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得主李修文继《山河袈裟》之后最新散文力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记忆深处的江东父老,写的是你,写的是我,写的是我们悲欢与共的生活。王蒙、李敬泽、阎连科、宁浩、沈腾、罗晋、蔡皋等人感动推荐!
《致江东父老》书中著写的对象,是在今天叙事中越来越安放不下的典型中国式面孔:落魄的民间艺人、与孩子失散的中年男人、过了气的女演员、流水线上的工人、不得不抛弃自己孩子的女人、爱上了疯子的退伍士兵,靠歌唱获取勇气的穷人……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就这么不值一提地活了一辈子,作 者写下他们,写下力量,勇气,情义,一如李修文在在自序中写的到的——在春天的黄河边,当我回过头去,看见渡口上长出的花,看见更加广大的人世,不由得再一次决下了心意:那些被吞咽和被磨蚀的,仍然值得我泥牛入海,将它们重新打捞起来;那些不值一提的人或事,只要我的心意决了,他们便配得上一座用浪花、热泪和黑铁浇灌而成的纪念碑。
李修文,作家、编剧,影视监制,现为湖北省作协主席。著有《滴泪痣》、《捆绑上天堂》等多部小说,曾获茅盾文学奖新人奖、春天文学奖等多种奖项,散文集《山河袈裟》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担任编剧和监制的作品有《十送红军》、《疯狂的外星人》等,编剧作品曾获电视剧飞天奖、大众电视金鹰奖。
这是一部散文集,而且作者还是作协的主席,所以质量肯定有保证。 既然这本书的题目是《致江东父老》,那么就是写给江东父老的。 第一篇《猿与鹤》是和动物有关的,看来是有一些象征意义的。“猿”在古代的诗歌中很多,也算是一种常见意象,比如说我们从小都会背的《早发白帝城...
评分这是一部散文集,而且作者还是作协的主席,所以质量肯定有保证。 既然这本书的题目是《致江东父老》,那么就是写给江东父老的。 第一篇《猿与鹤》是和动物有关的,看来是有一些象征意义的。“猿”在古代的诗歌中很多,也算是一种常见意象,比如说我们从小都会背的《早发白帝城...
评分 评分刚拿到这本《致江东父老》的时候,我的眼前微微一怔,以为这又是一本讲述西楚霸王英雄的史诗,但当我读完后,我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因为这本书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他没有描绘那些帝王将相,而是那些在日常的文学中很少出现的普通人群,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甚至不是自己的亲人...
评分致江东父老是为那些不值一提的人或事建的一座纪念碑,让人很感动,因为茫茫人海中,我也是那未曾有大成就、最平凡的一个人,我也想像大人物一样被纪念,而不是沧海一粟 印象很深刻的是猿与鹤,对人性的描写实在太详实,讲了一群对现实妥协的人身上心中的不妥协,从主人公的身上...
这个世界的苦难如此绵密而又如影随形,以致感觉自己是生在蜜罐里了。。。有点活着的味道,但是总有一点点暖而导致没有活着那么刻骨铭心。。
评分写作风格不是我喜欢的,有一些故事还不错,有一些抒情的、想象的描写显得冗余。
评分“这是一位分裂的作家,他的身上,暴力和柔情一样多,号叫与细语一样多,憎恨和热爱一样多。”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作家和作品,而不是书架上充斥着的浮泛的鸡汤式书名和写作~文学性、艺术性、“无用之用”,这一切都在李修文这里,找到答案。
评分书里的几句话印象特别深刻,一是:看待自己,就像看待一场奇迹。 二是:只要月光高高在上,一切就都来得及。这其实也就是书的主旨,众生皆苦,然而总有一点暖,就像针尖上的一滴蜜,让这人世值得一过。我们大部分人,生如蝼蚁,不值一提地来过,活过,但有一个人写下了他们,这些不值一提的故事,就不会散落风中,也是作者说的,柳树,棉田,全世界,我们相亲相爱,我不用推开你,你也不用推开我。
评分两个问题:一是情节先行,故事推动人物,而不是人物推动故事;二是过于剧本化,很多场景似在写分镜,导致整体是由无数个镜头拼凑而成的,松散无力。人物应该在生活中生活,而不是在小说中存活。好的小说,人物推动情节前进,差的小说,情节牵着人物走。一个个情节堆砌下来,得到的结果就是卖惨,而不是悲剧。归根到底一个字:假。精于斧凿,多了匠气,少了灵气,就会缺乏应有的深度及力量感。再加上过盛的自我意识与文人的酸腐气,就像各种看似深刻又不知所谓的思想缠绕在一起,并不产生出更伟大的思想,只会得到没有思想的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