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免除飞行任务,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能提出此申请的人必然没疯,所以他还是得飞。《第二十二条军规》主人公约塞连是二战中一名美国轰炸兵,第二十二条军规使他不得不在生死线上苟且偷生,同时他也发现原来世界到处暗藏着这种荒唐的圈套。如今,第二十二条军规已经称为了英语中的一个惯用语,指的是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很疯狂、很荒唐的逻辑。第二十二条军规便是制度化疯狂的代名词,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在一个疯狂的世界中,到底谁是疯子?
约瑟夫·海勒
1923年出生于纽约一个贫困的俄罗斯犹太人家庭,从小颇具语言天赋,爱好写作。从亚伯拉罕?林肯高中毕业后的一年中,做过铁匠学徒、信童与文员。这位声称“通过深入彻底的自我审视,我发现自己不适合军队”的作家于1942年参军,加入美国空军前往意大利前线,驾驶B-25轰炸机完成了60次飞行作战任务。战后,海勒先后在南加州大学和纽约大学研习语言,后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1961年,《第二十二条军规》出版,起初市场反应平平,后随着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兴起获得民众的强烈共鸣,迅速成为畅销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从未获得过任何奖项,却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1977年,海勒当选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晚年饱受病痛折磨,于1999年因心脏病发作在家中去世。《第二十二条军规》译介到国内后反响巨大,王朔、马原、王小波、刘索拉等一批作家皆受其影响。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听说过它大名鼎鼎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理论——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但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25架次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
评分在一个等级和强权的社会里,他人是一个可怖的地狱。 这样的强权需要靠一定的标志和环境来维持,例如上级的制服、军队的制度。在罗马,邓巴扔掉了几个军官的衣服,那将军说“我们的制服也扔了?那可真聪明。没有制服,我们永远无法让人相信我们是上级。”(p423) 没有等级和...
评分有些人是天生的庸才, 有些人则是后天一番努力后才显出庸碌无能的, 再有些人确实被迫平庸的过活。 -----约瑟夫·海勒 这部小说的讽刺意义自不必说,里边的每一个人物或多或少都带着我们自己身上的一点影子。不要觉得这部小说荒诞,里边所有的人都有人性的...
评分这是一本从我十四岁起就在“要读”的清单上的书。晚了二十年,恰逢其时。只有今天才能读懂这么复杂的感情吧?加上卡帕的《失焦》,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才能体会那个带着嘲讽蔑视的笑里,有多少悲怆和爱国主义吧。哦,还有那个因为太爱美国而做了加拿大人的John Irving. ...
评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一见钟情",约瑟夫·海勒用这句话描述约塞连狂热地恋上了随军牧师。而我在这一句开场爱上了约瑟夫·海勒。当然,这里面有个圈套。正如科恩中校所说。 关于其中的荒诞和无可救药的莫名奇妙,我就不一一叙述了,直接去文字/生活中去寻找黑色给你的快感吧...
逃不出的圈套
评分我读的06年的译林版本,拖到2020春节的疫情长假才读完,很应景,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个人是毫无意义的支离破碎,混乱和疯狂没有来源专横地钳制众生的权利意志,毫不意外,任何年代都有!
评分后半部分Yoyo 的内心描写太多啦看的头晕 ,看的时候想着这要怎么结尾,没想到是因为奥尔去了瑞典给了他希望。
评分我读的06年的译林版本,拖到2020春节的疫情长假才读完,很应景,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个人是毫无意义的支离破碎,混乱和疯狂没有来源专横地钳制众生的权利意志,毫不意外,任何年代都有!
评分我读的06年的译林版本,拖到2020春节的疫情长假才读完,很应景,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个人是毫无意义的支离破碎,混乱和疯狂没有来源专横地钳制众生的权利意志,毫不意外,任何年代都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