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你傢

誰在你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瀋奕斐
出品人:
頁數:426
译者:
出版時間:2019-6
價格:68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66666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傢庭
  • 女性
  • 瀋奕斐
  • 親密關係
  • 田野調查
  • 社會
  • 女權
  • 傢庭關係
  • 居住空間
  • 鄰裏互動
  • 生活觀察
  • 社會現象
  • 日常記錄
  • 情感連接
  • 傢庭生活
  • 社區關係
  • 親密關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誰在你傢:中國“個體傢庭”的選擇》是《個體傢庭iFamily:當代中國城市現代化進程中的個體、傢庭和國傢》的再版。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傢庭主義逐步被個體化進程消解,但顯然也並沒有形成個人主義的文化。一方麵,個體選擇決定瞭傢庭的結構和關係,但是另一方麵,傢庭依然是個體最後的堡壘,也是社會福利體係的單位和支柱。這種兩麵性帶來瞭傢庭生活的各種挑戰。

幸福的傢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傢庭也是相似的。各種各樣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傢庭故事背後涉及的問題如果非要總結的話,無非是一件事情:那就是——這是誰的傢,到底該聽誰的?作者認為,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首先瞭解個體傢庭的結構和認同,把傢庭成員的權責利理清楚,纔能做好分工,纔能讓1+1≧2,讓傢庭成為休息的港灣,成為每個人的能量站。

書中呈現瞭各種真實的個案,給讀者提供瞭豐富的綫索和一些值得大傢思考的總結,比如作者認為,理想的傢庭結構是“兩扇門,一碗湯”;雙職工傢庭需要第二個“妻子”,這時有些傢庭的老人就充當瞭這一角色。作者針對當下很多傢庭麵臨的問題也進行瞭調查研究,比如更可能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已婚獨生子女,對配偶父母的孝道睏境,嫁娶與經濟地位決定的第三代姓氏問題,等等。

著者簡介

瀋奕斐博士

復旦大學 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 副教授,

復旦大學 傢庭發展研究中心 主任

中國社會學傢庭社會學專業委員會 副會長

上海市婚姻傢庭研究會 副會長

中國社會學社會性彆專業委員會 常務理事

上海傢庭教育研究會 理事

哈佛大學燕京學者

上海傢庭時光社區服務中心 理事長

復旦大學2011年“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上海市2018年三八紅旗手

瀋奕斐傢庭2017年被評為上海市“海上最美傢庭”和文明傢庭

研究領域:社會性彆、傢庭關係、質性方法(深度訪談、文本分析)、體驗式教學和傢庭教育實踐

1999、2002年,復旦大學法學院國際政治係學士、碩士畢業;2002.7---2004.9獲香港中文大學女性學學士後文憑;2010年復旦大學社會學係博士畢業。

專著:

《被建構的女性——當代社會性彆理論》,上海人民齣版社,2005;

《中國特定政策領域中的性彆主流化》,上海社會科學齣版社,2008。

《個體傢庭iFamily: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個體、傢庭和國傢》,上海三聯書店,2013。

公眾號“能量逗”創始人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久沒有看中文的質性研究,相當不錯的作品。加深對中國當代傢庭的理解,包括傢庭的居住模式(父母和年輕夫婦住一起),年輕夫婦如何界定傢裏人,個體和配偶父母之間的關係,老一輩、夫婦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爭奪,傢庭的權力結構,以及年輕女性的看似權力上升實則是建立在老人權力衰弱的基礎之上。

评分

從社會學視角看個體化後的傢庭親密關係的變化,是瀋老師博士論文基礎上齣版的。讀完之後把她的博論也對比看瞭看,寫法很新奇,在我看來甚至有些冒險,書中的故事書寫更細緻,也更豐富,書中嚴格論證瞭方法論的邏輯功能。個人感覺一些故事書寫過於細緻,甚至超越瞭參與觀察記錄的瑣碎,顯得有些婆婆媽媽,不過此書的魅力在於理論關照的高度。

评分

想要真正的獨立

评分

理論主軸是個體化,為適應這種理論所采取的訪談辦法強化瞭理論的適用性,很難看齣“有什麼不是個體策略”,但因為各種研究珠玉在前,所以對比之下能齣內容。不過感覺如果就自己讀到的費孝通-閻雲翔-作者的順序來看,中間可能非常重要的60-70年代上海城市戶口婚姻狀況相對資料較少,有種切片的靜態觀感,個體化這個過程的解讀的動態性是受損的。還有一些個人的直覺,上海城市戶口也是階級的考慮要素之一,不能說收入的正態分布排除瞭階級的影響。其餘的更多是方法帶來的局限性。當然將很多日常內容書麵化以後,所記錄的具有基本的比較基礎,還是能帶來非常多的啓發。

评分

剛好是遇到瞭傢庭中的睏惑,在書裏找到瞭答案,或者至少是一種看問題的角度。有關婆媳關係、不受歡迎的老男人、第二個妻子之類的論述都蠻有穿透力的,特彆是年輕女性的權力更多地來自於老年女性的讓渡,這一點不能說是完全贊同吧,但很有見地。個體傢庭的崛起是個人應對傳統與現代共存的風險社會所運用的一種資源。獨生子女更為個體化也更為依賴代際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