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量子物理创始人之一、“虐猫狂人”埃尔温•薛定谔,不再满足于鼓捣纯粹的物理学,在叔本华和东方玄学的影响下,思考兴趣转向了生命和心灵领域,至此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
1943年,薛定谔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做了一个系列演讲,将他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公之于众。十多年后,他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发表演讲,系统讨论了充满玄机的意识和心灵的本质。1967年后,剑桥大学出版社将这两份演讲合并出版,即为本书。
本书中,薛定谔颠覆性地提出生命以“负熵”为食的观念,还隐约开启了“生命即信息”的认知革命。本书内容轰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和思想界,掀起了一波物理学家抢生物学家饭碗的热潮。詹姆斯•杜威•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森受到启发,揭开了DNA分子结构的神秘面纱,完成了科学史上里程碑史的成果,随后共同获得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书可以说是分子生物学的关键性著作,还对20世纪后半叶生命科学和神经科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启发。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薛定谔原书中的一些细节难免过时和错误。本书特别添加了百余条注释,一一加以指正。以便读者专注于薛定谔思考生命问题的角度,同时通过注释了解人类在生命科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上的前沿成果。
作者简介
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奠基人之一,以著名的波动力方程开创了波动力学,并因此荣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这位“天真的物理学家”兴趣转向生命科学,专为门外汉创作的《生命是什么》一书,却吸引了许多物理学家转投生物学,对现代生物学产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影响。
译者简介
邹路遥,美国埃默里大学博士,从事分子光谱学和天体化学研究。知乎化学、物理化学话题优秀回答者,知乎签约作者,亦为《科学世界》《新发现》等科普杂志供稿。现为法国里尔大学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室博士后。出版有知乎“一小时”系列电子书《你的第一本英文学术写作指导书》。
翻译看得我很崩溃,有些地方甚至是前言不搭后语,术语的名称一塌糊涂。明明是受精卵的,他硬是翻译成卵细胞,要知道这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啊!!前面用的是“两套”染色体,后面又变“两组”了,如果是没有一些生物和物理基础知识的,恐怕会看得晕死过去,真真可怜了一本...
评分负熵只是猜想,一些事实它也解释不了,薛定谔自己对此都犹豫不决,其实这种观点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在于它十分大胆、新颖,几乎可以说是对思想的强烈冲击,它对内心的震撼甚至超过观点本身。 我倒觉得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那个著名的、里程碑式的观点——遗传密码子,它几...
评分 评分对本书的常见误解有如下几种: 1、将全书的精髓归结为“负熵”一说 2、过度拔高“负熵”一说 3、批评此书翻译太差 我本文的目的就是批驳上述几种看法 在中国,薛定谔这本小书之所以出名,“生命赖负熵为生”一说之所以出名,赵凯华功不可没。赵凯华凡提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凡提...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发生在生命世界中的事件越来越变得不可思议和遥不可及,但它就在哪里。
评分极具前瞻性!经典之作!
评分极具前瞻性!经典之作!
评分无论我们愿不愿意,发生在生命世界中的事件越来越变得不可思议和遥不可及,但它就在哪里。
评分4.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