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安徽六安人,毕业于安徽师大中文系,现供职于上海电视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论语新读》、《说孔子》、《先秦诸子十二讲》、《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合著)、《中国文学史品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通论》(主编)等等。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
“思想的历史”系列《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三种,结集了鲍鹏山用情最深也最好的文章,2006年出版后在读者中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本书是作者重新修订后的合集。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
和那些肤浅的“心得”“感悟”完全不同,决非当今流行的一个故事加一段大而无当的虚夸议论的套路,鲍鹏山受人关注之处在于,他的文章“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不仅深深切入历史,更深深切入人性;不仅充满逻辑的力量、诗性的力量,更充满思想的力量。
他做的,不是枯燥的无聊的无趣的无用的所谓的“学问”。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化合古今,干净纯粹,尖锐犀利,幽默温情,包容了可供不同层面解读的诸多内涵,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照见自己的生活,窥见自己的影子,惊悚自己的命运。是的,风流去了,但是,风流们的命运,在我们的身上延续,咒语尚未解除,我们仍需忍耐,或者,奋斗。
且不说书的内容,出版图书,书名改来改去,乱七八糟,也真让人醉了。一会儿天纵圣贤,一会儿寂寞圣哲,还有风流去,严谨点好不好。 风流去,这书名也是起的够有水平了。 吐槽半天,说一句内容,书写的还是不错的,感觉有余秋雨的文风,坚持下去!
评分 评分树林里面所有的鸟都是灰色的,其中有一只鸟也是灰色的。——寂寞是什么?寂寞不是我们没有同伴,而是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寂寞也不是我们不能被人群接纳,而是我们不敢在人群中以我们自己的本相生活;寂寞也不是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恰恰相反,正是有的时候我们和别人太一样了...
评分几乎是在公交车和地铁上用零散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然而每次读这本书,都会有全新的体会。 最近一次系统的关注鲍鹏山先生的动态,是在上个月关注百家讲坛,那时候,鲍鹏山先生正在介绍他对于鲁智深的研究成果。这些内容,总是给人很强大的感官冲击,而鲍鹏山的优点在于,总是...
评分最近在读鲍鹏山老师的《风流去》,我把它看做是一本从先秦诸子到魏晋名流的高级知识分子集结册。尽管那是一个,于我们而言,有些遥远,又有些虚无缥缈的时代,但鲍老师却用自己丰厚的历史功底,并带着他独有的嬉笑怒骂,将名流们拉近现实,将他们变得生动而又接地气。 壹 • ...
叙事议论加想象 很平易近人的写法。总体思想算是深刻。但是总觉得有些地方有粗制滥造的痕迹,在说服力上还有欠缺,故事架构也比较破碎
评分看不下去,至少文字很不风流。
评分优雅的历史,诗意的文豪!
评分2017年第58本。认真地读了半个月,是历史书是文学书是传记书,鲍鹏山用太多的激情去书写一位位历史人物,在他笔下他们都生动活泼,而且带着独有作者眼光的特色。尤其是先秦诸子,隔着两千多年的时光,他们宛若就在眼前如春光般恣意生长绽放。还有让人莫名敬重的贾谊、司马迁、曹操、诸葛;以及让人极为不齿的李斯、司马相如、朱买臣、孔融。隆重推荐,前半部尤其精彩万分!
评分厚厚的一本,高三那年愣是在一堆试卷中不嫌重的搬来搬去,看到题就想吐的时候就拿出来读一读。因为语文课本上一篇写庄子的文章喜欢上了鲍鹏山转而买了这本书。自己觉得我所读过的写历史人物中最好的。不恶搞不以揭秘为噱头。真心诚意的讲人物引经典,值得我在两年之后,以及很多年之后,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