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免除飞行任务,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能提出此申请的人必然没疯,所以他还是得飞。《第二十二条军规》主人公约塞连是二战中一名美国轰炸兵,第二十二条军规使他不得不在生死线上苟且偷生,同时他也发现原来世界到处暗藏着这种荒唐的圈套。如今,第二十二条军规已经称为了英语中的一个惯用语,指的是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很疯狂、很荒唐的逻辑。第二十二条军规便是制度化疯狂的代名词,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在一个疯狂的世界中,到底谁是疯子?
约瑟夫·海勒
1923年出生于纽约一个贫困的俄罗斯犹太人家庭,从小颇具语言天赋,爱好写作。从亚伯拉罕?林肯高中毕业后的一年中,做过铁匠学徒、信童与文员。这位声称“通过深入彻底的自我审视,我发现自己不适合军队”的作家于1942年参军,加入美国空军前往意大利前线,驾驶B-25轰炸机完成了60次飞行作战任务。战后,海勒先后在南加州大学和纽约大学研习语言,后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1961年,《第二十二条军规》出版,起初市场反应平平,后随着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兴起获得民众的强烈共鸣,迅速成为畅销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从未获得过任何奖项,却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1977年,海勒当选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晚年饱受病痛折磨,于1999年因心脏病发作在家中去世。《第二十二条军规》译介到国内后反响巨大,王朔、马原、王小波、刘索拉等一批作家皆受其影响。
有些人是天生的庸才, 有些人则是后天一番努力后才显出庸碌无能的, 再有些人确实被迫平庸的过活。 -----约瑟夫·海勒 这部小说的讽刺意义自不必说,里边的每一个人物或多或少都带着我们自己身上的一点影子。不要觉得这部小说荒诞,里边所有的人都有人性的...
评分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听说过它大名鼎鼎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理论——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但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25架次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
评分还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深春,莺飞草长,微风带着些凉意,走进书店逛逛打发时间,结果无意中看到了一句话,印象特别深一直记到现在:“可以带上床的,除了女人,还有书。” 当时的感觉是微微受到了冒犯,觉得说这句话的人是个自以为是的大男子主义者。直到看完了Catch-22,想挑一句...
评分【约塞连】 在全书的前半,约塞连都是个插科打诨、胆小如鼠、脾气暴躁、好逸恶劳的家伙。他唯一的优点或许就是异乎寻常地清醒:在战争面前。 “只有少数人甘愿牺牲生命以赢得这场战争,而他并不奢望跻身其间。” “奢望”这个词用得妙:约塞连自己都清楚,他不是扛得起崇高的爱...
评分生命不过是一个荒诞的玩笑。刘晓波曾说,一场文革,够写10部《第22条军规》,可我们一部都写不出来。尽管足够荒诞,但我们缺乏面对荒诞的勇气,更缺乏用微笑嘲弄死亡的心智。
军规就在你我生活中(保持围笑
评分虽然是轻型纸 徒增厚度 但书做得完美 这个翻译也好 我十几岁时看的也是译林的版本肯定不是这个翻译 前30页把我笑死了 后面的黑色幽默有点恐怖尼玛 能看出王朔受过影响
评分后半部分Yoyo 的内心描写太多啦看的头晕 ,看的时候想着这要怎么结尾,没想到是因为奥尔去了瑞典给了他希望。
评分后半部分Yoyo 的内心描写太多啦看的头晕 ,看的时候想着这要怎么结尾,没想到是因为奥尔去了瑞典给了他希望。
评分读毕,我也想去瑞典了,也许能够遇到像是奥尔和约塞连的人。 这本书略带一点魔幻色彩,它描写的世界现实得让人触目惊心,这真是一本伟大的书!每个人都是疯子,这就是社会的真面目。里面我只喜欢四个人,他们也都是疯子,但他们都是善良而可爱的疯子:奥尔、内特利、塔普曼牧师和主人公约塞连。喜欢最后的结局,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喜欢的句子很多,但是约塞连说的一句话最是喜欢:“甚至克莱文杰恐怕都还活在他那片云彩里呢,藏在什么地方,等安全了才出来。” 奥尔神秘消失有奇迹般地出现在瑞典,给这个故事带来了无穷的希望。真是神来之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