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进入退休倒计时的心理咨询师,71岁;
阿加特,一个患有严重躁郁症的中年人,38岁;
一间树洞般聆听人生故事的心理咨询室——我们在这里相遇,共赴一场意义感丧失后的生命重建。
168页,42000多字,主人公与现代人心境契合度高达99.999%,没有套路,没有煽情,靠着真挚的文字白描,情节的精巧组合,讲述:
※ 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如何累积着将生活击碎?
※ 那些约定俗成的理所当然,如何把人逼到生活的死角?
※ 渺小的普通人如何在接纳无意义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
安妮·卡特琳·博曼(Anne Cathrine Bomann)
丹麦人,她是心理学家,是乒乓球冠军,以《阿加特》为分界线,她现在还是一名作家,一位诗人。《阿加特》是她的第一部小说,此外还出版过2本诗集,1部心理学作品。
“你最想要的就是被看见——不然你就相当于不存在!” “可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你得学会看见你自己,阿加特。” ——《阿加特》 一个垂垂老矣的心理医生,一个饱受童年噩梦折磨的女子,一个要与挚爱生死相离的秘书,一个掂量不出自爱与他爱距离的老妇,组成一副众生样。 ...
评分 评分年满72岁就可退休。 截止现在,距离我退休还有5个月,整整22周。 如果我的所有患者都来就诊,那就意味着我还要安排整整800次咨询。如果有人取消预约,或者病了,次数就能少些。 不管怎么说,这都算是一点安慰。 ——《阿加特》 燃尽综合征患者 自从美国精神分析医生费洛伊丹贝...
评分内容太水,十分无趣。5万字48元,真是够了
评分用一个下午读完了《阿加特》。一本小小的书,读到最后却细腻绵长地感动了我,波澜不惊的沉闷环境,几个看似平常的人物,却交织出丰富的细节,讲出生与死,漫长人生的孤独。 渴望被听见,被看见,被理解,却并不如愿。只能孤独地忍受伤痛,被冷落忽视。直到我们决定冲破自己内心的墙壁。 最爱医生和一个将死之人的对话。 “除了真正让你害怕的,把时间放在其他东西上都是可怕的浪费。” “你怎么发现自己怕什么?” “你得先想想自己渴望得到什么。” 我们渴望的东西,有时让我们怕得要死。
评分想起了一首歌的歌词: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死去,我在这里祈祷 我在这里迷惘,我在这里寻找 在这里失去。 “我”在给人心理疏导的时候,是专业的;当“我”年老体弱静待退休之时,却在一个一个病人面前无意中表现出了病态。给人帮助的同时也带来了被帮助。谁能理解死亡,参透死亡,没有人。作者的年龄肯定还未到耄耋之年,却可以提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疑问,年龄可以是一切也可以什么都不是。
评分短小精悍,回味无穷。不经意间就被击中了。
评分翻译得不错,可以看看。另外,推荐书中的心理医生养只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