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鲁迅小说处女作《怀旧》,一本书读完鲁迅全部小说
********
《鲁迅小说全集》完整收录了鲁迅的全部小说作品,包括小说集《呐喊》(1923年)、《彷徨》(1926年)、《故事新编》(1936年),以及发表于1913年的小说处女作《怀旧 》,共计三十四篇。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一系列由吴永良创作的鲁迅小说人物图(早在1962年,他的作品就被许广平收藏进鲁迅博物馆),和由鲁迅纪念馆授权的高清鲁迅小说手稿。
鲁迅(1881.0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
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 》《华盖集》《而已集》等。
********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呐喊〉自序》
中学时应该是每年语文课本都会有鲁迅先生的文章吧,坦白说那个时候是读不大懂的,《一件小事》、《藤野先生》、《故乡》、《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狂人日记》……,加上《纪念刘和珍君》、《论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杂文,据说现在中学课本已经删...
评分“从来如此,便对么”。虽然几经遮掩,依旧藏不住那股英雄之气。像与上帝为敌的尼采一般,先生亦与整个旧世作战,纵使被众人目为疯狂,依旧金刚怒目,雷声呐喊:“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 “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那时的革命者是何等赤诚热烈,愿以生命换取新世界...
评分翻开中国现代文学史,沿着作家名录从A到Z细细检索一遍,如果你还能找到第二位作家能像鲁迅先生这样,在去世八十三年后,依然牢牢地占据着互联网上的话题热度,文字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被引用,仿佛永动机一般不停歇地为中文世界生产着各式各样的素材。 那你最好认真地检查一下他...
评分“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
评分无论是热爱他的人,还是跟他有岐见,甚至是反对他的人,都无法漠视,或者绕过他的小说。 鲁迅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一个伟大的存在。人们在分析探讨,研究总结鲁迅小说时,无不感慨其所达到的高度,这个高度不仅前无古人,很可能后无来者。笔者认为,这个高度不在于...
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有了强大的外部参照,其全面落后于西方世界是不言而喻的,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转型自新。于是,开始了一场由少数社会精英发起的,后发的应激性转型。而居于多数的普通国民,却是麻木不仁的弱势子民和臣民,难以代表中国人新生的公民精神。 鲁迅的小说探讨了中国的传统国民向现代性的公民转化时所出现的彷徨与冲突,以及知识分子对这种社会状态的不安与失望。可以说,只要中国的社会转型还在继续,鲁迅的小说就具有重要的警世意义,依旧能引起广泛的共鸣。
评分《孤独者》居然看得我闪动泪花了,其它如《肥皂》《在酒楼上》《伤逝》也都是极好的。
评分几年前买过一件T恤,正面印“胖了”俩字,背面是“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祝福》”。鲁迅先生真是处处都能给人惊喜。
评分鲁迅的笔力,至今几无人及,不过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后面的故事新编,前面的呐喊和彷徨,总觉的以前上学时被烙印太厉害了,总想到那些片面极端的分析语上!
评分故事新编的文章未必篇篇都是合自己胃口的,可呐喊和彷徨很经典。另外这个版本的装帧和排版,我很喜欢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