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有什么人让你耿耿于怀,读《 战时灯火》也许会让你释怀。
◆《战时灯火》是诺贝尔奖得主石黑一雄熟读到可以背出来的书!
◆布克奖50周年大奖“金布克奖”得主、世界文坛罕见的“诗歌与小说全才”翁达杰继《英国病人》之后又一经典力作!
◆《战时灯火》是2018年布克奖入围作品、《纽约时报》畅销书!
◆ 权威译本!附赠:上外吴刚教授撰写的译后记《记忆的棱镜》及精美插画!
◆翁达杰的想象力接近超现实!——诺奖作家石黑一雄
◆《战时灯火》从第一句话就让人沉迷!一部关于秘密和失去的小说,是翁达杰最好的作品。——《出版人周刊》
◆翁达杰的文字之美有一种魔力:让读者忍不住就驻足凝视!——《华盛顿邮报》
【内容简介】
“生活就是‘schwer’(困厄)。”
1945年,14岁少年纳撒尼尔的父母走了,把他和姐姐留给两个可能是罪犯的人照看。
外号“蛾子”的人终日行踪不定,“镖手”的身份似乎也并不简单。他们还带来了一群陌生人,每个人似乎都身怀秘密,似乎都与少年的母亲有着某种关系。
十多年后,31岁的纳撒尼尔还对母亲当年的突然离弃耿耿于怀。他决心挖掘无法理解的往事,试图拼凑出当年完整的故事……
【名人及媒体推荐】
翁达杰的想象力接近超现实!
——诺奖作家石黑一雄
《战时灯火》从第一句话就让人沉迷!一部关于秘密和失去的小说,是翁达杰最好的作品。
——《出版人周刊》
翁达杰太会写生命的脆弱与幸运了!他的作品构思独特,充满诗意。
——《纽约客》
《战时灯火》没有任何细节或人物是无关紧要的。一切都互相关联,一切都恰到好处。
——《华盛顿邮报》
我写小说就像考古,抽丝剥茧地呈现故事的过去,再回到现在。
——迈克尔·翁达杰
翁达杰的文字像箭一样,直射靶心。
——《华盛顿邮报》
翁达杰的文字之美有一种魔力:让读者忍不住就驻足凝视!
——《华盛顿邮报》
我自己从来不愿意写一部结局完满的小说。在结尾处我总要留一扇门。我的故事里有角色消失了25页以后忽然又回来了,但他们并不需要解释之前去哪儿了。——迈克尔·翁达杰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
世界文坛罕见的“诗歌与小说全才”。1992年,翁达杰荣获英语文学至高荣誉布克奖;2018年,荣获布克奖50周年大奖“金布克奖”!
1943年,翁达杰出生于斯里兰卡,19岁移民加拿大。他凭《英国病人》获得布克奖和加拿大总督奖。2018年,翁达杰新作《战时灯火》在英国出版,再次获得布克奖评委的青睐。
诺贝尔奖作家石黑一雄与翁达杰对谈时,感叹“翁达杰的想象力接近超现实”。翁达杰也直言:“我从来不愿意写一部结局完满的小说。在结尾处我总要留一扇门。我的故事里有角色消失了25页以后忽然又回来了,但他们并不需要解释之前去哪儿了。”
译者简介
吴刚,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英美文学博士。从事文学翻译26年,有四百多万字文学翻译作品。翻译代表作有《霍比特人》《美与孽》《莎乐美》等。2016年获得上海翻译家协会颁发的“翻译新人奖”,该奖项每五年评选一次。
可能是我对作者名气寄予厚望了,所以读后有一点小失望。不过如果你喜欢岛上书店这类小说,应该也会喜欢这本。综合评分3.5星。 (有一定剧透) 本文结构★★★★ 这部小说的出彩之处,正是在于结构的巧妙设计。全书分为两部,第一部小说背景设立在1945年的英国,正是二战后期,...
评分“1945 年,我们的父母走了,把我们留给两个可能是罪犯的人照看。”(In 1945 our parents went away and left us in the care of two men who may have been criminals.) 这是《战时灯火》开头的第一句话。如果去掉时间 1945 年和地点伦敦,完全可以直接开始一个续写大赛,让走...
评分 评分 评分很多事情,我们有时候很久很久都不能忘, 也许是一些开心的事儿, 也许是一些伤心的事儿。 开心的事情最后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而伤心的事情最后变成了心里的一根刺。 曾经一个朋友提到过有仇当场就报, 确实, 谁也没有那个闲工夫去记仇,当场就报算得上一个态度。 也相当的洒...
今年看过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关于回忆,关于过去,翁达杰的文字有一种"内省"的meditation,很容易把人带入进去。
评分今年看过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关于回忆,关于过去,翁达杰的文字有一种"内省"的meditation,很容易把人带入进去。
评分我们在彼此生命缺席的时分,都成了命运的折痕,其实都无法修补。
评分我可以在此大言不惭的讲翁达杰的小说是从来不会让读者失望的,高明的故事手法,诗意的文字,时而迷离时而清晰的命运内核,总有一种或几种会打动读者。在《战时灯火》这本新作里,仍能看到很多他之前作品的影子,人物的转换,时间的挑接,以及扑朔的回忆都在书中有很鲜明深刻的体现。“我们用几乎不可信的故事勾勒出我们生命的顺序”。
评分被腰封“石黑一雄熟背的小说”所强烈种草···· 风格果然是那种拼凑式的牵引、以一种追叙的方式(某种调性)让回忆里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向我们走来。。别人看待我们的眼光确实会成为我们置身于“自我”的一种表达,但最终我们还是要用孤儿的身份去看待过去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通过用自己的眼光在回忆里跋涉去塑造一个真正的“自我”。。。我们无法解释覆盖在我们生活之上的障碍和规则,而重新回首目睹我们曾经受的一切细节,都遁入了无形之中,成为了一种必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