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百岁口述

周有光百岁口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有光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27
译者:
出版时间:2008-5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7470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周有光
  • 回忆录
  • 传记
  • 历史
  • 周有光百岁口述
  • 人文
  • 人物传记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周有光
  • 口述历史
  • 百岁人生
  • 语言学
  • 文化传承
  • 晚年回忆
  • 中国学者
  • 思想录
  • 口述史
  • 智慧人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周有光,1906年生,经历中国百年之变迁,是真正从“传统”成功过渡到“现代”的知识人。

本书上篇为周有光的百岁口述,从常州青果巷开始,忆及上海圣约翰大学与光华大学,结爱张允和,留学东洋,避战四川,游历欧美,后归国,任教复旦大学,又奉调北京,参与起草《汉语拼音方案》,遭下放宁夏,至逐步恢复工作,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编委之一,直到如今著述不息。下篇则试图从张允和生前留下的字里行间,找到一些对她的夫君百岁追忆的脚注。此外近百幅影像,再现了当年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之“合肥四姊妹”,这一个个家庭的生活和情感,折射中国社会的缩影。

20世纪是中国人受苦受难的世纪,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几乎没有一天停止过。在这样一个人人朝不保夕的漫长乱世中,竟有一位百二高龄的老人将他一生的经历,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思路之清晰,判断之明确,丝毫不显衰老之象,这真是人间一大奇迹。何况这不是普通的老人,而是世界知名的汉字改革家周有光先生!

作者简介

周有光,1906年生,经历中国百年之变迁,是真正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的知识人。在《周有光百岁口述》一书中,他从童年生活开始,忆及上海圣约翰大学与光华大学,结爱张允和,留学东洋,游历欧美,归国,任教复旦大学,又奉调北京,参与起草《汉语拼音方案》,遭下放宁夏,至逐步恢复工作,成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编委之一的百岁人生。

目录信息

序(余英时)
上篇 百岁口述(周有光口述)
一 常州青果巷
二 育志小学
三 常州中学
四 五四运动
五 圣约翰大学
六 光华大学
七 拉丁化运动
八 妻子张允和
九 “流水式”的恋爱
一〇 “举杯齐眉”
一一 四姐妹
一二 连襟沈从文
一三 留学日本
一四 抗日战争
一五 从上海到四川
一六 “左倾”幼稚病
一七 美国生活
一八 和爱因斯坦聊天
一九 环游世界
二〇 美国归来
二一 上海的变化
二二 文字改革委员会
二三 新陋室铭
二四 昆曲研习社
二五 宁夏五七干校
二六 “专家专家,专门在家”
二七 重游欧美
二八 家庭文化
二九 “周百科”
三〇 晚年所思
三一 长寿之道
下篇 追忆的脚注(李怀宇撰写)
一 九如巷张家
二 温柔的防浪石堤
三 三姑六婆中的媒婆
四 女人不是花
五 真正的肝脑涂地
六 绕地球一周
七 从“老虎”到主妇
八 谁是小丑
九 故国如今有此音
一〇 人得多情人不老
附录
周有光先生事略
张允和女士事略
常州周家世系录
合肥张家世系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总希望从老者的叙述里寻找一些关于生命的评论。遭遇不顺时总是不知道该摆出怎样的姿态,好让自己不被烦恼打倒。 随着对时间的焦虑,开始被评论为“脆弱”。 生命不断延展的同时,快乐和烦恼总是像DNA的双螺旋相互缠绕。 老人百年的记忆里,艰难的过往读来仿佛只是影片...  

评分

虽说是周有光的口述史,但文中每每体味到他与张允和的你侬我侬,让我艳羡不已。好羡慕他们的“举案齐眉”,我若能有其十之一二,平生足矣! 书中重复的地方很多,要是凝缩成一篇美文就好了。看到了张允和的照片,大家闺秀、雍容大方、举止得体——美! 记下几段文: P56 “...  

评分

分篇非常清晰,语言简洁易读。了解了这代人的真实经历,对社会更迭的真实看法。政治的表象背后,原来如此。我们受荼毒太深。本书的遗憾在于,因为材料的不够丰富,后面有点重复,啰嗦。其实,书薄一点又何妨?话不在多,有心则灵。

评分

帮朋友买的书,自己先尝鲜。读罢立刻找到金安平的《合肥四姐妹》。 张氏姐妹四人,大家闺秀,元和、允和、兆和、充和,每个名字都长着两条腿,意思是长大要走出家门,也真是各自有各自的流离。每个人都经历属于自己的启蒙、婚事、战争、后战争年代,很多情节交织在历史的无奈纠...  

评分

原来,人生就是一朵浪花 文/杰夫 1906年,周有光先生在江苏常州青果巷呱呱坠地。 2008年,有光先生出版了百岁口述。让我们看到了他,以及和允和先生之间的那段近百年的人生传奇。 有光先生开篇从江苏常州青果巷出发,至上海圣约翰大学,再至重庆,继至海外,而后再回上海复...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晚上就读完了,娓娓道来中有锋芒、有见识

评分

“了解自己的祖国最难,因为历代帝王歪曲历史,掩盖真相。考古不易,考今更难。”p.156

评分

里面有好多八卦照片

评分

“了解自己的祖国最难,因为历代帝王歪曲历史,掩盖真相。考古不易,考今更难。”p.156

评分

内容稍有重复,但其人其事还是很喜欢的。“老朽”但“不糊涂”的人,实际上太难得了。还有,每看这类传记,总止不住地后悔:怎么相较之下二十好几了自己像是全没学过什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