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汉武帝与其太子刘据的恩怨以及权臣霍光与宣帝的斗争为主线,解读西汉中期头绪纷繁的宫廷恩怨,剖析了那段腥风血雨的官场博奕,展现出冷酷历史的人性之美。文风通俗而不媚俗,语言晓畅生动,不同于那些大开大合的著作,这是一部“小题大做”的书,就像拿着一个放大镜在对西汉的一个节点做细致入微的观察,既带给人阅读的乐趣,又使读者与历史产生共鸣。
李峰,1973年9月生,河南社旗人。1996年、2002年、2008年,先后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分别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4年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在《史学月刊》《史学史研究》《史学集刊》《史林》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三部。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很有意思的一段历史,可阅读性较强,但总体感觉缺乏考据,整个分析也未能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庙堂之上的人始终关心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千百年来都未曾改变。
评分史料不是很详尽,分析也很浮表。看了三章弃了。不过文笔什么的还不错,有那个做学问的架子。
评分作者作为一名历史学博士,任意剪裁史料,更谈不上考辨真伪,甚至杜撰情节,不但将“路线斗争”说进一步发挥为武帝精心谋划的一场易嗣阴谋,更是将元封到征和年间的一系列政治事件都看作是步步铺垫,将各种灾异全都不加分析地列为政治行动的指南。对于这种极其草率的做法,我只想对作者说四个字:还老子钱!
评分名义上是学术著作,实际上顶多算轻学术的,挺好读的,只有一章关于经学的内容有些难懂,后面对宣帝的心理缺陷分析得挺好,宣帝的心理有非常明显的刻薄的一面,盖宽饶之死就是最大的例证,当然,宣帝的内心也还是非常柔软的,这体现在对张贺和丙吉的报恩上,尤其是与丙吉的君臣关系非常令人动容……
评分很有意思的一段历史,可阅读性较强,但总体感觉缺乏考据,整个分析也未能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庙堂之上的人始终关心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千百年来都未曾改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