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帝國的建立

中華帝國的建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教育齣版社
作者:貝德士
出品人:
頁數:242
译者:池楨
出版時間:2019-7-20
價格:59.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49044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秦漢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秦漢史研究
  • 秦帝國
  • 中國近代史
  • 秦漢
  • 漢武大帝
  • 中華帝國 曆史 建立 中國古代史 政治製度 皇權 朝代 更迭 文化發展 早期國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貝德士在耶魯大學攻讀曆史學博士時的畢業論文。簡述瞭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期間有利於中央權力集中的基本條件,指齣秦國能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統一的原因;有選擇性地考察增進帝國非凡穩定性的、持久卻步履蹣跚式的調整和製度建設。對上述問題的解釋,源自於對秦始皇中央集權勝 利的認真研究。秦始皇以“焚書”和修築長城為世人所周知。隨著秦始皇的駕崩,秦王朝崩解。漢朝在民間動亂中興起,漢高祖劉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起經過改良的帝國體製:在朝代更替下,製度建設經曆慧帝、呂後、文帝、景帝的興衰變遷,最後到令人欽佩的漢武帝的統治。在此期間,中華帝國形成持久不朽的特性。在近代世界、甚至一般曆史意義上,中國國傢製度的連續性獨一無二。這種連續性優於其他文明古國。從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911年,在很多方麵,中國的政治傳統和框架能夠通過無數次的興衰變遷而延續和自我重建。本書是理解和認識上述過程,而非編年記載曆史事件。

著者簡介

貝德士(Miner Searle Bates,1897-1978),著名美國來華傳教士教育傢、知名曆史學傢、金陵大學教授、基督教和平主義者、社會活動傢。1921年任教於金陵大學。初講授於政治係。1924年創辦曆史係。1930年協助創辦中國文化研究所。先後主講政治學、經濟史、國際關係、史學方法等課程。曾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國立中央大學、中央政治學校兼課。1935年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中國曆史)。南京淪陷期間,以副校長名義留守校園,保護校産;齣任南京國際救濟委員會主席,保護、救濟難民。1946年7月,作為證人在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指證日軍暴行。美國同行公認為政治事務中的“中國通”。著有《基督教與共産主義》(1933年)、《西文東方學報論文舉要》(1933年)、《中華帝國的建立》(博士學位論文)、《人類的一半:遠東的人民與問題》(1942年)等,發錶百餘篇有關中國與世界的時政評論,以及其他方麵的文章與論文。

譯者:池楨,新加坡國立大學哲學博士(Ph.D.),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緻力於優秀中文學術作品的英譯工作。代錶作品:英譯《中國史學思想史》(德國施普林格齣版集團2018年齣版);《中國宗教通史》上、下捲(英國帕斯國際齣版社2017年版)等。

圖書目錄

目錄
概要 / 001
導論 / 001
第一章  針對史料的批評 / 005
第一節  «史記»與«漢書» / 006
第二節  其他史料 / 024
第二章  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帝國 / 037
第一節  秦國的興起 / 038
第二節  秦國成為一個帝國 / 050
第三節  秦始皇的統治 / 060
第四節  秦帝國的崩潰 / 072
第三章  漢朝的建立 / 079
第一節  漢朝的興起 / 080
第二節  漢高祖 / 087
第三節  漢惠帝與呂後 / 097
第四節  漢文帝 / 103
第五節  漢景帝 / 113
第四章  漢武帝的統治 / 119
第一節  牛刀小試 / 120
第二節  戰爭和擴張 / 124
第三節  帝國權威的建立 / 134
第四節  接納儒學 / 144
第五節  領袖與帝國 / 154
第六節  經濟與公共財政 / 160
第七節  公共工程與工商食官 / 167
第五章  早期中華帝國的行政 / 175
第六章  政治原則 / 189
第七章  經濟因素 / 209
結語 / 220
參考文獻 / 222
附錄一 / 228
附錄二 / 23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何以中国”?这是一个中国文明史历久弥新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汉帝国构建了自秦后的系统性的典范。这种典范的影响,甚至超越了“大陆”的范围,不仅仅是区域的意义,而具有了“圈”的意义。“百代皆行秦政”。这种典范的神秘性,不亚于蒙娜丽莎的微笑。 贝德士先生这部...

評分

“何以中国”?这是一个中国文明史历久弥新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汉帝国构建了自秦后的系统性的典范。这种典范的影响,甚至超越了“大陆”的范围,不仅仅是区域的意义,而具有了“圈”的意义。“百代皆行秦政”。这种典范的神秘性,不亚于蒙娜丽莎的微笑。 贝德士先生这部...

評分

“何以中国”?这是一个中国文明史历久弥新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汉帝国构建了自秦后的系统性的典范。这种典范的影响,甚至超越了“大陆”的范围,不仅仅是区域的意义,而具有了“圈”的意义。“百代皆行秦政”。这种典范的神秘性,不亚于蒙娜丽莎的微笑。 贝德士先生这部...

評分

“何以中国”?这是一个中国文明史历久弥新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汉帝国构建了自秦后的系统性的典范。这种典范的影响,甚至超越了“大陆”的范围,不仅仅是区域的意义,而具有了“圈”的意义。“百代皆行秦政”。这种典范的神秘性,不亚于蒙娜丽莎的微笑。 贝德士先生这部...

評分

“何以中国”?这是一个中国文明史历久弥新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汉帝国构建了自秦后的系统性的典范。这种典范的影响,甚至超越了“大陆”的范围,不仅仅是区域的意义,而具有了“圈”的意义。“百代皆行秦政”。这种典范的神秘性,不亚于蒙娜丽莎的微笑。 贝德士先生这部...

用戶評價

评分

“何以中國”?這是一個中國文明史曆久彌新的話題。從某種意義上說,秦漢帝國構建瞭自秦後的係統性的典範。這種典範的影響,甚至超越瞭“大陸”的範圍,不僅僅是區域的意義,而具有瞭“圈”的意義。“百代皆行秦政”。這種典範的神秘性,不亞於濛娜麗莎的微笑。 貝德士先生這部大作給瞭我們政治史、政治製度史視角很好的參考。凡對中國何以為今日之中國感興趣的書友,皆可一觀也。

评分

本書是貝德士先生的博士論文,是研究秦漢史的必讀之作,是曆史學學生、學者開拓視野,理解曆史很好的著作。

评分

本書是貝德士先生的博士論文,是研究秦漢史的必讀之作,是曆史學學生、學者開拓視野,理解曆史很好的著作。

评分

從曆史的角度深度分析;從見證者的角度客觀評價;一個外國人對中華帝國的認識,讓人好奇,想去閱讀。從秦、漢兩朝剖析早期中華帝國。

评分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章開沅先生對恩師貝德士的情誼,令人感動!從這本書也能看齣,貝德士確實是有水平的外國學者,難怪會對章先生影響如此深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