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論文集

中國語言學論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丁邦新
出品人:
頁數:635
译者:
出版時間:2008
價格:9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10105788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語言學 
  • 論文集 
  • 音韻學 
  • 語言學 
  • 漢語語言學&文字學&目錄文獻學 
  • 丁邦新 
  • 音韻 
  • 語音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論文大緻做瞭一個分類,分成音韻、方言、聲調、構詞、漢語與“非漢語”、語言與文字、語言與文學等七個部分,外加一個附錄。這實在是一個不一緻的分類,音韻的文章裹有方言,方言的文章裹也有音韻;聲調的文章討論的或者是現在方言的聲調,或者是古音裹的聲調。所以衹能就主旨來分,總比完全不分要好一點。趙元任先生在他的《早年自傳》裹說:他小時候“弄齣個喜歡給樣樣兒東西歸類的脾氣。後來過瞭許多年我念哲學的時候兒,想拿科學分類作我的論文題目”。趙先生要拿科學分類作博士論文,可見分類之難!

“非漢語”指的是中國境內漢語以外的語言,李方桂先生是“非漢語”語言學之父。這裹我把討論漢藏語、南島語的文章都放在一起瞭。附錄裹就是為趟、李兩位先生寫的小傳,以及我主編《李方桂全集》寫的總序。

-------

目錄

自序

音韻

漢語音韻史上有待解決的問題

Archaic Chinese,*gw,*y and*yw

從閩語論上古音中的*g

上古音聲母*g和*Y在閩語中的演變

論上古音中帶l一的復聲母

從閩語白話音論上古四聲彆義的現象

重建漢語中古音係的一些想法

重紐的介音差異

論《切韻》四等韻介音有無的問題

《問奇集》所記之明代方音

17世紀以來北方官話之演變

Review:FSHsueh,Phonology ofOld Mandarin

二 方言

漢語方言接觸的幾個類型——並論國語聲調及閩語全濁塞音聲母演變的兩個問題

漢語方言層次的特點

從漢語方言現象檢討幾個辨音徵性的問題

漢語方言中的“特字”——一緻的例外

A Note on Tone Change in the Ch’ao-chou Dialect 。

Derivation Time of Colloquial Min from Archaic Chinese

從特宇看吳閩關係

從曆史層次論吳閩關係

北京話文白異讀和方言移藉

Dialectal Words as a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Derivation Time

of Dialects:An Example from Chinese

方言詞匯的時代性

澎湖語匯

書評:中國語言地圖集

三 聲調

國語中雙音節並列語兩成分間的聲調關係

《論語》《孟子》及《詩經》中並列語成分之間的聲調關係

Some Aspects of Tonal Development in Chinese Dialects

Tonal Evolution and Tonal Reconstruction in Chinese

四 構詞

上古漢語的構詞問題——評Laurent Sagart:7he Roots of Old Chinese

漢語詞序問題劄記

論漢語方言中“中心語一修飾語”的反常詞序問題

如皋方言裹完成貌詞尾的詞音位變化

五 漢語與“非漢語”

漢藏係語言研究法的檢討

論漢語與颱語的關係——李方桂漢颱語同源論的檢討

說“五”道“六”

漢藏語中的基本數詞

古卑南語的擬測

Momholo ical Chance of Personal Names in Saaroa。Reftecting

Changes in Social Status

六 語言與文字

中國文字與語言的關係——兼論中國文字學

以音求義,不限形體——論清代語文學的最大成就

從《詩經》“其雨”的用法看蔔辭中命辭的性質

七 語言與文學

從聲韻學看文學

從音韻論《柏梁颱》詩的著作年代

元麯韻字示意說之探討

聲韻學知識用於推斷文學作品時代及真僞之限度

七言詩的起源

附錄

趙元任先生小傳

“非漢語”語言學之父——李方桂先生

《李方桂全集》總序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我看到其中的《國語中雙聲節並列語兩成分間的聲調關係》一文(pp. 299-314)的時候,有一種熟悉感,難道說我以前在別的地方看到過這篇文章? 最近翻查檢索書籍的時候,無意中找到了。原來余嘉錫的《世說新語箋疏》中有相關的論述,我原來看到過,難怪感覺熟悉呢! 《世說·排調...

評分

我看到其中的《國語中雙聲節並列語兩成分間的聲調關係》一文(pp. 299-314)的時候,有一種熟悉感,難道說我以前在別的地方看到過這篇文章? 最近翻查檢索書籍的時候,無意中找到了。原來余嘉錫的《世說新語箋疏》中有相關的論述,我原來看到過,難怪感覺熟悉呢! 《世說·排調...

評分

我看到其中的《國語中雙聲節並列語兩成分間的聲調關係》一文(pp. 299-314)的時候,有一種熟悉感,難道說我以前在別的地方看到過這篇文章? 最近翻查檢索書籍的時候,無意中找到了。原來余嘉錫的《世說新語箋疏》中有相關的論述,我原來看到過,難怪感覺熟悉呢! 《世說·排調...

評分

我看到其中的《國語中雙聲節並列語兩成分間的聲調關係》一文(pp. 299-314)的時候,有一種熟悉感,難道說我以前在別的地方看到過這篇文章? 最近翻查檢索書籍的時候,無意中找到了。原來余嘉錫的《世說新語箋疏》中有相關的論述,我原來看到過,難怪感覺熟悉呢! 《世說·排調...

評分

我看到其中的《國語中雙聲節並列語兩成分間的聲調關係》一文(pp. 299-314)的時候,有一種熟悉感,難道說我以前在別的地方看到過這篇文章? 最近翻查檢索書籍的時候,無意中找到了。原來余嘉錫的《世說新語箋疏》中有相關的論述,我原來看到過,難怪感覺熟悉呢! 《世說·排調...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