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获得2017年“科普文学奖”(2017 Science Book Award)
*几十个通过“向植物学习创新”所得的有关发明设计的具体案例
*既是贴近大众的对植物及“仿生学”的趣味科普,又是关于如何“可持续地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的深刻反思
*本书附赠精美填色画 册《植物创新研究所》,画册内包含多种可以无限发挥创造力进行涂色的植物,在人文科普阅读的同时踏上一段轻松有趣的艺术创作之旅。
★封底语
植物在人类出现很久之前,就已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在自然这个巨大的实验室中,不断进化、发展,既有冲突与斗争,也有合作和共栖。为了生存,它们发展出种种实用策略,滋养着一代代人的灵感与想象,启发了无数天才般的发明与设计。
但就在当下,植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灭亡。本书通过种种有趣案例,讲述有关植物的逸事和发现,最终令我们更加理解它们的同时,也惊觉“每一种植物的离开,都是沉睡的灵感在消失”。
★内容简介
仿生学是研究和模仿自然的学问,它能为人类提供高效、可持续的创新。室内蕨类植物吸收有害物质的本领,成为空气净化装置学习的对象;沙漠植物进化出的适应机制,为改进雨水收集装置提供了灵感。不仅如此,植物王国在众多领域为人类点亮智慧之灯,例如,设计信息交换网络、优化轻质环保的建筑 设计、开发市场营销手段、实现人类光合作用等。“魔法学徒”雷纳托·布吕尼与他自然界中的特别顾问一起,通过9段科学之旅,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植物世界的大门。
雷纳托·布吕尼,任教于意大利帕尔马大学食品与药品科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保健食品及植物化学物质。他是“LS9--生物活性与健康”(LS0--Bioactive&Health)研究小组联合创始人,该组织致力于研究应用植物学、天然物质、食物、健康与营养之间的联系。目前作者已出版《魔法学徒的神奇花园》等三本仿生学、植物学科普读物。
首先感谢豆瓣荐书团的赠书! 其实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讲,一开始读这种生物科普向的读物是有一点痛苦的。但是看着看着,又顿生了一点从未有过的奇妙体验。 面对地球上共生的各种生命体,也许人类对于植物的了解并不深入。毕竟虽然大家都是生物,但是动物和植物连最基本的生存形态...
评分 评分请不要故弄玄虚 请大家先看一下这三本书的目录,你能从中看出它们的大概内容吗?答案一目了然,后两本可以,第一本不行。 这是我对《魔法学徒的神奇花园》的第一个感受:从书名到目录,作者喜欢卖关子,耍小聪明。其实,卖卖关子,彰显一下小聪明也无不可。但通常来讲,科普书...
评分对于一个生物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刚开始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有点小拒绝,害怕内容会太过枯燥乏味。初中水平的知识量,动力系统可没有那么强悍,一直到我读完后,内心世界那可说是一波一波的,认知小宇宙也不知道扩建了多少倍。 作者的写作手法很像在讲故事,而他在故事中...
画册是按照字母排序的,对入门读者太不友好了
评分科普书,行文试图以有趣、植物拟人的角度开展,但稍显啰嗦。没有图片,有些理论无法理解。这种主题还是拍成纪录片比较好。
评分科普书,行文试图以有趣、植物拟人的角度开展,但稍显啰嗦。没有图片,有些理论无法理解。这种主题还是拍成纪录片比较好。
评分写得挺俏皮的仿生学科普小书,主角是植物们。作者假设了自己“能与植物直接对话”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帮虚构的客户们(有的还做着不怎么能见光的生意)寻找符合需求的特定植物——从征服宇宙到非法开采到永葆青春——来介绍植物在进化的大实验室里做出的一切努力,譬如柚子为了保护果实不被摔伤而进化出的厚皮、天堂鸟(那种常见的花)只为织布鸟才“敞开怀抱”的机制、荷花等植物叶片表面形态带来的自洁功能等等。“我们所谓的‘优雅’‘讲究’‘曲折’,于它们而言其实仅用一个词便可概括:实用。每一个植物的形态结构,其实不过是它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的、适应某一特定地点或某些特定条件而形成的实用结构。”
评分仿生学于读者而言也许稍感陌生,但仿生的理念其实无处不在。小至尼龙搭扣、防水材料,大至城市规划、宇宙飞船,这些人类世界的发明与设计在森林中均能找到原型。而发明者和设计师们也确确实实受益于此,模仿着动植物,在自然界寻找灵感,以满足生存的便利需求。 此外,在观念上,人们也通过观察植物获取了很多灵感。如长相平平的花朵如何利用蜜蜂的视觉局限以诱其光顾,看起来甜美但口感干涩的植物如何利用昆虫的无知来指使它们,此类行为怎样启发了有关刺激消费的种种策略;稗子如何将自己伪装成水稻以逃脱种植者追杀,这又怎样滋生了人类市场的盗版现象;有些植物还会利用某些动物性欲强的特点,发展专有客户,也即常说的“极端市场细分”;更不用说免费试吃以诱捕敌人了…… 这并非一本传统意义上博物学的书,更多是一次建立植物与人类联系的尝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