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 豐富多樣的建築遺産與相關概念/ 1
1.1 紀念碑與曆史紀念碑/ 3
1.1.1 作為紀念碑的“monument”/ 3
1.1.2 有意為之的紀念碑/ 4
1.1.3 無意為之的紀念碑和具有曆史意義的紀念碑/ 5
1.1.4 相互競爭與衝突的紀念性/ 8
1.2 文化遺産地與具有文化意義的遺産地/ 9
1.2.1 文化遺産地/ 9
1.2.2 具有文化意義的遺産地/ 10
1.3 文化地景/ 11
1.3.1 概念辨析和發展演變/ 11
1.3.2 類型/ 12
1.3.3 解析和挑戰/ 14
1.4 曆史城市地景/ 14
1.4.1 概念的源起/ 15
1.4.2 曆史城鎮地景的實質和核心元素/ 16
1.4.3 沒有結束的故事:解析和挑戰/ 18
1.5 遺産綫路和文化綫路/ 19
1.5.1 文化綫路的特徵/ 19
1.5.2 文化綫路概念的核心和價值/ 20
1.5.3 文化綫路的具體錶現/ 21
1.5.4 概念擴展/ 21
1.6 古物和文物/ 21
1.6.1 古物與古董/ 21
1.6.2 文物/ 22
1.7 其他遺産對象概念/ 25
1.7.1 文化資産或文化財/ 25
1.7.2 曆史建築/ 25
1.7.3 曆史城鎮、曆史街區、曆史村落/ 27
1.8 小結/ 27
2. 建築遺産的價值體係/ 33
2.1 曆史價值/ 35
2.1.1 曆史和記憶的三種方式/ 36
2.1.2 曆史觀和曆史價值/ 37
2.1.3 曆史性、曆時性、曆史感和曆史價值/ 39
2.1.4 本體性曆史價值和符號性曆史價值/ 40
2.1.5 遺産的第一曆史和第二曆史/ 42
2.1.6 小結/ 47
2.2 藝術價值/ 47
2.2.1 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的差異/ 48
2.2.2 藝術價值和材料、工藝、形式/ 49
2.2.3 藝術價值和作品/ 49
2.2.4 先天和後天的藝術價值、藝術完整性/ 50
2.2.5 相對的和固有的藝術價值/ 57
2.2.6 後天産生的藝術價值的限度/ 58
2.2.7 小結: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 59
2.3 科學價值/ 60
2.4 文化價值/ 60
2.4.1 文化價值的錶現/ 61
2.4.2 文化價值的特徵和文化衝突/ 63
2.5 社會價值/ 64
2.5.1 集體認同和個人自明性/ 64
2.5.2 與遺産的開發利用相關的社會價值/ 66
2.5.3 小結/ 69
2.6 建築遺産的價值關係與價值理性/ 69
2.6.1 建築遺産的價值關係/ 69
2.6.2 價值評估和價值理性/ 70
2.6.3 “這個要消滅那個”/ 71
3. 建築遺産乾預的基本原則/ 79
3.1 真實性/ 81
3.1.1 建築遺産界對真實性的一種通常理解方式/ 81
3.1.2 真實性的邏輯判斷本質/ 82
3.1.3 文本信息真實性/ 83
3.1.4 作者真實性/ 83
3.1.5 正宗地道意義上的真實性/ 85
3.1.6 三種真實性的適用範圍和關係/ 88
3.1.7 小結:旨在價值判斷的真實性及其衝突/ 94
3.2 基於作者真實性的可識彆性/ 96
3.2.1 《威尼斯憲章》中的真實性/ 96
3.2.2 傳統的可識彆方式/ 98
3.2.3 現代的形象化可識彆方式/ 101
3.2.4 可識彆性和統一性/ 108
3.2.5 可識彆性的局限性/ 110
3.2.6 小結/ 112
3.3 完整性/ 113
3.3.1 整體性/ 113
3.3.2 無損性/ 115
3.3.3 小結:絕對和相對的完整性/ 117
3.4 最小乾預/ 118
3.5 可逆性/ 120
3.5.1 術語之爭/ 120
3.5.2 原則之源/ 121
3.5.3 原則的應用/ 122
3.6 記錄和留樣/ 124
3.6.1 記錄/ 124
3.6.2 留樣/ 124
4. 保護/ 129
4.1 形形色色的保護用詞/ 131
4.1.1 conservation 和preservation / 131
4.1.2 conservation 和safeguarding / 131
4.2 保護的本質/ 132
4.2.1 保持/ 132
4.2.2 拯救/ 133
4.2.3 非物質文化元素的保護/ 133
4.2.4 更深刻的思辨:建築遺産的“死”和“活”/ 134
4.3 各種保護措施/ 135
4.3.1 不乾預/ 135
4.3.2 間接保護、預防性保護/ 137
4.3.3 直接保護、保護性修復/ 140
4.3.4 異地保護和替身式保護/ 147
4.4 小結/ 151
5. 修復/ 157
5.1 修復的本質/ 159
5.2 釋放性修復/ 161
5.2.1 汙垢和斑漬的清理/ 162
5.2.2 自然環境的清理和重塑/ 164
5.2.3 建築環境的清理/ 166
5.2.4 遺産本體後世添建的清理/ 169
5.3 解修復/ 170
5.4 矯形性修復/ 172
5.5 拼閤性修復、歸安/ 174
5.6 補全性修復/ 177
5.6.1 美學上的必要性/ 177
5.6.2 補全的驅動因素/ 178
5.6.3 補全的方式/ 178
5.6.4 補全的範圍/ 179
5.6.5 補全的程度/ 180
5.6.6 小結/ 181
5.7 翻新性修復/ 182
5.8 其他藝術性修復問題/ 184
5.8.1 劃痕、裂紋、麻坑等破損痕跡的處理/ 184
5.8.2 遺産材料的挪用/ 184
5.9 小結:藝術性修復的本質和要求 185
6. 康復性再生/ 191
6.1 康復性再生的概念/ 193
6.2 國際領域的康復性再生標準/ 193
6.2.1 美國的建築遺産康復性再生標準/ 193
6.2.2 《巴拉憲章》的相關規定/ 194
6.3 建築遺産康復性再生的要點/ 195
6.3.1 康復性再生的對象和性質/ 195
6.3.2 對用途的考慮/ 196
6.3.3 小結/ 200
6.4 單體建築康復性再生的若乾特殊問題/ 200
6.4.1 改建、加建和新舊關係/ 200
6.4.2 與康復性再生相關的若乾外圍護改造問題/ 204
6.4.3 房中房/ 206
6.5 曆史城鎮、街區和村落康復性再生的若乾特殊問題/ 209
6.5.1 規劃尺度上的遺産地康復性再生/ 209
6.5.2 遺産地的曆史地景保護和康復/ 210
6.5.3 遺産地的微更新和變化管理/ 214
6.6 曆史城鎮、街區和村落內外的新建築/ 217
6.6.1 遺産地內基於康復性再生的新建築建設前提/ 217
6.6.2 遺産地內的“空地”/ 218
6.6.3 遺産地內新建築的形態/ 218
6.6.4 遺産地的外圍擴展/ 231
6.7 小結 233
7. 重建/ 237
7.1 建築遺産重建的形式和性質/ 239
7.1.1 三種實體建築形式的重建/ 239
7.1.2 建築遺産重建的性質/ 240
7.2 實體建築方式遺産重建的理由和前提/ 244
7.2.1 理由/ 244
7.2.2 前提/ 250
7.3 各種遺産重建方式的進一步分析/ 254
7.3.1 原樣和風格性重建/ 254
7.3.2 其他方式的遺産重建/ 255
7.4 小結/ 259
8. 傳統與現代、遺産實踐與曆史保護的差異和關聯/ 265
8.1 物資意義的建築遺産/ 267
8.1.1 基於實用器功能維持的維護與修理/ 268
8.1.2 建築材料的循環利用/ 269
8.1.3 去曆史文化意義的適應性再利用/ 270
8.1.4 基於實用器認識和循環曆史觀的喜新厭舊/ 272
8.2 曆史文化紀念碑意義的建築遺産/ 273
8.2.1 基於符號性曆史文化意義而非本體性曆史價值的遺産處理/ 274
8.2.2 基於社會政治現實需要的遺産處理/ 284
8.3 對自然與文化的關係認識/ 285
8.4 小結:遺産實踐與曆史保護的關係/ 287
附錄/ 292
參考文獻/ 297
圖片來源/ 301
關鍵詞索引/ 311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