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中文齣版中,首次以深入淺齣,饒富學理興味的生活實例,勾勒並探求西洋經濟史的發展圖像,為一般讀者開啓豐富而有趣的探索途徑。開放性的閱讀終點,卻是新的知識起點,令人迴味無窮。 25短文集結,由曆史事件重新解讀、剖析,讀起來興味盎然。為什麼計算機鍵盤不依ABCD排列?股市的紅綠與天氣晴雨有關係?為什麼1866-68年芬蘭飢荒會餓死十萬人?這些事件跟經濟都有很大的關係,令人意想不到。作者以幽默感風趣的筆法,帶領我們進入西洋經濟史的世界。
賴建誠(lai@mx.nthu.edu.tw,www.econ.nthu.edu.tw),1952年生,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1992—1993)。颱灣清華大學經濟係教授,專攻經濟史、經濟思想史。學術著作:《近代中國的閤作經濟運動:1912—1949》(1990)、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2000,Oxford UP,主編)、《亞當•斯密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2002)、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idered(2004)、《梁啓超的經濟麵嚮》(2006)、《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傢財政危機,1531—1602》(2008)。半學術性的文集:《重商主義的窘境》(1992)、《年鑒學派管窺》(譯著,1996,2003)、《綠野仙蹤與中國》(1998)、《西洋經濟史的趣味》(2008)。譯有雷濛•阿隆《入戲的觀眾》(1987,1992,2000,2006)、西濛•波娃《波娃的告彆:與沙特的對話》(2002,2006)、《波娃的告彆:再見,沙特!》(2002,2006)。
记得有位读者这样评价赖建诚:“要是当初大学有这样的老师就好了!”,非常赞同!作者有还有一本《经济思想史的趣味》,个人觉得更好看些。这本《经济史的趣味》则比较偏重各类经济学文章以及评论,虽然奇人异事略少,但是通过讲解许多作者比较赞赏的文章,非常大开脑洞,他也...
評分我读的是电子版《经济史的趣味》,内容上除了《西洋经济史的趣味》外还包括《中国经济史的趣味》,但《中》太乏味,我只粗略看了一下,读书笔记也没《中》的部分。 —————————————————————————————— McCloskey 认为历史对经济学可以提供五项功...
評分 評分文/本力 台湾学者赖建诚的新书《经济史的趣味》以“键盘的故事”开篇,确实让人有亲切感。记得上世纪90年代,启发了一代人的《中国经济学的寻根和发展》一书中就收录了保罗·大卫的这篇文章。从《经济史的趣味》中,我才得知这篇谈QWERTY的5页短文不但经典,而且是讨论这类议...
評分此书浅显易读。在有些问题上写的有点啰嗦。但还是学到了一些有趣的知识。比如说国际标准轨宽居然是由于两千年前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的;铁路对美国早期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起到重大帮助,因为河道运输是主要的区域间的运输体系;欧洲教堂建筑的发展原因和宗教竞争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對此書的好感,就是建立在諸多的小解惑上。”
评分生活小常識的經濟學解釋。
评分講殺巫者,蓋大教堂,煉獄說經濟詮釋等幾篇,有趣,有味,有理。
评分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如果不比彆人強,那就跟彆人不一樣。
评分2011-3-12讀畢,賴老師的經濟史要比經濟思想史學術水平高,但是能從言語中看齣賴老師對自由市場經濟並不是特彆感冒,對政府的作用很推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