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空间

邻里空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桂勇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789919
丛书系列: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空间研究
  • 社区工作
  • 城市研究
  • 专业相关
  • 行动者视角
  • 城市与空间
  • 地理
  • 邻里关系
  • 社区生活
  • 城市空间
  • 居住环境
  • 社会互动
  • 公共设施
  • 地方文化
  • 居民参与
  • 空间设计
  • 社区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主要内容:目前关于中国城市邻里的研究基本上都深受“国家—社会”范式的影响。对此,书稿提出一个以行动者分析为核心的解释性框架,即从行动者在充斥着各种政治、社会因素的特定邻里空间中的行动出发,对城市邻里进行分析。全书按照上述框架,以上海市的经验为例,对城市邻里的行动、组织与政治互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序一
序二
1.引言:城市基层的行动者、空间与组织
1.1 城市邻里研究中的“国家—社会”范式
1.2 从国家—社会范式到行动者分析框架
1.3 行动者分析框架下的邻里空间与组织
1.4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2.“社区建设”与邻里空间的行动者
2.1 社区建设运动及其叙事:两幅不同图像
2.2 社区建设运动中的行动者
2.3 直接选举与民主的多重面相
3.邻里空间的性质
3.1 “社区”的建构与城市居住空间的本质
3.2 谁的世界?——社区参与与利益关联
3.3 制度创新、组织变革与邻里政治
3.4 邻里的“空心化”
4.邻里空间的组织、控制及其变迁
4.1 社会变迁与基层党组织
4.2 邻里空间中的居委会:历史与变迁
4.3 “四级网络”:从政治控制到行政化
4.4 对控制的挑战:以房产权利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在邻里的兴起
5.从控制到“粘连”:宏观结构变迁与微观政治空间的转换
5.1 社会转型与城市邻里中的国家力量:一个分析框架
5.2 社会转型与政治—社会空间的转换
5.3 国家与城市基层社会在邻里中的“粘连”
5.4 私人化接触与城市基层的本土性权力操作策略
5.5 积极分子、楼组与人情操作策略
5.6 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务、动员与民主投票
6.讨论
6.1 基层自治与基层政权建设:社区建设中的悖论
6.2 城市民主的生长“空间”何在?
6.3 农村基层与城市基层:一个比较视角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桂勇教授的这本书应该说不算陌生,因为之前在社会学核心期刊《社会学研究》上看到过桂勇教授的关于业主运动的相关文章,文中用了一些量化的模型,当时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社区研究是我的兴奋点之一,特别是关系到我个人比较关心的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载体之一,业主委员会这...

评分

桂勇教授的这本书应该说不算陌生,因为之前在社会学核心期刊《社会学研究》上看到过桂勇教授的关于业主运动的相关文章,文中用了一些量化的模型,当时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社区研究是我的兴奋点之一,特别是关系到我个人比较关心的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载体之一,业主委员会这...

评分

桂勇教授的这本书应该说不算陌生,因为之前在社会学核心期刊《社会学研究》上看到过桂勇教授的关于业主运动的相关文章,文中用了一些量化的模型,当时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社区研究是我的兴奋点之一,特别是关系到我个人比较关心的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载体之一,业主委员会这...

评分

桂勇教授的这本书应该说不算陌生,因为之前在社会学核心期刊《社会学研究》上看到过桂勇教授的关于业主运动的相关文章,文中用了一些量化的模型,当时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社区研究是我的兴奋点之一,特别是关系到我个人比较关心的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载体之一,业主委员会这...

评分

桂勇教授的这本书应该说不算陌生,因为之前在社会学核心期刊《社会学研究》上看到过桂勇教授的关于业主运动的相关文章,文中用了一些量化的模型,当时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社区研究是我的兴奋点之一,特别是关系到我个人比较关心的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载体之一,业主委员会这...

用户评价

评分

@ 光合作用

评分

有深度的洞见与有力的质问。看似所讲是城市基层民主政治,但其语境是涵盖了农村民主自治的。城市与农村像是一对双生子,很像又太各有不同。

评分

有深度的洞见与有力的质问。看似所讲是城市基层民主政治,但其语境是涵盖了农村民主自治的。城市与农村像是一对双生子,很像又太各有不同。

评分

以为是写邻里空间理论的,看了五分之二发现无关

评分

说要突破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到后面还是在用这一二元思维在分析问题,说到没有做到,各中细节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