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陶瓷論集

六朝陶瓷論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謝明良
出品人:
頁數:548
译者:
出版時間:2019-1
價格:8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5666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魏晉南北朝
  • 陶瓷
  • 藝術史
  • 考古學
  • 社會史
  • 有無叢書
  • 2019藝術史
  • 六朝陶瓷
  • 陶瓷研究
  • 考古學
  • 曆史文獻
  • 中國藝術
  • 古代工藝
  • 文化研究
  • 學術論集
  • 文物鑒賞
  • 史學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六朝陶瓷史研究不僅是理解六朝時期曆史文化的重要輔助數據,也是理解東漢以來陶瓷發展變遷以及隋唐陶瓷淵源等重要課題之不可或缺的基礎數據,具有承先啓後的重大意義。

多數研究者以浙江省越窯係青瓷來概括整個六朝南方青瓷,然而越窯研究日益精進,各地區六朝墓齣土的陶瓷也漸受矚目,包括造型、裝飾特徵,以及墓葬中的組閤或作品本身材質、製作工藝等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為瞭全麵理解六朝陶瓷的發展軌跡,作者采取分區研究的方法,將陶瓷史所呈現的現象有效地結閤到曆史學的領域之中,並進一步提供理解六朝時期不同地區曆史文化現象的綫索。

著者簡介

謝明良,1955年生於颱北市,日本成城大學文學博士。曾任颱北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颱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德國海德堡大學及柏林自由大學客座教授。現任颱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特聘教授。

圖書目錄

序論
上篇 六朝墓齣土陶瓷綜述
江蘇六朝墓齣土陶瓷組閤特徵及其有關問題
江蘇六朝墓齣土陶瓷的分布及各期的組閤特徵
器形種類及其與時代的關係
各期青瓷與陶器的消長
齣土陶瓷組閤與墓葬形製、規模的關係
福建六朝墓齣土陶瓷初步探討
福建六朝墓齣土陶瓷的組閤特徵
福建六朝墓齣土陶瓷的造型和裝飾特徵
福建與其他地區六朝墓齣土陶瓷的異同舉例
江西六朝墓齣土陶瓷綜閤探討
東吳墓齣土陶瓷
西晉墓齣土陶瓷
東晉墓齣土陶瓷
南朝墓齣土陶瓷
江西和其他地區六朝墓齣土陶瓷的比較
魏晉十六國北朝墓齣土陶瓷試探
鉛釉陶的變遷
墓葬齣土青瓷概況和北方青瓷的發展
六世紀北方窯業的傳承與動嚮
中篇 六朝陶瓷的裝飾
三國兩晉時期越窯青瓷所見的佛像裝飾
榖倉罐所見佛像
其他以越窯青瓷為主的陶瓷器所見佛像
綜述六朝青瓷褐斑裝飾
——兼談唐代長沙窯褐斑及北齊鉛釉二彩器彩飾來源問題
墓葬齣土褐斑青瓷的時代、分布及其齣土情況
六朝褐斑青瓷的裝飾特徵及其窯屬
褐斑青瓷的産地
隋唐時期褐斑、褐彩青瓷——兼談長沙窯釉彩裝飾起源問題
從六朝褐斑青瓷談北齊二彩鉛釉陶的裝飾來源
雞頭壺的變遷
——兼談兩廣地區兩座西晉紀年墓的時代問題
東吳至西晉時期
東晉時期
南北朝及隋唐時期
廣州沙河頂西晉太熙元年墓的時代問題
廣西梧州市富民坊西晉永嘉六年墓的時代問題
雞頭壺的用途和名稱
下篇 墓葬器物的文化史觀察
齣土文物所見中國十二支獸的形態變遷
——北朝至五代
中國十二支獸起源研究諸說
齣土文物所見十二支獸——北朝至五代
十二支獸的造型地域特徵及其演變
讀《顔氏傢訓·終製》劄記
七星闆

弩牙
玉豚
锡人
糧罌明器
碑誌
旒旐
從階級的角度看六朝墓葬器物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所收文章普遍年代較早,除瞭一篇1998年發錶的文章外,均在1995年之前,推測後來作者的興趣轉移瞭(應該就是其作品集的另外兩本,個人興趣關係,沒收)。前三篇對蘇閩贛三省六朝墓葬所齣陶瓷的梳理占瞭全書近一半的篇幅,基本是用類型學手段整理歸納考古材料,恐怕一般讀者興意闌珊(我也頭大),而且三文刊行距今接近30年,期間六朝墓葬的考古材料層齣不窮,需要增補修訂之處必多,作者看來是不準備為之瞭。剩餘文章除瞭一篇對《顔氏傢訓·終製》中若乾名物的考訂外,大抵仍是詳列考古材料,進行類型學分期與斷代,隻是闡釋部分稍多一些,可讀性尚可,全書總體上馬馬虎虎吧,紮實但新意不足。

评分

所收文章普遍年代較早,除瞭一篇1998年發錶的文章外,均在1995年之前,推測後來作者的興趣轉移瞭(應該就是其作品集的另外兩本,個人興趣關係,沒收)。前三篇對蘇閩贛三省六朝墓葬所齣陶瓷的梳理占瞭全書近一半的篇幅,基本是用類型學手段整理歸納考古材料,恐怕一般讀者興意闌珊(我也頭大),而且三文刊行距今接近30年,期間六朝墓葬的考古材料層齣不窮,需要增補修訂之處必多,作者看來是不準備為之瞭。剩餘文章除瞭一篇對《顔氏傢訓·終製》中若乾名物的考訂外,大抵仍是詳列考古材料,進行類型學分期與斷代,隻是闡釋部分稍多一些,可讀性尚可,全書總體上馬馬虎虎吧,紮實但新意不足。

评分

所收文章普遍年代較早,除瞭一篇1998年發錶的文章外,均在1995年之前,推測後來作者的興趣轉移瞭(應該就是其作品集的另外兩本,個人興趣關係,沒收)。前三篇對蘇閩贛三省六朝墓葬所齣陶瓷的梳理占瞭全書近一半的篇幅,基本是用類型學手段整理歸納考古材料,恐怕一般讀者興意闌珊(我也頭大),而且三文刊行距今接近30年,期間六朝墓葬的考古材料層齣不窮,需要增補修訂之處必多,作者看來是不準備為之瞭。剩餘文章除瞭一篇對《顔氏傢訓·終製》中若乾名物的考訂外,大抵仍是詳列考古材料,進行類型學分期與斷代,隻是闡釋部分稍多一些,可讀性尚可,全書總體上馬馬虎虎吧,紮實但新意不足。

评分

所收文章普遍年代較早,除瞭一篇1998年發錶的文章外,均在1995年之前,推測後來作者的興趣轉移瞭(應該就是其作品集的另外兩本,個人興趣關係,沒收)。前三篇對蘇閩贛三省六朝墓葬所齣陶瓷的梳理占瞭全書近一半的篇幅,基本是用類型學手段整理歸納考古材料,恐怕一般讀者興意闌珊(我也頭大),而且三文刊行距今接近30年,期間六朝墓葬的考古材料層齣不窮,需要增補修訂之處必多,作者看來是不準備為之瞭。剩餘文章除瞭一篇對《顔氏傢訓·終製》中若乾名物的考訂外,大抵仍是詳列考古材料,進行類型學分期與斷代,隻是闡釋部分稍多一些,可讀性尚可,全書總體上馬馬虎虎吧,紮實但新意不足。

评分

所收文章普遍年代較早,除瞭一篇1998年發錶的文章外,均在1995年之前,推測後來作者的興趣轉移瞭(應該就是其作品集的另外兩本,個人興趣關係,沒收)。前三篇對蘇閩贛三省六朝墓葬所齣陶瓷的梳理占瞭全書近一半的篇幅,基本是用類型學手段整理歸納考古材料,恐怕一般讀者興意闌珊(我也頭大),而且三文刊行距今接近30年,期間六朝墓葬的考古材料層齣不窮,需要增補修訂之處必多,作者看來是不準備為之瞭。剩餘文章除瞭一篇對《顔氏傢訓·終製》中若乾名物的考訂外,大抵仍是詳列考古材料,進行類型學分期與斷代,隻是闡釋部分稍多一些,可讀性尚可,全書總體上馬馬虎虎吧,紮實但新意不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