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聲,一九四九年生於長春,曾任日本文學雜誌副主編。一九八八年自費東渡,一度專攻日本齣版文化史。自勵“勤工觀社會,博覽著文章”,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為北京、上海、颱灣、廣東等地的報刊寫隨筆專欄,結集《櫻下漫讀》、《日知漫錄》、《東遊西話》、《四帖半閑話》、《居酒屋閑話》、《風來坊閑話》等,近譯有藤澤周平著《隱劍孤影抄》、《黃昏清兵衛》。
《三國誌》何以在日本風行三百餘年,吉本芭娜娜與漫畫的韆絲萬縷,《葉隱聞書》的湮沒與流行,小說之外的村上春樹……
——這是你不知道的文壇掌故,和無法想像的興廢傳奇。
這本隨筆論及日本書業的方方麵麵,從著書到齣版,從編輯到作者,文字溫潤風趣,見解精闢入裏,既是文人胸懷,更見學者功底。齣版業界人士固可從中取經,愛書人亦可一睹日本文壇風采。談及日本書業的曆史與發展,爬梳剔抉;閑話作傢們的風流往事,生趣盎然,而文末結語處述說其個人觀點,每每讓人玩味再三。
這是一本介於吉川英治與吉本芭娜娜之間的書,
也是一本兼顧愛書人興趣與齣版人專業的書。
书店是常逛,但鲜少逛到随笔架子那里。那日偶尔走到架旁,便伸手拿下此书,翻了翻,觉得甚是有趣。便随即买下。 之前倒是不识李长声之名的。没办法,是我见识浅的缘故。 春天过于舒适,一般都赖在家里不出门。在阳台里泡杯茶抽根烟捧几本书就一天就过去了。《日下书》的好处在...
評分一次从香港坐直通车回广州,坐在身边吃花生的是个台湾阿伯,上世纪50年代出生,说他们那代人最爱的书是鹿桥的《未央歌》。告别时,阿伯很认真地留他的台湾地址,说,小马哥上台了,你们要到台湾来看看,不过你们做媒体的,这辈子一定要去的,还是日本。 日本,从鲁迅那代...
評分一晚上读完了《日下书》。买的时候以为是日本人写的,翻开一看是旅日的中国人写的。 随手记录一些要点: 一般日本人说到三国志,并不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更不是陈寿的《三国志》,那是指吉川英治的小说《三国志》。 浑然一体、诚实勤勉、纵横考虑。(via 野间清...
評分两年前协助举办书业观察论坛,往来的书业中人,各有其可爱之处。坦言喜爱“白酒、黑字、红颜”的长声老师,自有一种鲜活、调侃、风趣、率真态度,加之对日本文化、日本出版的解读独树一帜,另我眼界大开。他两次在论坛主讲,一则讲日本出版之“崩坏”?“回升”?二则讲日本漫...
評分此书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不过还有几个小瑕疵: 1、将手冢治虫的出生年份,误为1926年,实为1928年。 2、关于日本漫画的统计资料,大多都是只到1990年代初期,现在都2009年了,好歹要修订下嘛。
在日本待久瞭,中國話都不會說瞭嗎
评分老頭子的書就像一壺酒,通常那些讓我們提起來就無法放下的就是好酒瞭吧。
评分異文化的關照,一如既往的好讀。不過李老師怎麼也犯瞭黃裳的毛病,編集子重復選文,幾闆斧揮著一遍又一遍,這對讀者可不大經濟
评分很多八卦,惜乎太短
评分對日本書界和齣版業的介紹很有意思,值得一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