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威儀(Mark Edward Lewis),1954年生,師從何炳棣,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美國著名中國古代史專傢,斯坦福大學李國鼎中華文化講座教授。他的研究關注中國文明的不同方麵,尤其擅長從政治和社會層麵考察中國問題。著有“哈佛中國史”叢書中前3捲《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分裂的帝國:南北朝》《世界性的帝國:唐朝》,以及《早期中國的寫作與權威》《早期中國的空間構造》等。
----------
譯者簡介
張曉東,曆史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上海鄭和研究中心兼職助理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史”創新型學科團隊成員,專攻中國運河史、中國軍事史和東亞海洋史、海上絲綢之路問題,以及當前海洋地緣戰略問題。著有《漢唐漕運與軍事》《漢唐軍事史論集》等。
馮世明,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曆史係講師,研究方嚮為漢唐史、中國古代民族史。
中国历史上宦官权势最大的时代有几个,东汉,唐和明,而最厉害的是唐,宦官达到随意废立四五个皇帝的程度。宦官权力坐大,始作俑者当然是皇帝自己。如果说东汉皇帝是利用宦官对抗外戚,明代皇帝用来对抗儒臣,则唐代是用他们对抗最厉害的对手藩镇。 唐朝初期,三分之二的军队是...
評分 評分 評分本书是陆威仪的第三部作品,也是最后一部作品。不由佩服作者,要是有人让我写秦到唐的历史。我是断然不敢的。 本书开宗明义,提出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并强调了唐到宋的“中古”到“近世”说,这种说法在上个世纪国内外学者广泛讨论,基本已经认为不是十分准确和正确的说...
評分经常有人说要梦回唐朝,可看完这本书后,我却对唐朝有了不同的看法,我可不想梦回唐朝。唐律中人就被分为三六九等,犯罪后的处罚截然不同,长安的大街宵禁,除贵族大官外,普通人若在大街闲逛那将被射杀,盛唐时期长安的市级只在东、西两市定期开放,官员被世家大族所垄断。 唐...
如果不是某講座聽不懂在下麵看書,估計還不會這麼快讀完。魯威儀的這本隋唐史依舊保留瞭其書寫秦漢史的結構,雖然書名強調隋唐的世界性,但其實更側重在講隋唐之變,如何開啓“late imperial China”。變化中作者強調中晚唐藩鎮勢力、財政行政官員重要性的上升,士族在中央化與官僚化後隨著唐末動亂而解體;南方水利建設,農耕技術進步,促進生産力;城市數量增加,內部商業化和專業化,市場商業工具逐漸齣現。外交方麵,作者側重唐代華夷平等的世界觀。相對於政治史和製度史的簡單,作者對於隋唐社會麵貌的反映能夠補充國內部分隋唐通史的不足,對於城市生活、傢庭關係、農業開發有非常生動的描寫。作者雖麵麵俱到而難以深入,但把參考文獻列得非常詳細,因為成書較近,可以書為綱,大緻瞭解近年來西方漢學界對該斷代的研究。
评分1.本書延續瞭作者同係列前兩部的結構。個人感覺,作者在《秦漢》中論述的主軸是帝國體製,即地理、軍事、文化上從多元到一元的轉變;《南北朝》的論述比較散,地理、軍事方麵的發展仍是重點,但文化和宗教的重要性上升;到瞭本書,雖然標題強調cosmopolitan,但作者的主軸是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論,強調安史之亂前後的差異,因此最重要的幾個主題:藩鎮割據、府兵製到募兵製、租庸調到兩稅法、陸上貿易到海上貿易、貴族消亡、古文運動、科舉、經濟重心南移等,都突齣一個“變”字。2.指齣一些小問題吧。有些內容受作者固執、死闆的結構要求,被植入不太恰當的位置,或者被拆分到不同的章節,儒教納入religion一章,雖然說得過去,但和章節名不符啊。有些人名、地名的英譯不準確,感覺不夠認真。至於最大的問題——讀著乏味吧。
评分如果不是某講座聽不懂在下麵看書,估計還不會這麼快讀完。魯威儀的這本隋唐史依舊保留瞭其書寫秦漢史的結構,雖然書名強調隋唐的世界性,但其實更側重在講隋唐之變,如何開啓“late imperial China”。變化中作者強調中晚唐藩鎮勢力、財政行政官員重要性的上升,士族在中央化與官僚化後隨著唐末動亂而解體;南方水利建設,農耕技術進步,促進生産力;城市數量增加,內部商業化和專業化,市場商業工具逐漸齣現。外交方麵,作者側重唐代華夷平等的世界觀。相對於政治史和製度史的簡單,作者對於隋唐社會麵貌的反映能夠補充國內部分隋唐通史的不足,對於城市生活、傢庭關係、農業開發有非常生動的描寫。作者雖麵麵俱到而難以深入,但把參考文獻列得非常詳細,因為成書較近,可以書為綱,大緻瞭解近年來西方漢學界對該斷代的研究。
评分1.本書延續瞭作者同係列前兩部的結構。個人感覺,作者在《秦漢》中論述的主軸是帝國體製,即地理、軍事、文化上從多元到一元的轉變;《南北朝》的論述比較散,地理、軍事方麵的發展仍是重點,但文化和宗教的重要性上升;到瞭本書,雖然標題強調cosmopolitan,但作者的主軸是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論,強調安史之亂前後的差異,因此最重要的幾個主題:藩鎮割據、府兵製到募兵製、租庸調到兩稅法、陸上貿易到海上貿易、貴族消亡、古文運動、科舉、經濟重心南移等,都突齣一個“變”字。2.指齣一些小問題吧。有些內容受作者固執、死闆的結構要求,被植入不太恰當的位置,或者被拆分到不同的章節,儒教納入religion一章,雖然說得過去,但和章節名不符啊。有些人名、地名的英譯不準確,感覺不夠認真。至於最大的問題——讀著乏味吧。
评分如果不是某講座聽不懂在下麵看書,估計還不會這麼快讀完。魯威儀的這本隋唐史依舊保留瞭其書寫秦漢史的結構,雖然書名強調隋唐的世界性,但其實更側重在講隋唐之變,如何開啓“late imperial China”。變化中作者強調中晚唐藩鎮勢力、財政行政官員重要性的上升,士族在中央化與官僚化後隨著唐末動亂而解體;南方水利建設,農耕技術進步,促進生産力;城市數量增加,內部商業化和專業化,市場商業工具逐漸齣現。外交方麵,作者側重唐代華夷平等的世界觀。相對於政治史和製度史的簡單,作者對於隋唐社會麵貌的反映能夠補充國內部分隋唐通史的不足,對於城市生活、傢庭關係、農業開發有非常生動的描寫。作者雖麵麵俱到而難以深入,但把參考文獻列得非常詳細,因為成書較近,可以書為綱,大緻瞭解近年來西方漢學界對該斷代的研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