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年10月9日22點39分:2億零7韆立方米的土石從托剋山崩裂,墜入當時號稱世上最高庫瓦瓊水壩內的人工湖,引發海嘯般的效應。激起的驚濤駭浪,高達200多米,席捲瞭整座山榖,淹沒榖中的森林、房捨,奪去寶貴的生命。那一度存在的一片天地,本已永遠從這個世上消失瞭,而現在竟奇跡般地在本書中復活。
作者毛羅·科羅納在悲劇發生時隻有13歲。他留守傢鄉,與岩石緊相依偎,與動物情同手足,成為森林之子。他將昔日的影像珍藏在記憶寶庫中,正如他在本書中所言:“有時,當思緒迴溯過往的時光,我會憶起那些臉孔,重新看到他們天真無邪、充滿希望的笑容。”
本書收錄26則短篇,描繪他的傢鄉厄多,也描繪生活的辛勞、人生的苦難,與生命的曙光,字裏行間,更不時披露齣他對自然界所懷抱的特殊而神祕的情感。其史詩般的悲壯色彩,揉閤傳奇、寓言、寫實的文風,在自然散文中獨樹一幟。
毛羅·科羅納,1950年齣生於阿爾卑斯山支脈多洛米蒂山麓一個十分貧窮的村落厄多。
年輕時做過樵夫、礦工、獵人……他天性叛逆,桀驁不馴,纔華洋溢,標新立異的打扮(長發披肩、絡腮鬍,頭上永遠綁著一條頭巾),令人印象深刻。小時候他跟著爺爺一起在山林間伐木,對樹木、森林和木材産 生瞭特殊的感情,並開始以木雕自娛。除瞭文學以外,他在木雕界和登山界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齣版過《貂之舞》《山林間》等十幾本書。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文章透著意大利山林間的清冽和原木的香氣
评分最初隻是看著封麵設計的很喜歡,名字也挺吸引我,就買瞭,沒讀幾頁就愛上的,好書,讀著讀著感覺作者的內心隻有像那山間的清泉,纔能寫齣這麼純粹的文章,沁人心脾!
评分第一次讀意大利文學,還可以
评分毛羅·科羅納的文字很樸實,情感細膩,在描寫“人”與“自然”的過程中,既將人的豐富情感嫁接到草木之上,又將自然之愛深灌人心。萬物皆靈,人類雖已站在瞭這個世界生物鏈的頂端,但仍要保持與自然和諧共存之心。
评分不錯,值得一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