. 第三阶段(1947年6月—1948年12月):希望破灭
5. 结语
从《旅美寄言》到《初访美国》
1.“初访美国”前后费孝通的文化心理和社会生活状态
2.《初访美国》中的“美国叙事”
乌格朋、托尼、韦伯
1.“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的文本特点和文献来源
2. 乌格朋的影响
3. 托尼的影响
4. 韦伯的影响
费孝通、梅奥与涂尔干
1. 费孝通与涂尔干
2. 费孝通、梅奥与涂尔干
3. 后续:未完的对话
转向社会阶级研究:对“Peasantry and Gentry: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Its Changes”的文本分析
1. 核心术语的来源
2.“农民与绅士”一文的经验基础及局限
“文化自觉”的萌芽:对“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的文本分析
1. 演讲主题的思想来源及费孝通的“格义”
2.“文化自觉”的萌芽
合作与冲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和震泽蚕丝业改进考察
1. 震泽和苏嘉湖地区蚕桑丝织经济类型
2. 震泽蚕丝业变革的阻力和利益冲突
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的蚕丝业改革
4. 女蚕校和费达生在无锡:合作和冲突
5. 女蚕校和费达生在震泽
6. 总结
7. 讨论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方老师功力深厚,叫探源其实是客气了,应该叫“挖根子”。透过费孝通的学术文本和时评写作,方老师看到了重重叠叠影响之下的伦理观与文化观的作用。伦理观和文化观,其实是研究社会变迁的学者的根,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也是受个人经历、思想脉络最深的部分。其实讲的不只是费...

评分

方老师功力深厚,叫探源其实是客气了,应该叫“挖根子”。透过费孝通的学术文本和时评写作,方老师看到了重重叠叠影响之下的伦理观与文化观的作用。伦理观和文化观,其实是研究社会变迁的学者的根,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也是受个人经历、思想脉络最深的部分。其实讲的不只是费...

评分

方老师功力深厚,叫探源其实是客气了,应该叫“挖根子”。透过费孝通的学术文本和时评写作,方老师看到了重重叠叠影响之下的伦理观与文化观的作用。伦理观和文化观,其实是研究社会变迁的学者的根,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也是受个人经历、思想脉络最深的部分。其实讲的不只是费...

评分

方老师功力深厚,叫探源其实是客气了,应该叫“挖根子”。透过费孝通的学术文本和时评写作,方老师看到了重重叠叠影响之下的伦理观与文化观的作用。伦理观和文化观,其实是研究社会变迁的学者的根,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也是受个人经历、思想脉络最深的部分。其实讲的不只是费...

评分

方老师功力深厚,叫探源其实是客气了,应该叫“挖根子”。透过费孝通的学术文本和时评写作,方老师看到了重重叠叠影响之下的伦理观与文化观的作用。伦理观和文化观,其实是研究社会变迁的学者的根,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也是受个人经历、思想脉络最深的部分。其实讲的不只是费...

用户评价

评分

正如书名,书的前面几章分析了费孝通的政治理想、社会及文化观的思想渊源,对已有研究作了很大的扩展推进(颠覆)。不过个人认为整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在最后一章,她亲自下场运用了完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分析了一遍江村的蚕业经济,令人叹服

评分

写法非常有趣。关于士绅和江村经济的讨论中先完全抛开了费老的文字,试图让自己面对一样的现实,看看能分析出什么,再以此和费老对话

评分

正如书名,书的前面几章分析了费孝通的政治理想、社会及文化观的思想渊源,对已有研究作了很大的扩展推进(颠覆)。不过个人认为整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在最后一章,她亲自下场运用了完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分析了一遍江村的蚕业经济,令人叹服

评分

方老师功力深厚,叫探源其实是客气了,应该叫“挖根子”。透过费孝通的学术文本和时评写作,方老师看到了重重叠叠影响之下的伦理观与文化观的作用。伦理观和文化观,其实是研究社会变迁的学者的根,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也是受个人经历、思想脉络最深的部分。其实讲的不只是费孝通,也是反省当下我们该怎么做学术。

评分

写法非常有趣。关于士绅和江村经济的讨论中先完全抛开了费老的文字,试图让自己面对一样的现实,看看能分析出什么,再以此和费老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