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你家

谁在你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沈奕斐
出品人:
页数:426
译者:
出版时间:2019-6
价格:68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6666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家庭
  • 女性
  • 沈奕斐
  • 亲密关系
  • 田野调查
  • 社会
  • 女权
  • 家庭关系
  • 居住空间
  • 邻里互动
  • 生活观察
  • 社会现象
  • 日常记录
  • 情感连接
  • 家庭生活
  • 社区关系
  • 亲密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是《个体家庭iFamily:当代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和国家》的再版。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主义逐步被个体化进程消解,但显然也并没有形成个人主义的文化。一方面,个体选择决定了家庭的结构和关系,但是另一方面,家庭依然是个体最后的堡垒,也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单位和支柱。这种两面性带来了家庭生活的各种挑战。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各种各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家庭故事背后涉及的问题如果非要总结的话,无非是一件事情:那就是——这是谁的家,到底该听谁的?作者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了解个体家庭的结构和认同,把家庭成员的权责利理清楚,才能做好分工,才能让1+1≧2,让家庭成为休息的港湾,成为每个人的能量站。

书中呈现了各种真实的个案,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和一些值得大家思考的总结,比如作者认为,理想的家庭结构是“两扇门,一碗汤”;双职工家庭需要第二个“妻子”,这时有些家庭的老人就充当了这一角色。作者针对当下很多家庭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调查研究,比如更可能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已婚独生子女,对配偶父母的孝道困境,嫁娶与经济地位决定的第三代姓氏问题,等等。

作者简介

沈奕斐博士

复旦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副教授,

复旦大学 家庭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

中国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 副会长

中国社会学社会性别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 理事

哈佛大学燕京学者

上海家庭时光社区服务中心 理事长

复旦大学2011年“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上海市2018年三八红旗手

沈奕斐家庭2017年被评为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和文明家庭

研究领域:社会性别、家庭关系、质性方法(深度访谈、文本分析)、体验式教学和家庭教育实践

1999、2002年,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政治系学士、硕士毕业;2002.7---2004.9获香港中文大学女性学学士后文凭;2010年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

专著:

《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和国家》,上海三联书店,2013。

公众号“能量逗”创始人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制度的机会主义造就了个体的机会主义” 最后一章足以解释当前中国社会涌现的大部分矛盾

评分

沈奕斐教授的书,必须好评。

评分

最有启发的无疑是关于老人地位下降的分析,中国社会对老人真是各方面的不友好。还有对上海男人其实不做家务的发现也很有趣,至少和我日常的经验认知是吻合的。

评分

从社会学视角看个体化后的家庭亲密关系的变化,是沈老师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读完之后把她的博论也对比看了看,写法很新奇,在我看来甚至有些冒险,书中的故事书写更细致,也更丰富,书中严格论证了方法论的逻辑功能。个人感觉一些故事书写过于细致,甚至超越了参与观察记录的琐碎,显得有些婆婆妈妈,不过此书的魅力在于理论关照的高度。

评分

想要真正的独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