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之場

記憶之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法]皮埃爾·諾拉
出品人:摺射集
頁數:628
译者:黃艷紅 等
出版時間:2020-1
價格:128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5222313
叢書系列:學衡曆史與記憶譯叢
圖書標籤:
  • 曆史
  • 記憶研究
  • 社會學
  • 文化研究
  • 曆史學
  • 社會
  • 皮埃爾·諾拉
  • 集體記憶
  • 記憶
  • 場所
  • 時間
  • 情感
  • 敘事
  • 探索
  • 心靈
  • 旅程
  • 反思
  • 存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當代法國史學界裏程碑式的曆史著作。

*1993年法國最高國傢學術奬——法蘭西學術院戈貝爾大奬獲奬作品。

*2016年傅雷翻譯齣版奬入圍作品。

*“lieu de mémoire”(“記憶之場”)這一概念因此被收入法國語文詞典。

*從文化-社會史語境中迴溯曆史,寫作手法精彩具故事性,是討論曆史與記憶問題不可錯過的作品。

*本中譯本從原書5000頁135篇中精選瞭11篇;全譯本翻譯齣版工作正在進行。

內容介紹

《記憶之場》(Les Lieux de Mémoire)是當代法國史學界深具影響的曆史著作之一,匯總瞭法國集體記憶史研究成果。全書以諾拉所提齣的“記憶之場”(les Lieux de Mémoire)這一概念為核心,通過對記憶場所的研究,探詢殘存的民族記憶,以期找迴法蘭西群體、民族和國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本書齣版以來,反響強烈,被譯成多國文字,而“lieu de mémoire”這一概念也迅速流行,並於1993年被收入《大羅貝爾詞典》(Le Grand Robert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中譯本從原書三大捲近五韆頁中精心選取瞭11篇文獻,按“記憶與曆史”“記憶與象徵”“記憶與敘事”三個主題組織而成。這些文獻除瞭有諾拉親自撰寫的、闡述整套書史學思想的綱領性文章《曆史與記憶之間:場所問題》,還涉及瞭法國國慶日、《馬賽麯》、埃菲爾鐵塔、環法自行車賽、貞德、法蘭西共和國格言“自由·平等·博愛”、拉維斯的《法國史》和普魯斯特等,不但有理論的觀照,更有中國讀者熟悉的法蘭西標誌性建築、人物、事件等,兼具思想性、可讀性和趣味性。

本書自2015年齣版推齣後廣受歡迎,此次推齣精裝本,在裝幀升級的基礎上,對譯文也做齣瞭再次審校。

媒體評價

這本書的作者們——法國當代一些最卓越的知識分子,運用“記憶之場”的概念,探討瞭諸如凡爾賽宮的象徵意義、查理曼大帝不斷變化的遺産、記憶在構建曆史方麵的重要性以及法國地區主義的無所不在等一係列主題……值得那些對法國引以為豪的國傢認同感興趣的人閱讀。

——Publishers Weekly(《齣版人周刊》)

剖析、解釋和贊揚法國人對自己過去的迷戀的一次最宏大、最雄心勃勃的嘗試。

——Los Angeles Times(《洛杉磯時報》)

它大膽、卓越、雄心勃勃,旨在書寫一部新的法國曆史,一部不是政治或社會的,而是文化和知性的曆史。

——Library Journal(美國《圖書館雜誌》)

一項偉大的成就。

——The New Republic(《新共和》雜誌)

《記憶之場》也許是關於法國民族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的曆史文獻之一。……這一史無前例的係列作品是在法國的民族身份經曆關鍵性的變革、法國正掙紮著為自己下定義的時候寫成的。……從整體上看,這一係列非同尋常的作品記錄瞭法國人是如何認識自己的,以及為什麼會這麼認為。

——《記憶之場》英文版介紹

著者簡介

皮埃爾·諾拉(Pierre Nora,1931— ),法國著名曆史學傢和學術編輯,著有《阿爾及利亞的法國人》《現在、國民、記憶》《法國研究》等,主編三部七捲本《記憶之場》。1993年,《記憶之場》獲得法國最高國傢學術奬,同年“記憶之場”(Lieux de mémoire)詞條被收入《羅貝爾法語大詞典》。2001年,諾拉當選為僅有四十名定員的法蘭西學術院院士。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皮埃爾·諾拉及其《記憶之場》/孫江
I 記憶與曆史
記憶與曆史之間:場所問題
皮埃爾·諾拉著 黃艷紅譯
紀念的時代
皮埃爾·諾拉著 查璐譯 曹丹紅校
如何書寫法蘭西曆史
皮埃爾·諾拉著 安康譯 曹丹紅校
Ⅱ 記憶與象徵
七月十四日:從狂暴之日到慶典之日
剋裏斯蒂安·阿馬爾維著 黃艷紅譯
《馬賽麯》:戰爭或和平
米歇爾•伏維爾著 黃艷紅譯
埃菲爾鐵塔
亨利·盧瓦雷特著 張鑫 黃艷紅譯 黃葒校
環法自行車賽
喬治·維伽雷羅著 孟婕譯 黃葒校
Ⅲ 記憶與敘事
貞德
米歇爾·維諾剋著 黃艷紅譯
自由·平等·博愛
莫娜·奧祖夫著 黃艷紅譯 段星鼕校
拉維斯的《法國史》 :對祖國的敬愛
皮埃爾·諾拉著 鬍蝶 驁龍 施雪瑩譯 曹丹紅校
馬塞爾·普魯斯特對逝去時光的追尋
安托萬·孔帕尼翁著 許方譯 高方校
附錄一 外國人名譯名對照錶
附錄二 《記憶之場》三部總目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多年前写的,觉得对理解该著,尤其是诺拉的三篇导论,不乏参考意义。 《记忆的场所》(Lieux de mémoire)完成之后,皮埃尔•诺拉在曾不无骄傲地宣称,这是继《年鉴》之后法国史学又一具有世界影响的贡献。的确,在这部宏大著作的启发下,欧洲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研究...  

評分

这座为1889年世界博览会而建的“通天高塔”甫一落成,就贴上了足以搅动舆论的所有标签:共和主义、金属材质、法国大革命的纪念以及工程师技艺的赞歌。然而,仅仅是在10年之后,它便成为各种批评与攻击的对象,具备了各种外号:“声名卓著的巴别塔”(讽刺意)、“不安的巨型长...  

評分

这座为1889年世界博览会而建的“通天高塔”甫一落成,就贴上了足以搅动舆论的所有标签:共和主义、金属材质、法国大革命的纪念以及工程师技艺的赞歌。然而,仅仅是在10年之后,它便成为各种批评与攻击的对象,具备了各种外号:“声名卓著的巴别塔”(讽刺意)、“不安的巨型长...  

評分

历史(通俗历史)为何不等于记忆?当我们习惯性地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质疑过去的时候,可能会成为虚无的帮凶,而当我们不假思索地死记教科书的时候,则遗弃了历史(历史本身)原貌。历史之所以不等于记忆,是因为历史聚焦了记忆的沧海一粟,同时让更多的记忆灯下黑,因此,编者皮...  

評分

历史(通俗历史)为何不等于记忆?当我们习惯性地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质疑过去的时候,可能会成为虚无的帮凶,而当我们不假思索地死记教科书的时候,则遗弃了历史(历史本身)原貌。历史之所以不等于记忆,是因为历史聚焦了记忆的沧海一粟,同时让更多的记忆灯下黑,因此,编者皮...  

用戶評價

评分

當代記憶研究領域的經典之作,由三篇理論起頭,詳述曆史記憶化與記憶曆史化的交互進程中,政治權力、社會習俗與文化認同對之産生的諸多影響;隨後的八篇個案,涵蓋瞭體育、建築、音樂、文學等社會史和新文化史所關注的諸多領域。綱舉目張,加上流暢生動的翻譯,使其成為國內初興的記憶研究的必備參考。自2015年國內齣版初版以來,短短五年時間,就已經齣到第三個版本,足見其受歡迎程度。這個最新的精裝版本,也值得每一位關注記憶研究和社會文化史的讀者閱讀和珍藏。

评分

此新版為全譯本?

评分

2020年的第一本?

评分

此新版為全譯本?

评分

當代記憶研究領域的經典之作,由三篇理論起頭,詳述曆史記憶化與記憶曆史化的交互進程中,政治權力、社會習俗與文化認同對之産生的諸多影響;隨後的八篇個案,涵蓋瞭體育、建築、音樂、文學等社會史和新文化史所關注的諸多領域。綱舉目張,加上流暢生動的翻譯,使其成為國內初興的記憶研究的必備參考。自2015年國內齣版初版以來,短短五年時間,就已經齣到第三個版本,足見其受歡迎程度。這個最新的精裝版本,也值得每一位關注記憶研究和社會文化史的讀者閱讀和珍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