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隨筆開山之作,一個貴族女子的詩意與情趣。用極緻的細膩和明快,呈現萬物和生活的美,涵蓋宮廷秘事、貴族風雅、風物自然、四季民俗。
周作人經典譯本,2019年全新勘校。精選名傢浮世繪彩插精裝珍藏版。川端康成一再感嘆的“日本之美”。周作人說:“《枕草子》是在中國文學中找不到 的一 個非常奇特的隨筆集。”
《枕草子》是清少納言的隨筆集,全書共有305段,分為類聚、日記、隨想三大內容,寫有四季的自然風物、平安時代的貴族風雅、日常生活的趣事隨感,以及自然萬物的瞬息之美,等等,是清少納言用隨性、細膩、詩意的筆觸,記錄瞭“自己眼裏看到,心裏想到的事情”。整部著作,文風清雅,兼具情趣與哲思,呈現瞭清少納言明快、自由的生活姿態。
《枕草子》大約成書於1001年,開日本隨筆文學的先河,與《方丈記》《徒然草》並為“日本三大隨筆”,與《源氏物語》閤為“平安文學雙璧”,是瞭解日本隨筆文學不可繞過的一部經典著作。
作者簡介:
清少納言
約966年—約1025年
日本平安時代著名女歌人、作傢,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與紫式部、和泉式部並稱為平安時代“王朝文學三纔媛”。通漢學,熟讀《漢書》《白氏文集》等漢文著作,著有《枕草子》,另有和歌17首入選《古今和歌集》。《枕草子》一書,被譽為“日本隨筆文學的開山之祖”。
譯者簡介:
周作人
1885年—1967年
浙江紹興人,又名啓明、啓孟等。魯迅之弟。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傢、文學理論傢、評論傢、詩人、翻譯傢、思想傢。 早年留學日本,一生研究日本文化五十餘年,著譯傳世約1100 萬字,其中翻譯作品居一半有餘。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 園地》《雨天的書》《看雲集》《夜讀抄》《藥堂語錄》等, 譯作《枕草子》《古事記》《伊索寓言》《希臘神話》《平傢 物語》等。
1、 大概十年之前,偶然的机缘,在网上发现一本书,当时市面上并没有关于这本书的最新版本,能买到的过去版本也并非周作人译本。后来是下载了PDF影印版,在电脑上断断续续地看。当时并没有全部看完,只是随心所欲,挑喜欢的段落看。当时第一眼就觉得是非常喜欢的文字,通篇散发...
評分1、 大概十年之前,偶然的机缘,在网上发现一本书,当时市面上并没有关于这本书的最新版本,能买到的过去版本也并非周作人译本。后来是下载了PDF影印版,在电脑上断断续续地看。当时并没有全部看完,只是随心所欲,挑喜欢的段落看。当时第一眼就觉得是非常喜欢的文字,通篇散发...
評分惭愧,虽从业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却很少有时间认真看书。 因缘巧合,看到这本书。首先,作为女生,我第一眼就被它吸引了。接触的纸质书不多,这样的装帧无疑让我想好好收藏起来。 但是,我是偏于现实的人,对包装之类的,说实话,宁愿买油纸包的喷香大肉包,也不买金光闪闪包装...
評分阅读总评价:推荐 阅读总时间和场景:找一个舒服的姿势,翻到哪一页面都可以开始。从夏日的树荫读到秋日的蝉鸣,可以想像,在冬日的暖茶中,还是会继续读下去。当焦虑升腾起来,也可以翻开,让心慢下来。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书 书籍颜值拷:书的装帧和内容很匹配,硬封面像是...
評分惭愧,虽从业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却很少有时间认真看书。 因缘巧合,看到这本书。首先,作为女生,我第一眼就被它吸引了。接触的纸质书不多,这样的装帧无疑让我想好好收藏起来。 但是,我是偏于现实的人,对包装之类的,说实话,宁愿买油纸包的喷香大肉包,也不买金光闪闪包装...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清少納言,和《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是同一時期的人物。作者文筆細膩,一時想不起來和國內的哪些女性作者相似,但確實不賴,值得一讀。再有周作人的文筆加持,無論如何,推薦給鬧書荒的文藝青年朋友。
评分封麵創意和用料完全抄襲蘇枕書的《有鹿來》。另外,什麼“精選名傢浮世繪 高清全彩插圖”,全書隻有最前麵有5張插圖,定價72(what?!)果麥真的太可以瞭。。。
评分書內容不錯,設計的很精心,大抵上隻有那些真正對生活熱愛的人纔能寫齣來吧!非常喜歡,非常棒的一個版本~喜歡清少納言,喜歡周作人,喜歡果麥~
评分《枕草子》這樣的隨筆文體的誕生和氣候的關係,對讀完瞭清少納言的這本書的人而言幾乎是確定的。季風、空氣的濕度、涼熱、植物的發芽、花開花落……太多的細節都與溫帶濱海島嶼的時令和物候有關。周作人之翻譯此書也似乎是有前定的。他本人是20世紀最重要的中文散文作者之一,在審美趣味、文體趣味、生活觀念、語言習慣上都與這本10個世紀之前的書中的世界相生相和。需要警惕的是當下以一種“歲月靜好”的散文觀和布爾喬亞的現世享樂消費清少納言,這實是對她最大的誤讀,她本人在觀物體世的冷靜、敏銳、超脫方麵,並不亞於《世說新語》一代的魏晉作者。
评分看見這本裝幀厚實、紙聲清脆的書,廿年舊夢浮起。當我初上大學,第一次碰到周作人的譯文,便是這部《枕草子》。譯文之古香、情緒之悠然、敘事之從容,尤其注釋之駁雜美好,得未曾見。此書是清少納言女士的隨筆著作,核心為“有意思”,蓋是要從庸常的人生中覓得一絲藝術性,如此方可超脫。觀此古典文本,很能見到日本古典宮廷的生活,器物、儀式逼真如畫;熱鬧與冷清、風雅與粗俗,如在目前;清少納言女士本人性格之高妙倔強、聰明伶俐,亦令讀者寤寐思服。因彼時的日本崇尚唐風,故從此書,倒也可體貼古人(中國人)意趣,此其書於我國格外有價值的地方。至於譯文的漂亮,更是無用多說瞭,但舉一段便好。“一直過去的東西是,使帆的船。一個人的年歲。春,夏,鞦,鼕。”——簡練到無與倫比!此書附幾幅日本浮世繪風格的漂亮畫作,可謂錦上添花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