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情與理性的辯證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聯經齣版公司
作者:彭小妍
出品人:
頁數:416
译者:
出版時間:2019-4-27
價格:NT$62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570853025
叢書系列:聯經學術叢書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彭小妍
  • 五四運動
  • 五四
  • 文化研究
  • 中國近現代思想
  • 港颱版
  • 現當代文學
  • 哲學
  • 理性
  • 情感
  • 辯證
  • 思想
  • 人性
  • 道德
  • 認知
  • 自由
  • 選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19年正逢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對五四遺產的重新評價與禮讚

探索長期被主流論述遮蔽的唯情論及情感啟濛論述,企圖還原一個完整的五四故事。

情感與理性是否不相為謀,甚至水火不容?我們做決定之時,是否應該頭腦冷靜,亦即,不受情感乾擾?

情感與理性的關係,從歐洲啟濛時代就是知識分子論辯的課題,也是彭小妍在《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濛》一書中所探討的五四啟濛時代的重要議題。歐洲啟濛時期有笛卡兒的理性主義,同時也有休姆與盧梭的情感主義。中國五四時期梁啟超、蔡元培所領導的人生觀派主張情感啟濛與唯情論,大力批判科學派的啟濛理性主義。彭小妍在《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一書裡探討五四轟動一時的「科學與玄學論戰」──亦即「科學與人生觀論戰」──旨在說明中國現代知識分子並未在全球情感與理性的永恆辯論中缺席;五四知識分子在認識論層麵上承接先儒、啟發後進,與西方古今哲學相互發明,日後新儒傢實一脈相承。研究五四的精神遺產,不要忘記當年唯情論及情感啟濛運動對啟濛理性主義的批判。

五四的啟濛理性論述嚮來為研究主流,《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以五四反啟濛論述為主軸,探討五四唯情論與啟濛理性主義的辯證,開拓瞭一個嶄新的視野。本書從跨文化研究的角度追溯人生觀論述的歐亞連結脈絡,展現人生觀派發動的唯情論及情感啟濛論述,上承歐洲啟濛時期的情感論述,下接1960年代以來德勒茲發展的情動力概念以及李澤厚的「情本體」論。全書研究以唯情與理性的辯證,重新定義五四的知識論體係(episteme)。歷來主流論述以「全盤西化」、「拿來主義」描述五四一代,本書爬梳一般忽略的文獻資料,顯示五四知識分子在知識論上的跨文化串連,連通古今中西,打破瞭傳統/現代、中國/西方的二元論。重新認識五四知識界的唯情與理性辯證,目的是使現有的五四啟濛理性論述複雜化,開展五四唯情論及情感啟濛論述的知識論可能,更彰顯人生觀派知識分子與二戰前後新儒傢興起的關聯。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顯示,唯情論與啟濛理性的辯證共同構成瞭五四精神的真髓。本書所謂情感啟濛,不僅牽涉到心理學或神經科學上的情感,更是五四唯情論所主張的唯情,牽涉到我與非我、主體與客體的相互關係,與西方的情動力是相通的;唯情論認為「情」是道德觀、人倫觀、社會觀、政治觀、國傢觀、宇宙觀的關鍵。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共分六章,第一章〈「人生觀」與歐亞反啟濛論述〉強調「人生觀」一詞作為跨文化語彙的重要性,掀起瞭五四時期的唯情與理性的辯證。第二章〈張東蓀《創化論》的翻譯──科學理性與「心」〉討論《創化論》的翻譯,使得「創造」、「直覺」、「綿延」等跨文化語彙,成為現代中國的日常用語,「創造社」的成立是最佳例子。哲學思想與文學的相互印證,是一個尚待開發的領域。本章結尾以徐復觀為例,探討戰後新儒傢與人生觀論述的連結。第三章是〈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第四章是〈蔡元培美育運動的情感啟濛──跨文化觀點〉。第五章〈硃謙之與袁傢驊的「唯情論」──直覺與理智〉,也論及杜威的「自然主義形而上學」,說明杜威的經驗主義目的在主張「可驗證」的形上學。第六章〈方東美的《科學哲學與人生》──科哲閤作,理情交得〉除討論五四期間有關方東美的中西方哲學、文學、藝術的嫻熟修養,也探討人生哲學在五四時代及其後的影響,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無名氏六捲本的史詩式小說《無名書》(寫作於1945-1960)。

著者簡介

彭小妍

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方嚮為兩岸現代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曾齣版專著《超越寫實》、《海上說情欲:從張資平到劉吶鷗》、《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小說《斷掌順娘》《純真年代》,主編有《楊逵全集》。

2013年以《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聯經齣版)一書榮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

圖書目錄


導 言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認識論
唯情論對唯心論、唯物論的批判
科學與人生觀論戰研究
五四啟濛理性的檢討
反啟濛思潮
跨文化語彙的方法論
本書架構
小結:我感故我在
第一章 「人生觀」與歐亞反啟濛論述
啟濛哲學問題所在:主客二分
倭依鏗與張君勱,《中國與歐洲的人生問題》
倭伊鏗的《大思想傢的人生觀》
「人生觀」的日譯
西田幾多郎:何謂生命?
梁啟超的人生觀論述
張君勱的人生觀論述
小結
第二章 張東蓀《創化論》的翻譯
──科學理性與「心」
張東蓀的翻譯理論
「詮知之學」與「釋生之學」
理智與生命
具體時間:「真時」
抽象時間
生之動力
《創化論》與創造社
《創化論》與人生觀派
徐復觀〈心的文化〉
第三章 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東方化、西方化:羅素
何謂生活?
文化的三條路線
印度唯識論與西方認識論
中國的形上學:直覺vs. 理智
第四章 蔡元培美育運動的情感啟濛──跨文化觀點
日本「美育」思想的跨文化性
中國的美育運動:王國維、蔡元培
《美育》雜誌
美育與「美的人生」:李石岑、蔡元培
小結:瀋從文、冰心
第五章 硃謙之與袁傢驊的「唯情論」──直覺與理智
硃謙之的〈唯情哲學發端〉
真情之流:此意識中的現象世界,即內在本體
情存於一感一應之中
情的「已發」、「未發」(not yet)與無限可能
神即「美的本體」,「情」即本然之美
硃謙之與瀋從文、吳稚暉、鷗外.鷗
袁傢驊的《唯情哲學》
「情人」與「超人」
硃謙之的《一個唯情論者的宇宙觀及人生觀》
東西文化一元論
對心理學及辯證法的批判
司馬長風、黃建中
牟宗三、鬍適與杜威
小結:唯情論與張競生的唯美主義
第六章 方東美的《科學哲學與人生》──科哲閤作,理情交得
哲學史與文學
近代科學的二元論
生物科學的啟發
何謂「情」?
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與鬆果腺
情動力與唯情
「生命悲劇之二重奏」
人生哲學與五四及其後──吳稚暉、李石岑及無名氏等
結 論 唯情論與與啟濛理性──還原一個完整的「五四故事」
巴金:追求真情的五四人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202052。

评分

這本書寫得很閤胃口。跨文化的問題意識比德威國球之流高到不知哪裏去瞭。作者的刻苦也很令人感動,還能推倒重來。

评分

202052。

评分

202052。

评分

這本書寫得很閤胃口。跨文化的問題意識比德威國球之流高到不知哪裏去瞭。作者的刻苦也很令人感動,還能推倒重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