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進入退休倒計時的心理谘詢師,71歲;
阿加特,一個患有嚴重躁鬱癥的中年人,38歲;
一間樹洞般聆聽人生故事的心理谘詢室——我們在這裏相遇,共赴一場意義感喪失後的生命重建。
168頁,42000多字,主人公與現代人心境契閤度高達99.999%,沒有套路,沒有煽情,靠著真摯的文字白描,情節的精巧組閤,講述:
※ 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如何纍積著將生活擊碎?
※ 那些約定俗成的理所當然,如何把人逼到生活的死角?
※ 渺小的普通人如何在接納無意義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
安妮·卡特琳·博曼(Anne Cathrine Bomann)
丹麥人,她是心理學傢,是乒乓球冠軍,以《阿加特》為分界綫,她現在還是一名作傢,一位詩人。《阿加特》是她的第一部小說,此外還齣版過2本詩集,1部心理學作品。
“你最想要的就是被看见——不然你就相当于不存在!” “可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你得学会看见你自己,阿加特。” ——《阿加特》 一个垂垂老矣的心理医生,一个饱受童年噩梦折磨的女子,一个要与挚爱生死相离的秘书,一个掂量不出自爱与他爱距离的老妇,组成一副众生样。 ...
評分不厚的一本小书,适合空闲时间阅读,比如地铁上,比如睡觉前,但不建议睡觉前阅读,有可能被故事情节吸引住,导致一发而不可收,不过对于阅读速度比较快的人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吧。 阅读完这本书之后的第一个想法是多大年龄的作家完成的这本书,很幸运找到了作者的官网,ht...
評分 評分 評分可愛的小書,關於谘詢師被他的病人療愈而敞開心扉的故事
评分像《風平浪靜的閑暇》,一群努力生活,卻依然感覺不被生活善待的人。意義感喪失後,活著仿佛是進退兩難的將就。湊閤著活。語言澄澈,結構精巧,卻無雕琢痕跡。一本不到200頁的小說,詩意和哲學兼並。存在主義救瞭我,我接受瞭失敗、脆弱,和所有與主流價值相悖的所謂“消極”。
评分可愛的小書,關於谘詢師被他的病人療愈而敞開心扉的故事
评分故事不錯,翻譯也挺好。阿加特要不是童年遭遇,花瞭大量時間精力解決那些不能說的問題,也不會沒時間做更想做的事啊。明白瞭這個,就不用再跟自己憤怒瞭。
评分用一個下午讀完瞭《阿加特》。一本小小的書,讀到最後卻細膩綿長地感動瞭我,波瀾不驚的沉悶環境,幾個看似平常的人物,卻交織齣豐富的細節,講齣生與死,漫長人生的孤獨。 渴望被聽見,被看見,被理解,卻並不如願。隻能孤獨地忍受傷痛,被冷落忽視。直到我們決定衝破自己內心的牆壁。 最愛醫生和一個將死之人的對話。 “除瞭真正讓你害怕的,把時間放在其他東西上都是可怕的浪費。” “你怎麼發現自己怕什麼?” “你得先想想自己渴望得到什麼。” 我們渴望的東西,有時讓我們怕得要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