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舉與文學

宋代科舉與文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祝尚書
出品人:
頁數:584页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
價格:8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106389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宋史
  • 科舉
  • 製度史
  • 古典文學
  • 曆史
  • 宋代
  • 宋史研究
  • 宋代
  • 科舉
  • 文學
  • 教育
  • 製度
  • 仕途
  • 士人
  • 經典
  • 考試
  • 製度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我國古代,國傢采用科舉考試的方式,來選拔人纔。所謂科舉,本來就是“以文章取士”,這個“文章”包括瞭詩賦及駢、散各體文。所以科舉自身就是取士製度與文學的結閤體,而將“科舉”與“文學”聯係起來進行交叉研究,唐、宋時代的學者便已肇其端;以現代理論和方法進行科學研究,則始於上世紀。經過許多學者的努力,在唐代科舉與文學研究現在已有瞭很好的成就。作者受他們啓發,於是對宋代的宋代科舉與文學進行研究,數年來,也取得瞭很好的成績。本書從科舉製度研究、科舉文體研究、科舉與各種思想文化之關聯互動研究、科舉與文學之關係研究等四個方麵,分十九章進行論述,資料詳實,分析具體,有很好的學術價值。

著者簡介

祝尚書,1944年10月生於四川閬中。1982年獲碩士學位。四川大學中文係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宋代文學研究會理事。著有《盧照鄰集箋注》(上海古籍齣版社,1994)、《宋人彆集敘錄》(中華書局,1999)、《宋人總集敘錄》(中華書局,2004)、《宋代巴蜀文學通論》(巴蜀書社,2005)、《宋代文學探討集》(大象齣版社,2007)等專著十馀種,發錶學術論文百多篇。多次主持國傢、教育部及四川省研究課題,並獲優秀成果奬。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宋代科舉的科目設置
第一節 科目概述
第二節 諸科的置罷
第三節 製科的置罷
第四節 詞科的設置
第二章 宋代進士科的考試
第一節 由詩賦策論之爭到詩賦經義之爭
第二節 “詩賦優越論”與“經義優越論”
第三節 詩賦經義之爭由對立到調和
第四節 詩賦經義之爭平議
第三章 宋代諸科、製科與詞科的考試
第一節 諸科的考試
第二節 製科的考試
第三節 詞科的考試
第四章 宋代科舉考試的糊名與謄錄
第一節 糊名謄錄製的由來與確立
第二節 糊名謄錄的程序
第三節 宋人對糊名謄錄製的爭議
第四節 糊名謄錄製的利弊得失
第五章 宋代科舉的發解試
第一節 宋代考試周期的變遷
第二節 發解製度述略
第三節 徽宗時的學校升貢
第四節 發解試貢院
第五節 發解中的鎖廳試與彆頭試
第六節 發解中的“解額”問題
第七節 發解中的“寄應”問題
第八節 宋代發解製度的得失
第六章 宋代科舉的省試
第一節 舉子赴省
第二節 省試條製述略
第三節 省試機構、知舉官及考試流程
第四節 省試的奏名數額
第五節 省試錄取不均與“五路法”
第七章 南宋的四川類省試
第一節 類省試:兵戎中的權宜創製
第二節 四川類省試的製度變遷
第三節 四川類省試進士的待遇
第四節 四川類省試的地位與作用
第八章 宋代科舉的殿試
第一節 殿試製度的由來
第二節 殿試的程序
第三節 殿試中的“特奏名”
第四節 宋代的“賜第”與“賓貢”
第五節 殿試的曆史作用
第九章 宋代的科舉時文:詩賦
第一節 科舉詩賦及其程式演化
第二節 宋代科舉詩賦的命題
第三節 宋代科舉詩賦的聲韻
第四節 宋代省題詩的作法
第五節 宋體律賦的作法
第六節 宋代科舉詩賦的評價問題
第十章 宋代的科舉時文:策論
第一節 策論及其在宋代科舉考試中的地位
第二節 策論的命題
第三節 宋代的試論
第四節 宋代的試策
第五節 括套與試策
第六節 策論考試的利弊與影響
第十一章 宋代的科舉時文:經義
第一節 現存宋人經義考
第二節 宋代經義的分期與程式
第三節 慶曆嘉祜時代的經義:以蘇軾為例
第四節 熙豐時代的經義:以張庭堅為例
第五節 徽宗時代的經義:以劉安節為例
第六節 關題、閤題與南宋經義
第七節 經義的流弊
第十二章 宋代科場的作弊與革弊
第一節 “作弊”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 宋初的進士行捲
第三節 宋代科場的舉子作弊
第四節 宋代科場的官吏作弊
第五節 兩宋朝廷的革弊對策
第六節 宋代科場弊壞的曆史教訓
第十三章 宋代進士的恩例與慶典
第一節 皇帝的恩例
第二節 進士的期集慶典
第三節 有司注官授職
第四節 恩例慶典與科舉的公正性問題
第十四章 宋代的科舉用書
第一節 宋代科舉用書的編纂
第二節 宋代科舉用書的刊行
第三節 類編類科舉用書
第四節 時文類科舉用書
第五節 文法研究類科舉用書
第六節 宋代科舉用書的利弊
第十五章 宋代科場的學風與文風
第一節 北宋前期:怪僻與慶曆“太學體”
第二節 北宋中後期:道德性命之學
第三節 南宋初中期:由諛佞.迴歸歐蘇
第十六章 宋代理學與科舉
第一節 紹興中:理學開始介入科舉
第二節 孝、光間:理學在科舉中時占上風
第三節 慶元中:科舉厲禁理學
第四節 宋末:理學占領科舉陣地
第五節 理學對科場時文的影響
第十七章 宋代科舉製度下的社會心態
第一節 宋代科舉製度下的士人命運
第二節 “科名前定”文獻及分類
第三節 科名主宰神:文昌梓潼帝君
第四節 “科名前定”與士子求神問蔔
第五節 “科名前定論”的曆史成因
第十八章 宋代科舉製度對文學發展的促進
第一節 科舉帶動瞭教育的蓬勃發展
第二節 應試化教育訓練瞭文學創作的基本功
第三節 科舉製度是宋代文學傢成長的沃土
第四節 科舉搭建瞭詩文創作的寬廣平颱
第五節 科舉是小說戲劇取材的富礦
第十九章 宋代科舉考試與文學發展的悖反
第一節 有司較藝與文學規律的悖反
第二節 舉子程文與文學精神的悖反
第三節 從進士改習與元初廢舉看“悖反”
第四節 宋代科舉考試與文學悖反的影響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全書十九章,前十七章都是科舉,後兩章是文學。科舉的部分寫得很好,文學似乎稍遜。

评分

讀瞭一部分做讀書筆記 感覺挺有意思的 有機會會讀完

评分

在王安石科舉改革的部分,梳理瞭諸科的置罷,詩賦、經義優越論及其從對立到調和。可供參考。

评分

補標。

评分

全書十九章,前十七章都是科舉,後兩章是文學。科舉的部分寫得很好,文學似乎稍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